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选择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集体交流,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合作交流。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在探讨中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注重渗透德育于教学当中。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地渗透德育。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在思想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搜集24~28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看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是哪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吗?
(xxxx年)
(2)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第29届)
(3)我国是从第几届奥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第23届)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看一看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情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同学们感兴趣的奥运画面,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读取信息,了解数据。
(课件出示统计表)
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数
24
25
26
27
28
29
30
金牌/枚
5
16
16
28
32
51
38
师:看了这个统计表,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统计表能呈现出大量的数据信息,有时为了更直观、具体地表示数据的特点,我们往往会把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三种统计图,分别是什么统计图?
师小结:这三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理解统计图的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思考:
要把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绘制成统计图,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选择?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每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量的情况)
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说一说它的特点是什么。
(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我觉得也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这样可以看出这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变化情况)
北师大,小学数学,统计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