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图:
本单元的选材以祖国大地锦绣山川的“山”为中心,由学唱歌曲《青藏高原》,到欣赏歌曲《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在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欣赏交响合唱《蜀道难》、合唱《忆秦娥·l娄山关》。
思路:1、内容安排紧扣课程标准的三的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预见上、音乐与相关文化;2、材料选择紧扣课题中心——锦绣山川;3、体裁形式包括歌曲、和唱、角祥和长;4、风格特点有青藏高原藏族、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等民族地域特点以及峻峭美、悲壮美等不同审美类型。
二、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青藏高原》《沂蒙山小调》。
重点:背唱着两首歌曲,并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前者要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辽阔热情的风格特点;后者要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
2、欣赏歌曲《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重点:体会不同歌曲所体现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曲体结构。
难点:(1)对音乐风格、感情气质,在感性上比较容易体会,但应引导学生循着教材第34页所提供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2)启发学生填写教材第34页下面的表格。
3、欣赏交响合唱《蜀道难》、合唱《忆秦娥·娄山关》。
重点:体会音乐、诗歌、绘画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异同。
难点:理解这两部作品在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录音机或CD机(投影仪)。
2、展示锦绣山川的图片或幻灯片。如:青藏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坡、大兴安岭、沂蒙山、峨眉山、娄山关等。
3、与教材第34页下半部、37页下半部相同的表格挂图。
4、交学CD或录音带(VCD或录像带):《青藏高原》《太行颂》《黄图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沂蒙山小调》《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课后记:学唱《青藏高原》的积极性较高。结尾可删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沂蒙山小调》。
2、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山东民歌演唱方法来演唱《沂蒙山小调》。
2、通过听乐、吟诗、赏画,启发学生对《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不同音乐风格(审美类型)的体验。
教学过程:
1、通过对前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继续体验音乐重的“锦绣山川”——山东的沂蒙山,四川的峨眉山,贵州的娄山关。
2、唱歌《沂蒙山小调》。
(1)结合观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播放《沂蒙山小调》的录音(音响或CD、VCD)。
(2)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3)启发学生对“鱼咬尾”的旋法和第一、三句,第二、四句之间的旋律移位关系的分析。
3、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1)边欣赏《古蜀栈道》图片,边朗诵李白诗《蜀道难》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2)欣赏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再现部;启发学生对作品表现意境的体验。
4、听乐、吟诗、赏画《忆秦娥·娄山关》。
(1)边观赏全山石《娄山关》油画,边朗诵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
(2)欣赏田丰作曲的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启发学生对引子、A段、B段音乐内容的体验。
5、小结:综合比较《蜀道难》与《忆秦娥·娄山关》在音乐风格(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差别。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第37面下半页的比较表。
课后记:学生基本能把握《沂蒙山小调》的风格。
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