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上《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优秀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反思1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诗。这篇小诗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小朋友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小朋友对母亲的感情。诗中第一个“我喜欢……”,抒发了小朋友贴近大自然的喜悦心情,第二个“我喜欢……”,抒发了小朋友搏斗风雨的喜悦之情。两处“喜欢”,都流露了希望自已行动、自身去闯,希望自立、自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通过对妈妈的直接对话表达出来了。
这篇小诗语句清新、活泼、自然,充溢了儿童情趣,适合于儿童朗读;同时,又运用了“慢悠悠”、“小糖人”等需联系语境理解的较含蓄的词语;而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只有学生在真正读懂小诗,并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领悟。总而言之,这是一篇趣味性强、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感训练、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感染的佳作。下面,结合教学流程作一具体论述。
一、激趣导入,引起考虑
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安排五彩的伞群、朵朵乌云、无数小雨点,目的是营造一种下雨打伞的氛围,与课文内容连为一体;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课堂伊始的提问奠定基础。
上课了,首先问学生,“在黑板上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字“伞”,这是一个生字,引导学生齐读,既使学生在环境中认识了字,也降低了学生自学生字的难度。再由“伞、乌云、小雨点”引到下雨。然后,教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充溢情趣地引出课题并引起学生的考虑:“听,‘沙、沙、沙’,下雨了,同学们有的衣着雨披儿,有的打着花雨伞回家去。有位叫“咚咚”的小朋友没拿雨伞,也不希望妈妈送雨伞,她说‘妈妈,不要送伞来’(完成板书),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强,大多又娇气,下雨不用家长送伞这是他们一时很难理解的,因此,问题的提出自然引起学生的考虑,激起了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这一环节,首先是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而后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合作自学并检查生字。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教学中引入了“咚咚”这个人物,如:教师范读是“听一听,咚咚都说了些什么”,学生自读文章是“喜欢咚咚的文章吗?读咚咚的文章,假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请大家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生字、读文章。”而小组合作学习、检查生字也是“咚咚要考考你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谁有胆量接受考验?请小组长打开D盘,找到‘咚咚考考你’文件夹,里面有‘第一关、第二关’两个文件,看一看哪个小组能‘团结合作、一起闯关’。”闯过一关,咚咚总会说“嘿,你真棒!”“请给自身鼓鼓掌吧。”“咚咚的关闯过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等。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很注重贴近儿童心理,随手翻翻教材,一个个情趣各异的儿童形象跃入眼帘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