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寒霜降,岁末年初喜事多,寒冬腊月是年岁的终结,也是新春的序曲,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匆匆而逝,细细回顾,许多教学工作间的趣事、难题、纠结仿佛就在昨天,它们远离我们,却又若即若离的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本学期我执教七年级9、10两个班级的历史,这对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初一的内容,对中国古代史的教材、重点、难点、答题的技巧性都有所生疏,因此工作伊始,我就怀揣着一颗虔诚之心去把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于初一的学生,展现给老师的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们既有儿童的天真烂漫,又携带着顽童鲁莽顽劣。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或许会陷入恶性的泥潭。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就是分析学生的天性,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所以从学期一开始,教学的格调就已经奠定好了:对于学生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式的教育为辅。在大的方针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好每一天、每一堂课的工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的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显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暂且以一个学期为临界点,测试、分析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
海纳百川方为大,山积众石乃成峰,对于学生的调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功夫不在临阵前的突击,而在于平日里的滴滴答答,因此,教学工作中,我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分析教材、摸准学情,针对考试的关键点来策划我的每一堂课,正确做到既要好看又要好听,还需要它具备高效性和生动性。坚决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填鸭是课堂。首先在教学的实际上从一开始就灌输给学生明确的时空概念,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我们历史学科的特色,进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语言引导学生们进入历史的殿堂,知晓学习历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后铭记历史上的重大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影响。其次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学工作需要我们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房山中学的地区特色便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和展示自我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将学习的问题蕴含于一个个历史情境之中,或通过学生讲解历史故事或者播放影视资料或通过文字、文物史料展现给学生某一段历史的时代特色,通过谜语猜谜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历史问题的思考之中,在历史剧之中,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抉择,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最终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得到自己的最佳答案。这样既解决了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引导学生们去分析、思考问题,达到寓教育学的效果。最后学习效果的检测,分析一个课堂是否具备高效性,最佳的标准就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完成程度,那么又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呢?最原始也是最笨拙的办法就是做题,做题最忌讳的就是“鱼目混珠”和“不懂装懂”,对于文科的学习尤其如此。那么我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引导学生们掌握历史学习的精髓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技巧。第一,分析问题的中心大意和找出其中隐藏着的核心词汇围绕着核心的时间、人物去分析问题,剖析考察的要点。第二,回顾课堂老师讲解、强调的重点内容,通过两者的碰撞,选择最佳的答案。最后就是问题中的随机应变,由于考试终究要选择学习的优秀者,每一分都关系的学生的排名,因此对于我们学生需要格外的训练,培养他们分析、解读问题的方式方法、下笔作答问题时的技巧和检查试卷时的注意事项。争取让学生们做到对待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尽心尽力。
在期中考试中,我们初一年级的历史成绩在全县农村中学中排名第七,虽然不敢说可喜可贺,但是也算是开了一个好的兆头,这证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在此情形下,我们更要努力工作,既要发挥我们的经验长处要要直视我们在教学工作的所存在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有“尾巴太大”和“优生不优”的问题。后进生太大势必影响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风以及教师的教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得落到我们教师的肩膀上来。后进生的存在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有智商、家庭、习惯、兴趣、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因此我们在下一个学期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的了解、摸排后进生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不能对学习失去希望,对生活丧失信心。然后在课堂上多多关注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展现的机会,让这部分学生回归正轨。优生的培养又是学校和老师的“门面”,更需要我们额外重视,因此,对于班级的优生,需要多下功夫,提升他们学生的空间,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和科学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位教师,从事着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职业,有时也想象过得怎样,却为生活苦守在这个地方。外面的世界或许很精彩,情难堪处,也侧目往往外面的繁华,但是静下心来,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守护着我们这一亩三分田,因为这里寄托着我们房中人的希望,孕育着房山人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