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宁司长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动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进一步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到素质教育,特别是引入到劳技教育中来。”李司长的话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和培养学生学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上,还应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劳动教育在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
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所以劳动课堂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创设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如教《养金鱼》一课,针对城区学生的家庭条件较优越这一特点,我在上课前组织学生把金鱼缸带进课堂。在一开课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观察金鱼,说说金鱼的外形特点以及金鱼在水中的姿态,从而激发学生饲养金鱼的兴趣,探究饲养金鱼的食谱调配。教师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寻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创造潜能。
二、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人们的头脑中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当年螃蟹“横行”祸及农田,于是勇敢的人突发奇想要吃一吃螃蟹。200多年前,世界上还没有飞机,然而人们已想入非非,要是自己有鸟的翅膀,那有多好!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就是这样谱写着创造愿望的生动乐章。在小朋友的头脑中离奇想法更多。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突发奇想和“怪问题”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保护他们创造的火花。如教学《洗手帕》一课时,我指导学生不要把洗衣粉和服皂混用,因为洗衣粉是酸性,肥皂是碱性,二者混用酸碱中和,达不到去除污垢的目的,影响洗衣效果,一名学生在回家进行洗手帕的练习时,发现用洗衣粉浸泡过的手帕还是难洗掉污点,便尝试用了少许肥皂洗手帕,洗得很干净。第二天,他就把这个作法告诉我,我适时地表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知:“打破常规”消除“定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导不断质疑,掌握创造方法
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如第八册《生活与劳动》教材中《缝制坐垫》一课,老师先传授知识技能及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坐凳子的样子,裁布做垫子。等学生做好了,让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把刚才做垫子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想法。纷纷加以述说,有的说:“我发现坐垫除了用棉花做,还可用其他原料如碎布、麻料等。”有的说:“我发现我做的垫子人一坐上去就动,我想只要我们在四个角落各钉上布带扎牢或四周再镶上一块长布条,缝上橡皮筋扣住凳子就掉不下来了。”还有的说:“除了做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垫子,我们还可以把垫子裁成各种形状的如爱心形、花边形。”于是我布置学生回家把课堂上所做的垫子加以改进,再亲手做一个更好的坐垫给长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初步掌握了缝制技巧,激发了创新灵感,还培养了学生们孝敬长辈的美德及在劳动中的创新精神,也进一步深化了劳动技能的传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帮助学生合作集智,鼓励发明。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辩论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在方法上互相借鉴。如我教《缝制手套》一课时,在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完布手套后,学生掌握了制作布手套的一般步骤,我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创新制作。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交流后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他们根据青蛙、乌龟、鸭子等动物脚上的蹼,联系自己游泳过程中如何排开水的阻力,使自己游得快一点,发明制作了“游泳手套”,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借鉴、合作发明的结果。学生通过再创造,体会到任何科学创造都要经过不断创新,同时也掌握了创造技法,提高了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