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已在川、黔、滇三省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实验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于xxxx年结题,xxxx年春接受国家验收和鉴定。望各实验县(市、区)认真作好有关准备工作,各项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xxxx年8月,个别数据也可统计到xxxx年12月。为帮助各县(市、区)写好课题研究报告,特印发一个《研究报告写作参考提纲》。本提纲只是一个一般研究报告的写作框架和格式,仅供参考,不能照搬。各县(市、区)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在内容上,既可以象本提纲这样写成综合性报告,也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写成专题性研究报告,如:信息技术教育专题研究报告、评价与管理专题研究报告等,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望各县(市、区)课题领导小组加强结题的组织领导工作,做好计划安排,努力完成本课题结题和鉴定任务。―――总课题组《**县(市)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写作参考提纲一、课题产生的背景、基础、目的、意义21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变革的世纪。在这场大变革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并将发挥其前所未有的作用。为此,我国政府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在世纪交替之际,先后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战略决策。我国教育发展的难点在西部,关键在农村。只有搞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我国的教育发展才能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但是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与东部地区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中小学差距更大。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形势下,如何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使我县基础教育在“普九”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差距,是我县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西华师范大学李培湘教授组织西南三省部分地区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获准后,我们承担了子课题“**县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的研究任务。我县从1997年秋季开始,作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研究》的实验研究基地,不但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且提高了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我们完成《**县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承担国家“九五”课题的县市不写这段话)。我们开展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我县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验证总课题组提出的理论假说,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课题研究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xxx“三个代表”、xxx“科学发展观”等为理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和国家关于中小学教育法规精神为准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理论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石。同时吸取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美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的探究教学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将这些理论与我国数千年来的优秀教学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优秀教育理论加以分析整合,并与我县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跨越式发展理论。三、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主要研究内容1、理论探索。在总课题组构建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完善西南地区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理论体系。2、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小学主要开展主体性活动教育实验研究,初中主要开展素质教育目标导学实验研究,高中主要开展探究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验证总课题组提出的思维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探索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教学与学习模式作出自己的努力。3、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探索。根据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全面培训的过程中重点研究英语、信息技术两类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在实践中探究培养适应新课改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途径和方式。4、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教育探索。结合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或讲座,结合学科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和各种心理教育活动等,寻求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为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5、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在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如何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在学校怎样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并整合各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有关信息技术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使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杠杆。6、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评价与管理探索。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反思中逐步克服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树立发展性评价观,构建起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管理体系。(二)主要研究方法1、自然实验法。全部实验都在我县中小学实际教学情景中进行。2、对比实验法。通过对比分析,考察实验效果。比较对象一般选择好的班级、好的学校、城市学校、发达地区学校。3、调查研究法。在对我县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探索我县教育的发展模式。4、综合分析法。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哲学分析方法、历史与逻辑一致等方法对教育发展和实验效果做综合分析。5、教育统计法。利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实验研究作出科学的评价。四、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与工作进程(一)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为了确保实验研究任务的完成,取得教改实效,推动我县教育跨越式发展,我们建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县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县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课题组顾问: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的职责以及管理制度(略)(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本课题研究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xxxx年3月-xxxx年8月)其主要工作是学习、消化、落实总课题组制定的《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实施方案。结合我县教育改革实际,制订《**县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实施方案》;建立县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提出实验假说,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具体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学校,根据总课题组编印的《培训材料》,对实验学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全县共确定实验学校?所,其中,农村高中?所,农村初中?所,农村小学?所。选择条件相同或高于实验学校的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作为对比学校。实验学校采用“跨越式发展四维模式(X1)”,对比学校采用各自的教育发展模式(X2)。小学以四年级学生为实验班,初中、高中以xxxx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为实验班,共72个实验班级,参加实验的教师492人,学生4200余人。实验设计如表1:表1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实验处理实验设计模式实验对象非等组对比的准实验教育跨越式发展四维综合模式(X1)Y1X1Y2Y3Y4?所实验学校实验班的全部学生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模式(X2)Y1X2Y2Y3Y4同年级对比班的学生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模式(X2)Y1X2Y2Y3Y4对比学校同年级的学生单组时间序列实验教育跨越式发展四维综合模式(X1)Y1X1Y2Y3扩大到实验学校的全部学生单组时间序列推广实验教育跨越式发展四维综合模式(X1)Y1X1Y2Y3全县农村所有中小学学生
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学生和教师)做了同质性统计分析。从各类实验学校随机抽样,检测结果见表2、表3。表2实验学生背景材料检测结果组别指标项目
表3实验教师背景材料检测结果组别指标项目
从表2可知,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在文化基础和智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是同质的;但对比学校相应班级学生无论家庭学习环境,还是自身学习能力都显著优于是实验班学生,因此,不能认为是同质组。表3反映出类似情形:实验班与对比班教师在各方面基本相同,是近似同质组;但对比学校相应班级的教师在能力和资历各方面都优于实验班,即教师也是非同质组。2、实验阶段(xxxx年9月-2004年8月)总课题组专家对全部实验学校教师分高中、初中、小学进行课题研究实验操作培训,实验全面展开。小学实验主体性活动教育模式,初中实验素质教育目标导学模式,高中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实验中,各学校组织实验教师自主探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把课题研究与新课改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总课题组派出专家、教授到实验学校亲临指导、示范和检查,保证实验按照计划进行。县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经常对各实验学校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召开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次;还组织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会,以及到其它实验县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编印了相关的实验资料?种?余册,并把教师的研究论文汇编成册进行交流。3、推广阶段(2004年9月-xxxx年7月)在各实验学校继续进行实验的深化与发展研究,完善前期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将实验扩大到实验学校所有班级,进一步验证课题假说。召开座谈会,探究课题研究的效益和推广价值,在实验学校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扩大实验范围,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开展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在更大的范围内验证实验假说。4、总结阶段(xxxx年8月-xxxx年12月)汇总、整理、分析各种实验数据资料,召开各种会议,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实验效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接受总课题组的检查验收。召开全县实验研究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实验学校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实验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对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实验探索,推动实验学校和全县教育跨越式发展。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效益(一)思想成果教育思想跨越是教育实践跨越的前提。在三年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多次骨干培训、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具体的操作实践,在思想认识上有不少新的突破、新的体验,形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实现了一次思想认识新飞跃。1、确立起教育跨越发展新理念。排除了关于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种种错误观念,认识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国际竞争、迎接挑战、落后就要挨打等)、是改革创新的本质要求(改革创新的本质就是要超越常规、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不优先发展、走在前面,就会影响西部大开发进程,就会拉全国建设和发展的后腿),教育跨越式发展成了人们的共识。2、对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有所突破。如突破按照常规的渐进式发展观;突破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等等。3、遵循新课改精神更新了教育观念。在课题研究中,实践《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重新认识了教学中的六个关系,树立起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六个新观念(参见〈培训资料〉第13-16页)。4、探索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途径、模式和方法。根据总课题组提出假说和“四维综合跨越模式”(参见《培训资料》第3-4页),我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信息技术教育(或其他方面)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模式。5、在实现“双基”和新课改中总结出的新观点、认识和理论。如毕节市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总结的教育发展理论,江油市在改革与创新中的名师名校理论,金沙县抓住初中带动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理论,国营景洪农场的企业办学理论等。(二)技术成果主要写在高中、初中、小学各个学段,在教学、评价和管理中构建的独具特色的操作体系、模式和策略方法等。为了各学校有所借鉴,推荐李培湘教授主编的专著《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xxxx年)和文章《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导学模式建构》(载《毕节教育》xxxx年第6期)作参考。1、“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参见《毕节教育》xxxx年第6期第5-7页,或《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23-227页)。2、“反思性思维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31-234页)。3、“互动式主体性活动教学模式”、“互动式探究教学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34-235页)。这两个模式程序一致,其差异是前者以主体性活动贯彻始终,突出活动,在动中学、乐中学;后者以自主探究贯彻始终,突出探究,在探究中学习。4、“新‘635’导学模式”。(参见《毕节教育》xxxx年第6期第7-8页)。5、“发展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59-265页,第239-244页)。6、“自率性管理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45-250页)。7、“元认知自我监控体系”。(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294-308页)。8、“研究性学习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169-174页、第43-44页)。9、“合作学习模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175-178页、第41页)。(三)实践成果(即实验效果)1、转变了教学方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34-38页,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方式转变做出概括和总结。2、转变了学习方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38-47页,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方式转变做出总结和概括。3、转变了评价方式参见《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第47-49页,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评价方式转变做出总结和概括。4、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了“三个提高”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的进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学校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亲身参加实验,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境界得到了提升。(1)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化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跨越式发展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需要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变。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促使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懈探索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对教育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实验学校教师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学校教师共发表研究文章?篇,其中?位教师通过实验研究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普遍增强,成果喜人(表4):表4实验学校教师科研活动和成果统计表目标指校项学
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正是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到“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这一科研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一支能够适应新课改和我县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在实验学校已经基本形成。(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发生显著变化广大实验教师认识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他们积极参加课题组和学校组织的学术报告和相关培训活动,不少教师还利用休息时间跑书店、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互联网上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参加实验的老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合作与交流、评价等活动中,既密切了与学生的关系,又增强了教学效果。抽样调查表明(表5),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有92%、94%、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了,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有93%、93%、87%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比实验前增加了约20个百分点。表5实验学校教师教学情况调查分析表内容学科
(3)教师人格境界提升,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中,大力倡导教学相长,广大教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对学生的爱为出发点,从理念到实践贯彻平等性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验表明,实验班的学生认为98%的教师比以前更亲切了,96%的学生不畏惧老师了。实验学校师生合作学习,情感交融,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导师、伙伴、朋友,民主、平等、和谐、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初步形成,为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我县的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信息技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四个方面”上了台阶(见表6)(1)硬件建设上了台阶在实验开始前,我县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十分落后,没有一所学校与互连网连接,没有一所学校建成校园网。仅有的几十台计算机也是各自为阵,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多少作用。在课题研究中,各个实验学校都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规划,都建成了校园网,其中6所学校980余台计算机实现互连,建成多媒体教室12个,计算机总台数由xxxx年9月时的16台增加到1289台(表6)。硬件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表6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统计表问题分类具体指标xxxx年xxxx年2004年xxxx年硬件建设有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学校数0023校园网与互连网连接的学校数0258校园网与其他学校连接的学校数0005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数15612学校内计算机连网总台数1256258982实验学校共有计算机台数16823861289实验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数01612软件建设实验学校共有教育软件套数218124248实验学校自我开发教育软件套数034680实验学校共有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数2122424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规划的学校数0101212应用水平平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学时数0.5244应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教师数02446186学生平均利用网络学习时数0235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获奖次数00312(2)软件建设上了台阶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实验开始时,我县的信息技术教育软件建设几乎是从零开始。没有合格的教师,没有固定的学时,没有正规的教学软件。通过实验研究,信息技术教育正式排上了课表,保证了教学时间;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基本能够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购买教育软件达到200件(套),特别是实验学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自制了80余套软件(表6),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3)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水平上了台阶在中小学发展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学科教学,特别是转变教学方式。过去的状况是信息资源匮乏,就是仅有的一些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通过实验研究,教师逐步学会了如何结合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超时空性,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4)学生应用信息网络学习的水平上了台阶在实验前,由于不少学校没有一台计算机,个别学校即使有一两台计算机,也不能形成统一资源,学生基本上使用不成。因此,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利用信息网络查找资料和帮助学习。正是由于实验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实验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兴趣十分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动手能力也不断提高。到实验结束时,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均时间达到周5小时。新的学习途径的开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某实验学校的王成同学利用网络学习写出的研究报告,获得了地区教育局的一等奖。6、实验学校学生素质显著提高,实现了“五个增强”(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增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责,中小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我们构建的教育跨越式发展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交流与合作中分析问题和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它是训练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表7是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对646名小学生、482名初中生和397名高中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测试的结果分析:表7学生学习适应性分析从表7可知,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小学已经达到常模水平,初中、高中则显著优于常模分数(P<0.05)。在反映学习适应性水平的五个分量中,学习态度、学习独立性与毅力两项与常模比较,差异极为显著,表明“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了显著作用。(2)实验学校学生创新素质明显增强在互动性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模式和发展性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自信不断增加,普遍感到学习压力比以前轻多了。同时,心理健康是学生成功的关键要素,而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城市学生更多、更为复杂,这也是影响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特别重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编写了实用的心理健康教材,按照规定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二是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服务和矫正;三是为重点对象配备心理辅导员,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四是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正是学生心理得到调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被激发出来,他们在学习中才敢想、敢说、敢问、敢作,创新素质才有所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才有较大提高。根据课题组研制的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和创新表现四个方面进行检测,发现实验学校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有显著提高,其中初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尤为显著(表8)。表8学生创新素质评价分析表组分标指目项
(3)学生处理信息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习中初步树立起信息技术意识,学习热情高涨,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普遍增强,98%的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明显增强在实验研究中,一些学校对小学、初中学生进行了元认知监控训练实验。采用强化训练和日常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是将元认知划分为元记忆、元知觉、思维监控三种分项能力,每周两次,用6周时间集中强化训练。日常训练是教师结合教材特点,按照自我监控8个变量(学习活动之前:计划性和准备性;学习活动之中: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学习活动之后: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训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训练时间至少一个学期。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元认知理论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能力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表9)。表9学生元认知训练效果统计分析组别标指分类
从表9看出:小学生、初中生通过元认知训练后,无论是分项分数还是总体分数都有显著提高,表明自我监控能力训练效果显著(P<0.01)。具体分析,小学生元知觉提高尤为显著,初中学生以元记忆和思维自我监控的分数提高更为显著,从两个学段的对比分析看,无论训练前还是训练后,初中学生的元认知分项成绩和总体成绩都高于小学生,这表明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高于小学生。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觉察性、能动性,学生成绩较之元认知训练前有显著提高,实验小学、初中的语文、数学合格率都到达100%,优生率分别由90%、65%上升为96%和82%,数学优生率由83%、58%提高到91和75%。(5)学生应试能力明显增强实践证明,“教育跨越式发展四维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考试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改革的趋势下,学生具有更强的应试能力。表10是实验学校毕业会考成绩的比较分析,发现实验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低于对比学校,有些学科还显著高于条件优越的对比学校。充分表明,素质教育并不影响学生升学率。表10学生中考和高考成绩统计分析表学科成绩类考
7、实验学校普遍升位,实现了“三个突破”通过开展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全县教育综合评价中位置上升,获得普遍好评。(1)突破了单一的办学模式,形成了“科研兴校”的发展特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目标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提高升学率。因此,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转,办学模式单一。事实上,由于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单靠抓升学率,无论怎么做也很难得到快速发展。实验学校三年多的跨越式发展探究,再一次证明“科研兴校”是促进中小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科研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科研提出的科学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参加教育实验使学校领导和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感而发,写出了不少好论文,有利于他们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总之,科研使学校和教师面貌一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实验学校跨越式发展。(2)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共谋发展”的人文特色实验开始以前,虽然各实验学校有着迫不得已的升学压力,但由于城乡学校存在的较大差距,农村学校不论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城市学校的升学率,因此,教师的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学校每一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由领导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由硬性管理转变为人文管理,由有形管理转变为无形管理,由有为管理转变为无为管理。加之评价的眼光从结果转向了过程,教师的付出得到了科学的评价,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题研究既促进了学校教改的深化,又促进了学校民主建设。上下一心,共谋发展,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学生在主体性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获取的知识比较牢固,基础扎实,心理素质好,应试能力也普遍增强。统计实验年级的升学率,发现实验组学生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显著缩小,个别实验学校甚至超过了对比学校(表11)。表11实验学校升学率与综合评估升位项目指标学校
段学类分标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1、《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提出的理论假说,符合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实际,提出的教育发展模式能够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2、课题提出的转变观念是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凡是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创新的学校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反,则学校变化不明显。3、课题组提出的小学主体性活动教育模式、初中的素质教育目标导学模式、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符合各学段学生的实际,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对提高教育质量很有帮助。4、课题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促使学生主体生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信息技术教育是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为落后地区提供了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信息方面缩小了与城市学生和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6、教育跨越式发展评价能够为西部教育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七、问题与讨论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还有一个过程。虽然在实验研究中都认识到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旧思想、老观念不是一下就可以彻底清除的,在有的时候还表现得相当顽固。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是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做为教改的首要任务。2、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由于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条件较差,高素质的教师来不了,农村学校自己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又被城市学校抽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素质的提高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3、信息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太多。信息技术对农村学校的发展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发展信息技术过程中,农村学校遇到两大困难:一是资金缺乏,二是人才缺乏。这两方面的问题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如何多方筹措经费,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人才仍然是农村学校面临的难题。4、心理教育亟需加强。在实验中发现,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虽然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总的来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变化继续抓下去。5、素质教育评价推进困难。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虽然校长和教师、学生都欢迎新的发展性评价,但是不少家长和个别领导评价学生、学校和老师时,仍然只盯着升学率。认为“千道理万道理,升学才是硬道理”大有人在。如何加大素质教育评价的法治力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八、主要研究成果目录(一)公开发表的论文1、黎嘉:《美国教育评价跨越式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2、王问书:《试论发展性教育评价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xxxx年第3期。………………(二)获奖成果1、高文:《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关系研究》,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xxxx年3月。2、赵亮:《教育跨越式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xxxx年3月。………..200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