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学习计划 教学计划 党团工作计划 师德计划 培训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某中心小学2019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

日期:2019-05-16  类别:教学计划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

xx中心小学xxxx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x和xx届xx全会精神为指导,以xx指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中国梦”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深化改革,提升内涵,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要求
各班要努力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成长需要和成长规律,重点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引导学生“向善”的教育。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1.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学校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关工委老干部以及身边道德楷模等教育资源在学校德育中的独特作用。从20xx年度起,县级先进德育工作者评选将提高门槛:参评者所在学校当年度集体应受到上级相关德育类表彰,或有组织师生参加县级及以上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获奖,或有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信息被县级及以上德育(教育)网站采纳发表等,否则将取消或减少学校该项评先名额,中心学校将持续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各位老师要积极参加相关活动。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培养机制,优化管理制度,加大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师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加强专题研究和交流,征集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总结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规律,推广先进典型和特色经验,以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要把德育工作实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选树典范,表彰先进,促进德育骨干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3.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闽教人[xxxx]97号)精神,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切实使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有新的转变,道德素质和工作作风有新的提升。,定期对每位教师开展师德考评,规范考评工作程序,完善奖惩机制,做到师德师风考核与年度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和评优推先等有机衔接。县教育局、中心学校将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将在全县、全区通报,以进一步促进优良师风的形成。
4.提高德育科研水平。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热点、难点坚持开展研究,鼓励教师承担各级德育工作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德育科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校本研究制度,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本学期中心学校将在12月份举行教师“成功教育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并在春季择优选送县局比赛。
(二)突出德育特色,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1.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运用板报橱窗、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报告读书征文等宣传阵地和载体,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形势政策、国情(省情、市情、县情)、革命传统、国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坚定广大师生的自信力,凝聚实现“中国梦”和富民强国的精神力量,使广大师生知晓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大力加强“三爱”教育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教育领域首次确定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要求,各校应更加重视从教育制度和教学环节入手,形成“三爱”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明确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从入学教育做起,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二是广泛组织“三爱”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不断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三是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三爱”教育文化品牌,使“三爱”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四是把“三爱”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深入推进“三节”主题教育。将“三节”(节粮、节水、节电)教育全面纳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三节”的内容融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之中。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注重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习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观察了解节粮、节水、节电的知识和方法,使广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
4.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5.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的主题;在重阳节期间,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节庆氛围,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弘扬传统;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创编“节日小报”,参加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三)夯实德育阵地,提高学校立德树人实效
1.不断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引导科任教师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意识,始终坚持把课堂作为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发挥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使德育回归课堂。要切实保障德育课程、主题班队会课的课时,确保学校德育课时不挪为他用。要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努力通过各种切实管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德育课程的质量。
2.探索办好“校园道德讲堂”。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要求,校级“道德讲堂”要有专(兼)用的活动场所,统一标识,统一背景等。班级“道德讲堂”要结合班队会、品德课、综合实践活动等,采取灵活、简便的方式,利用教室的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电教设施营造氛围,倡导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道德行为,实现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现实效果,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注意资料收集,落实一堂一档,建立和完善台账资料。
3.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新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干扰和影响。要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手机,加强学生文明、安全上网的教育引导,不断拓展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要加强德育通讯员队伍建设,及时通过“xx德育网”这一网络德育平台,报送本校的德育亮点、德育经验、主题德育活动等开展情况,本年度县局将继续组织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德育通讯员。
4.发挥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各校要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校本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校内实践活动,及以自我服务、为家人服务的家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在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5.深化“三结合”教育机制。继续加强“三结合”教育,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不断加强对学校周边和校外教育场所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要定期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同广大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四)强化德育常规,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
1.强化法规法纪教育。认真贯彻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落实好《品德与社会》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校法制教育全过程。小学阶段要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将法制教育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兼职法制校长的聘请和管理工作,不断开辟法制教育新途径,增强法制教育效果。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围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继续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主题月”活动(9月份),切实抓好“品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健康心理意识”等养成教育。要认真落实德育岗位职责和评优考核制度,继续实施学生一日常规细则(详见《湖头中心学校学生一日常规细则》,狠抓学生一日常规教育与管理,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班、队会”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继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
3.强化文明礼仪教育。以各级文明创建为契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积极开展“懂礼貌、知礼节、学礼仪”的“三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学生”“美德少年”“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将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4.强化感恩主题教育。开展感恩主题教育,积极营造以感恩、感动为主题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熏陶心灵,内化言行。如:教室门口可设置“感恩园地”,展示学生在家里、学校、社会的活动照片或随笔;班级可设置“感恩的心——做最棒的自己”学生作品展示栏,展示作文、绘画、剪纸、作业、手抄报等内容;宣传橱窗可设置感动中外的名人故事以及“感动校园”师生的图片和介绍,或“感恩生命”的法制安全宣传画廊等。学校还可结合“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组织评选“感恩之星”“感动少年”和“感恩班级”,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知恩、感恩,真正把感恩之心植根于行。
5.强化心理干预,完善德育手段。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备课和研讨;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要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个别心理咨询,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各班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收集整理,定期以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6、继续抓好学生大课间活动。各班要保证学生运动时间,继续实施切实可行的跳绳、踢毽子、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运动项目,切实增强学生体质。
(五)各月份工作重点:(要根据每月德育主题设计好学校、班级板报)
 九月份: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等。
2、师德师风教育、爱校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
3、整顿校容校貌、班级文化。
4、借助教师节,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教育。
5、三节教育:节粮、节水、节电
6、德育主题:行为规范教育
十月份:
1、开展庆祝“国庆”系列活动
2、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系列主题活动。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4、“爱我中华”黑板报评比。
5、德育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十一月份:
1、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2、感恩教育讲座。
3、班级设置感恩园地、“感恩的心---做最棒的自己”学生作品展示栏、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出好黑板报。
4、德育主题:感恩主题教育。
十二月份
1、防寒、防火、防盗、防中毒、交通安全等教育。
2、“庆元旦”校园专刊。
3、筹备庆元旦活动。
4、开展消防演习活动。
5、橱窗、黑板报做好专题宣传。
6、成功教育案例评选。
7、德育主题:法制安全教育
一、二月份
1、组织开展庆祝元旦活动。
2、假期纪律、安全、卫生等教育。
3、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3、评选学校之星和文明班级
4、德育工作总结,材料归档。
5、布置寒假生活。
6、致家长一封信。
7、德育主题:自我评价教育

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
    以上《某中心小学2019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教学计划»某中心小学2019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某中心小学2019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