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工作计划 内容页

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晓庄学院学习心得

文章来源
一流范文网课件

教育需要回归常识

  ——晓庄学院学习心得


  6月5日,我们一行49名怀揣一颗对学校教育寻根、求真之心,来到了素有六朝古都之誉的南京,来到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被誉为全国师范教育发祥地的南京晓庄学院求知、求学。近10天的培训学习、交流考察以及深入学校和课堂的体验,无论是在个人修为的积淀,还是管理能力的提升、教育深度思考等方面,均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晓庄之行带给我对教育的思考。

  为什么呢,以我拙见,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位是我们教育人,不管你是教书的,还是搞学校管理的,首先应该搞清楚的东西。它是一个关乎方向的问题,方向对了,我们才不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迷失自我,南辕北辙;方向对了,才能避免在“欲望”、“功利”的面前,渐行渐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方向对了,不管你有多慢,终有到达胜利彼岸的一天。因此,工作中,我们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懂得抬头看路。

  一、“名称”的花样不管怎样翻新,都永远无法掩盖“真”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从1985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算起,如今已走过了而立之年。细细回想起来,30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都做了些什么?xxxx年4月20日,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接受记者蒋保信访谈时,曾这样讲到:“我们所谓的教育改革,可以说只是课程体系或内容的调整而已——增加或删掉一些课,或者在一门课里增加或去掉什么内容。这种改革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是停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是失去灵魂的改革。”这种失去灵魂的改革,不外乎多了一些“翻新”名词和一些所谓的“新”理念,催生了一大堆“教育家”和“名校”。唯一不变的,唯“分数”论的问题仍是“山还是那座山”,“钱氏三问”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教师们在缺乏任何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情况下强化着自身的努力;论教育的新书层出不穷;教学技巧持续扩充,…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变成无休止的教学法实验,…一种尝试迅速地为另一种尝试所取代。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不时地被改变。(《时代的精神状况》P67),卡尔·雅斯贝斯的这段论述,完全就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现状的真实写照。

  其他不说,就拿对教师的称谓而言,一段时间,老是纠结于什么“园丁”、“蜡烛”、“火柴”、“打火机”等等没有实际价值的称呼上,试想一下,一个称呼的改变,就能改变教师的工作性质吗,就能改变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吗?犹如一天纠结于管自己的老婆是叫“老婆”好呢,还是叫“亲爱的”好。你觉得这有意思吗。其实,教师就是社会千百个行业中一个行业者而已。教师也不过就是这个行业者的一个符号和代号而已,这就是一种常识。

  再如,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设问题,近几年来,简直就是在文字上你追我赶。当某个地方提出要搞“有效课堂”建设的时候,另一个地方,立马就有了“高效课堂”的建设,还没等老师们缓过气来,其他地方又掀起了“卓越课堂”的打造。这还不过瘾,人家搞卓越课堂,干脆我就来个“翻转课堂”。真可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方唱罢,我登台”。其实,不管你怎么改,不就是要向40分钟要质量吗。工作要出成绩,就得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什么叫高效率,很简单,就是在近可能短的工作时间,追求最大的产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家喻户晓的常识呢。又何必这样煞费心思地在“名称”上做文章,在文字上求创新,挣效益,你追我赶呢。其实,能让我们的课堂有效、高效,足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老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其实就这么回事,无需什么“高大尚”之流的宏伟目标,也无需花样百出的所谓“模式”。因为再高的目标、再好的模式,都会在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这才是教育的硬道理。“真”比一切都重要,这既是陶老先生留给我们宝贵的教育遗产,更是一种教育常识。

  二、技术的先进和更替永远无法替代教育中人性的美。手段的现代化,代替不了教育的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改变,更是日新月异。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更有“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之势。就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完全告别“三个一”(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走向多媒体教学之时,马上有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没弄清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时候,人家又开始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入了网络课堂的时代。就这样,昨天还提倡的东西,今天已过时。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必然对传统的教育给予极大的冲击,也一定会带来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原本无可厚非,也勿用置疑。但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的课堂改革,仅仅停留在教学技术层面的更新上,追求教育手段的先进上,而忽视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所润育的教育一定是一个拥有一身华丽、尖端的科技外衣,内心却十分脆弱的怪胎。如果我们的老师,整天疲于奔命似的把教育的追求仅仅放在先进的教学手段上,而忽视了自身内涵的修炼,人格魅力的提升,专业素养的学习,我们的学校就只会是一个生产车间。要知道,教育的灵魂永远赶不上科技的脚步,教育需要科学,但教育更需要有人性。教育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的事业,技术的先进和更替永远无法替代教育中人性的美。手段的现代化,代替不了教育的现代化。西医讲究药到病除,中医却强调阴阳调和,法道自然,方能根除。用药的常识,其实也是教育的常识。切忌,舍本逐末。

  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带有明显工具性的人,而是培养具有自由人性的人。

  一位曾在“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的一封这样的信:“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从根基上认识教育,从生命活动的性质、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存价值的尊重等方面去考虑。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是超越生存这个范畴而自由自觉地活动。“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正是办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离不开孩子的认知规律,更离不开孩子的生活,“教育自然也就成为一个不断培养习惯和打破习惯的过程”。由此可见“教育即生活”,教育需要的是回归常识,回归生命的原点,“用‘花苞心态’关怀生命、关注成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

  最后,我想说,不是我们所吃下的,而是我们所消化的让我们成为健康的人;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而是我们所思考的让我们成为有思想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走了很远,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教育需要的不是浮躁,更不是跟风,我们要做的一切都应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的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得有一份坚守。

文章来源
一流范文网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