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廉洁教育班会设计:志若磐石,心如青莲

  廉洁教育班会设计:志若磐石,心如青莲

  活动主题:志若磐石,心如青莲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廉洁文化走进校园,深入学生的心底,从小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意识,为他们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活动准备:分小组让学生课前准备廉洁故事,并推荐一人做好上台讲述的准备。学生小品和相声表演。准备“廉石墙”素材。

  活动过程:

  一、从“廉”字说起

  《说文解字》注为:“廉,清也”。(PPT显示)

  1.学生说“廉”

  2.主持人:

  (1)廉是一种为官之本。

  明朝廉吏郭允礼曾刻《官箴》于石:“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一段话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尤其后六字几乎涵盖了“廉”文化的全部意义,“廉”实在是为政者最主要的根基。北宋包拯其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着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明朝名臣于谦更是留下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千古佳句……——古往今来,为官清廉者,不胜枚举,皆浩气长存,不失为明镜。

  (2)廉是一种生活态度。

  “莲”,荷之别称。因“莲”与“廉”谐音,“青”与“清”谐音,且形与神似,故“青莲”成了“清廉”的象征,一直被世人推崇。遍观古今,无论从文人墨客的笔下,还是历代名臣的传记中,都印证了莲是清白的象征,是“不老的传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中这几句话,将莲之高洁表述得淋漓尽致。莲扎根淤泥之中,坚守自己的忠贞纯洁,流水不朽,青莲不妖,只默默绽放自己的清香,是以“青盖亭亭”,“田田多少”,一派清塘荷韵,不只是“映日别样红”,月色下亦觉其美——原来莲是世人对于纯净、淡泊、美好的向往和凝结。

  (3)廉是一种内心修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除却此等直抒其意外,也有不少借“莲”抒意,如三国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灈茎。”;苏辙在《菌萏轩》说:“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都无一而同地将廉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心修为与价值追求,启示着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

  二、“廉石”在我心

  1、猜猜它是?(PPT出示“廉石”图片)

  这是苏州中学边上,文庙里面的一块廉石。

  2、给学生讲述“廉石”的故事。

  东汉时期,中国有个人叫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地理、历算等,20多岁就出任郁林(广西玉林)太守,几年后因水土不服,身患疾病,不得不卸任回家。这块大石头就是他回家带回来的唯一“财富”。回苏州的路,要乘船从郁江绕大海而行,船一驶入大海,剧烈地颠簸摇晃,随时有倾覆之险。陆绩一步三摇地走向艄公,问:“每次航海都是如此凶险吗?”艄公回答:“大人,不是因为风浪大,而是这条船太空啊!”陆绩一阵惊愣,仰天长叹:“苍天啊,做个清官如此难矣!”他这种慨叹是有其原因的,船在郁林起航之前,官民们纷纷送行,将礼物装满了船舱。陆绩一上船,深皱眉头,厉声下令,将船上的礼物全部卸掉。一送行官员忙下跪:“大人,您为官一任,治水修路,开荒拓野,安良除暴,使这荒蛮这地富庶起来,这是人民的一片心意啊!”陆绩道:“无须多言,卸!”礼物卸掉一半时,艄公上前劝阻:“大人,海上风浪大,船不能太空啊?”陆绩以为是使花招,大声呵斥:“胡说!”此刻,艄公被太守的长叹打动,安慰道:“大人,将船靠岸,搬些石头当压舱物吧?”陆绩说:“我曾错怪过你,这错怪是应该的。从现在起我全听你的了。”船划向礁石嶙峋的岸边,有一椭圆大石孤独地横卧在浅滩。陆绩一见心中顿觉有缘,一指道:“用此石压舱不成?”大家立即用撬棍、木板、缆绳将大石弄到船上。于是,船帆涨满初夏的南风,平稳快速前进。

  到了家乡苏州,陆绩把这块石头放置在自家的宅院,至于它的来历他不曾向任何人提及。人们开始了各种猜测,后来趋于一致,认为这是一块趋灾镇宅之石。两年后陆绩病逝,当年跟随他的一位侍从泄露了秘密,人们恍然大悟,佩服之极。而后,苏州人将此石誉为廉洁之石,加以保护。明弘治9年,朝中监察御史来苏州,下令将此石刻上“廉石”两个字,并置亭、题跋立于城中心的察院中。康熙18年,苏州知府又将此石移入文庙。今天,它依然矗立在那里。

  三、感悟“廉洁”事

  1、学生小品-----都是“贪”惹的祸

  (1)欣赏两个短剧

  剧一:《一文丢官》(古代)

  剧情内容:江西洪州吴生,父亲是国子监助教,住在京城。一天,他到街上去玩,见一少年在书店买书,付钱时不小心,将一枚钱掉在地下。吴生上前用脚踏住,等买书少年走后,俯身将钱拾走,当时在旁有一位老者,问了吴生的姓名,冷笑而去。后来,吴生的父亲为他花了一笔钱,捐监当官,外放为江苏常熟县尉。按照官场惯例,赴任之前,下僚必须谒见上司,聆听上司训话才能上任。吴生到南京后,持帖去谒见江苏巡抚,巡抚回话不见。谒见十次,十次不见,搞得吴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不见?最后一次,巡捕对他讲:“你不要来了,也不要去上任了,汤巡抚已将你挂牌免职了。”吴生听后,冷汗淋漓,忙问:“为什么把我免职?”巡捕回答是一个“贪”字。吴生对巡捕讲:“我还未上任,怎么会贪污?请你回禀巡抚,让我见见他,问问是否搞错了。”巡捕认为也有理,又入内禀告。不多久,出来对吴生说:“没有错,为什么?你自己知道。当年在京城书肆中买书的事,你忘了吗?当秀才时尚且贪财,一钱如命,现在你当了地方官,有了权,还不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搜括民脂,中饱私囊。是戴了官帽的窃贼。现在罢你官,免得常熟县老百姓遭殃,不是应该的吗?”

TAG标签: 廉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