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作为教师,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深入、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如何来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研究和思考。下面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我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表格制作》这节课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WORDxxxx中文档编辑排版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一节内容,编者在本节中主要介绍了WORDxxxx中表格的建立与编辑方法,它是文字处理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应用。由此可见,本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对表格进行编辑和修饰。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并增强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格的制作方法
难点:表格的编辑与修饰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而在真正授课的过程中又常常会犯错:满堂灌,喋喋不休,先讲再练……
以前在讲这节内容时,一般是先讲授表格的制作、编辑、修饰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最后学生完成的作品无外乎都是我所讲的范例——文摘卡,或者就是同学们最熟悉的课程表。虽然学生都会制作这些简单的表格了,但是学生都是模仿练习,完全是一个被动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表格制作都是一些静态的信息,不能吸引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便觉得枯燥无味。其实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得以体现,更谈不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如下几个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
第一,制作空表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的讲解不需“面面俱到”,应当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操作习惯来探索,只要能建立好表格即可。而对能掌握多种方法建立表格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可以相互探讨。
第二,对表格进行编辑之前仍然要遵循编辑的原则:先选定,后操作。但这里我没有特地讲解如何选定表格的行、列,因为在前面我们刚学过对文本的选定方法,相信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会选定表格中的一些对象。
第三,对表格的编辑这一环节,我们只要做好引导工作就可让学生自主、自得地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提示让学生在窗口中找与表格相关的一些信息:如“表格”菜单,“表格”工具栏,接下来对表格的一系列操作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尝试在这些信息中找相关的命令和工具。
最后,对表格的修饰部分也不需老师讲解,学生有了对文本修饰的基础,对表格的修饰也让学生尝试,或独立探索,或合作研究。遇到问题,老师只需稍作提示即可。
三、设计尝试性操作,注重小组探究协作学习
尝试性操作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小组探究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优生可以充分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也可以尽其所能,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处尝试性操作的环节。第一,在讲表格编辑时,表格的擦除和添加、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是两对作用相反的操作,我们只需对其中一对进行讲解,后面的操作就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如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第二,在表格制作好之后,我们要对表格进行修饰,而对这部分内容我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操作,因为学生在前一节内容的学习之后,有了对文本修饰的基础;同时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灌输“右击”这一“万能钥匙”的使用。学生开始动手尝试修饰表格,有部分同学如果不是很清楚,老师可以作适当的提示,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个环节是“学生自主创作作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作表格,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看看谁制作的表格更有趣,更有创意,更精致?
这样学生既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表格的制作、编辑和修饰方法,又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学生的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
四、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一,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的可能,就要注重分层教学,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不能迁就低水平,让走在前面的学生感到“没意思,没水准”;也不能迁就高水平,对后等生放松要求,甚至“不闻不问”,这样会导致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就本节课而言,最能体现“分层教学”的环节是“学生自主创作作品”,也就是学生练习。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作表格,可以模仿老师刚才所讲的示例,也可以在老师的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呆会儿我们看看谁制作的表格更有趣,更有创意,更精致?同时也提供了几个样例供同学们参考。短短的几句话中,渗透了“分层”:
第一层:学生模仿课堂所讲示例练习;
第二层: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样例,模仿、创意练习;
第三层:学生自主发挥并创新。
这种分层,能够适合各层学生的需求,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到”,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体现分层教学的效果。
五、对学生作品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并发动学生自评和互评
合理地分析评价学生的作品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在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等人文素质方面的特点与长处,同时通过发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创造出一个开放式的评价平台,学生就可以在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使上机操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得以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以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先请学生自评,再请其他同学点评,最后老师结合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予以肯定的基础上给出指导性建议。
以上就是我对《表格制作》这节课课堂教学的分析和探究,当然在实际操作时还要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把握教学方法,这样就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附: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第三章表格制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
2、能熟练对表格进行编辑和修饰。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以及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1、掌握制作简单表格的方法;
2、熟练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
3、初步掌握表格的修饰方法。
教学重点:表格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表格的编辑与修饰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轻松的音乐中和同学们一起浏览屏幕中的画面,展示一些制作精美的表格。
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表格。
提问:生活中你们还接触过哪些表格?
以表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契机,揭题——表格制作。(板书)
二、新课讲授: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手工制作课程表的主要步骤,从而导出我们在WORDxxxx中制作表格的一般步骤。
1、表格的建立
绘制一张简易表格,让学生了解它的一些基本元素:行、列和单元格。
以书本中的文摘卡为例学制表格。估算表格所需的行和列数。让学生尝试插入表格,老师可作提示——在菜单栏中找到“表格”菜单,再作相应的操作。
当然,实现同一操作的方法有很多种,老师刚才所讲的是菜单法,书本上也提供了一种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选择。
通过书本的文摘卡对比,发现这张表有许多要编辑的地方。(板书)
2、表格的编辑
简要介绍表格工具栏,它是表格编辑的工具。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表格”菜单,其实在WORDxxxx中还提供了“表格工具栏”可以使我们更为快捷地对表格进行编辑。
(1)单元格合并、拆分
①选定单元格。方法:拖选法
②合并单元格。方法:“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命令(让学生
探索,可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2)表线擦除、添加
结合学生手工制作表格的过程,总结可以利用“擦除”按钮合并单元格。
①单击“擦除”按钮。
②选定表线。
③取消擦除表线状态。
问:既然我们可以将几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那反过来,我们可不可以将一个单元格拆分成几个单元格呢?
小结:我们可以采用单元格拆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添加表线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操作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索。
(3)调整行列
再次对照书本文摘卡,需要调整行和列。
①调整行。选定表线,虚线定位。
②调整列。方法同上。
小窍门:如何同时调整行、列?学生探索,老师提示总结。
3、表格的修饰
为了使表格更为美观、醒目,我们需要对表格进行简单的修饰。
①选定表格。
②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设定线条颜色,线型。
③选择所要修饰边框的范围。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主地制作一些表格,老师提供几个样本供大家参考。(如:课程表、中国象棋的棋盘……)
四、学生练习作品展示及点评
五、小结并提出希望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本节课老师所介绍的制作表格的知识,动手去制一张适合你需要的表格。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