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实验小学鲁晓青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习内容的要求: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所以本课教学以分数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知识基础,进行知识引入和探索。
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探索出给定事物隐含的规律。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材改编了唐僧四人师徒分饼的故事,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背景下,了解一张饼的1/4就等于1张饼2/8。接着教材设计看图填空的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归纳,使学生从直观感知到分析、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与分数大小不变的关系。并展开充分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故事之后,让学生思考八戒没有多吃饼,以及让学生观察1/2=2/4=4/8=8/16这组等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环节提供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很大,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验证等活动,对八戒吃饼以及等式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探索出多种解释八戒没有多吃饼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多角度探索出这组等式中隐含的规律。
教材的理解: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基础知识。
1.八戒吃饼故事
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同时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讲故事
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故事中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做准备。
②交流故事中的数学信息
提示:“兔博士:从上面的故事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
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数学信息,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学段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③讨论八戒多吃饼了吗
提示:“丫丫:八戒没多吃饼,你看┅┅”图: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说明八戒没有多吃饼吗?”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标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还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标要求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学生虽然能通过观察获得数学猜想,但要进一步寻求证据。
2.自主探索
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培养学生探索数的规律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本学段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理解问题。能探索给定事物隐含的规律。
①看图填空,引出分数
提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涂色部分的面积相等”
“4个分数也相等”
课标指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数学猜想,并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②观察等式,发现规律
提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方面,教师改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更具有挑战性。
另一方面,课标要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所以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空间,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内容。
③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提示:“兔博士: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学段课标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并能探索出给定事物隐含的规律。所以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叙述,因为用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练一练第一题,在传统教材中是作为例题单独出现的,而本节课把它作为第一道练习题出现,对学生而言颇有些难度,因此,我将练一练第二题和第一题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