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教学随笔:我为什么重上“平均数”

对很多人而言,超越别人容易,超越自己难。而在我,情况似乎略有不同。事实上,在很多情形下,要想判断是否能够或者已经超越别人,很难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既无标准,又何谈对别人的超越?倒是自我超越,似乎显得稍容易一些。毕竟,每一天的学习、思索、实践,必然会使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进而又被明天的你再次超越。人总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中实现进步的。而于我,这样的体验尤为鲜明与深刻。
如果说从2003年的“走进圆的世界”到xxxx年的“圆的认识”,向数学本身回归的这一次自觉转身,是我从教以来教学实践层面的第一次自觉跨越的话,那么,从2000年第一次执教“平均数”,事隔八年后再度磨砺同题课,多少也算是实践之路上的“梅开二度”吧。成败与否先搁下不论,怎么着也得为自己再次拿自己开刀的勇气与精神喝彩。
2000年,时值《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即将颁布,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刻。清晰地记得,师傅张兴华老师不知从何处为我们觅得《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急急读来,其中的种种观念、建议、变革,对于正在数学教学改革路途中左冲右突的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次莫大的精神洗礼与引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全新阐释,让我们大开眼界,更是萌生出一种“试一试”的实践冲动。
于是,趁着一次教研活动的契机,在认真通读《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平均数”这一内容的相关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后,“平均数”一课以其别具一格的课题(注:以往,这一课通常都叫“平均数”是作为应用题的一类教学的)及其“作为一种统计量”这一全新的视角,在实践层面赢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好评。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我撇开了教材中具有应用题意味的相关题材,而是选择从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的平均收入等内容人手,进而在如何恰当估计平均数、如何强化移多补少、如何根据求出的平均数预测未来数据等问题上做出了初步的尝试。
八年弹指一挥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对于“平均数”这一内容的理论认识也随之渐人人心,相关的教学实践更是层出不穷。而真正促使我重备这一课的契机,现在想来,恐怕还得追溯到前年的那次南通教研活动。
在那次活动中,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施银燕老师执教了“众数和中位数”一课,而其呈现的课题却是“数据的代表”,课题一出示,当即引起台下一片热议。现在想来,当时热议的话题与内容或许早已烟消云散,但正是那一次的深入思考与交流,使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平均数也好,众数与中位数也罢,其实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不同的是,同样作为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受所有数据的制约,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全貌,因而也就更加显得敏感、易变。而众数与中位数则相对不易受极端数据的干扰,因而也就体现出其比较稳定、不受极端数据干扰等特点来。带着这样的认识,再重新翻看多年前的平均数教案,总觉得作为一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其统计的意味并不明显。或者说,从教学的设计线索上看,似乎已经关注到其统计的内涵,但在真正的实践层面上,其作为一种统计量,尤其是作为数据代表的意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开掘。从而,“形似”而“神异”的意味,便不可避免地成为那一堂“平均数”的鲜明烙印。重备这一课便显得日渐迫切起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