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部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主题:识字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识记字词,能熟练背诵课文。
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必须借助他们表现欲强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生字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识字环境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组织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汇报,使学生积累学习生字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实物演示、做动作等方法会认“霜、吹、落、降”等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老师范读、齐读、个别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价任务
任务一:会认“霜、吹、落、降”等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任务二:齐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会背诵课文。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