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教学设计1
(《马拉松》(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竞赛的来历。学生升入三年级应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本册书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养成预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马拉松》一课是本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预习方法,养成了预习习惯,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片断一
(多媒体播放第26届奥运会王军霞身披国旗奔跑在赛场上的镜头)
师:你熟悉这个镜头吗?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生:这是王军霞在奥运会上取得马拉松竞赛冠军的精彩一刻。
师:(板书:马拉松)这精彩美丽的一刻正是我国优秀的长跑运动员王军霞在第26届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夺冠的一瞬,她不知震撼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说到马拉松竞赛,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不少资料,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出一份最有价值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生:我知道马拉松是奥运会的一项长跑竞赛,距离是42公里195米。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的吗?
生:我是预习时在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看样子你预习的很认真。
生:我知道马拉松竞赛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一场战争。为纪念一名战士,在第一届奥运会上举行了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的竞赛,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能说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吗?
生:我是在《少儿百科全书》上查到的。
师:你很善于查阅资料。
生:我知道马拉松竞赛可以锻炼人的耐力,培养人的拼搏精神。
师:你说的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听爸爸说的。
师:询问长辈这个方法也不错。
生:我还知道国际田联曾对马拉松距离进行过反复丈量,并确认从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起,把42.195公里这个距离规定为马拉松赛跑的规范距离,一直沿用至今。我是在网上查到的。
师:上网搜集资料,这也是个好方法,家里有电脑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着做一做。
【点评:这样做为学生展示其搜集来的资料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在汇报交流资料的同时说出自身资料的来源,这不只增加了学生的见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学生的家庭背景、环境各不相同,听听他人搜集资料的方法,使自身得到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这也体现出了一种学法上的指导。】
片断二
师: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马拉松竞赛的来历。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马拉松竞赛是为了纪念战士菲利比斯的。
生:我知道了“野心勃勃”这个词的意思。它是对领土、权力或名利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的。
师:看样子你在预习时很认真,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这样认真预习。
生:我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并且能给它们组词。
师:很了不起,能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吗?
生:查字典,有的问爸爸、妈妈。
师:你的方法很灵活也很适用。其他同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点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可以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他们用自身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方法独立识字。】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读后请给他一个评价。
(同桌可以分工合作。用他们自身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读后用☆作为评价。三颗星为优秀,两颗星是可以,一颗星则是需要努力。)
(同桌合作交流后进行汇报)
师: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三颗星?(生举手汇报)祝贺你们,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
师: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生举手汇报)再加把劲儿,相信明天你们也会得到三颗星的。只得到一颗星的同学可要加油呀!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大家的协助。
【点评:通过学生的汇报可以使教师初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的检查有针对性。】
片断三
师: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只有这样才干读懂文章,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再一次浏览课文选出你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点评:这是借助文本进行的一次情感交流。虽然是以朗读文本的形式出现,但学生在潜意识里已经有了自身最真切的感悟体验。】
生: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非常投入地朗读第二段)读了这一段我很受感动,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疲劳,一直跑啊,跑啊,跑到雅典时已筋疲力尽了,他还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我们胜利啦!”他的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师板书:顽强拼搏)
生:我也很喜欢这一段,我觉得战士菲利比斯身上除了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之外,他还有一种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品质也是很可贵的。(师板书:坚持不懈)
师:从哪可以看出菲利比斯顽强拼搏,坚持不懈?
生:不顾伤痛、饥饿、疲劳、跑啊、跑啊、筋疲力尽,最后力气高呼。(师板书)
师:黑板上的词你能理解吗?
生:我不知道“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
生:“筋疲力尽”就是非常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师: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把这一段的内容复述下来吗?请先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听,再推荐出说的好的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生试着复述)
【点评:学生通过对本段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了英雄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又通过对本段内容的复述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大段话的能力】
总评: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时引入来自微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倘佯。《马拉松》一课的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规范的新理念。
向课前开放
即在课前,引导学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鉴于学生对历史和体育知识较贫乏,对马拉松竞赛以和英雄菲利比斯知之甚少,教学前安排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纪念英雄的意义。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地理解了马拉松竞赛的起源和意义。
向课内开放
教师在课堂上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拓宽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不只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这样的开放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作了较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