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捞着上数学课,今天补了一节,所以今天学了两个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内容比较简单(针对考试而言),第一节课出示了张小楠从6岁到12岁的身高情况,让学生观察,能从统计表中看出些什么,提问刘子燃,无语,再提一个还是无语,终于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女生回答:“张小楠从6岁到12岁一共长高了28厘米”,我表扬她能够看到题目里深层次的问题,再问其他人,举手回答的人还是很少,终于一个做等生孟庆安回答的符合我的想法,他只是把自已看到的说出来:6岁时的身高是116厘米,7岁时的身高是118厘米……一直到12岁时的身高是144厘米,当时我就在想,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来?问题太难了,肯定不是?太简单了?应该会回答啊?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老师,拿了一张带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一个点,老师问:难道大家就没有看到这张大白纸?学生当然看到了,可就是没人这么说。原因何在?我们的教学是否复杂了一点,平时设计的问题是否复杂了一些,简单点不是更好吗?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都是从简单开始的。
教数学,为了什么?为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素质的发展,对于第一个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都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追求的,只有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质发展了,我们的数学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