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二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初二语文第四册 期末复习二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1.加重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翌日(yì) 追溯(sù) 贮藏(chǔ) 供给(jǐ)

B.干涸(gù) 匀称(chèn) 羁留(jī) 荒谬(miù)

C.劫难(jié) 陨石(yǔn) 栖息(xī) 琥珀(pài)

D.根系(xì) 粗糙(cāo) 麻痹(bì) 铁砧(zhē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 )

A.消声匿迹重峦迭嶂惟妙惟肖交头接耳

B.逞强施威空气干躁改邪归正臭名昭著

C.忧心忡忡孜孜不倦因地制宜痛心疾首

D.姹紫嫣红天翻地复义愤填膺五彩斑斓

3.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 )

A.他的演出挺自然的。

B.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就应当从小注意观察一切东西。

C.爱好体育的同学自然会关心本届世界杯的赛况。

D.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

A.晚会以后,她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B.通过王老师耐心的教育,使我明白了道理。

C.交警同志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D.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到激动。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诗的开头两句写竹根,“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破岩”显示生长条件之差,环境之恶。

B.三、四句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生命力,“坚劲”写出了竹子的品质。

C.此诗突现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使人对竹子肃然起敬。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难得糊涂的思想

6.文化常识填空。(4分)

①韩愈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九重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书五经”中“四书”指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

③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8分)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③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写出一句写到鸟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模仿提供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2分)。

例:○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关于我国耕地与人口的两幅图,用一句话说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的艰巨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配合我校初一新生招生宣传工作,请你帮助学校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37分)

(一)阅读《马说》一文,完成11—15题,共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1.选出加重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C.才美不外见(xiàn)D.骈死于槽枥(lì)之间

12.选出加重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

B.马之千里者(助词无意义)

C.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D.其真无马耶(其实)

13.选出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与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B.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C.策之不以其道一一驾驭它却不能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它将和平常的马一样难以得到

14.《马说》文中作者提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A.食不饱B.力不足C.才美不外见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5.本文和《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体裁都是___________。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语段,完成16~20题,共6分。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xxx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咸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6.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1分)(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1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由整体到部分 D.由主要到次要

18.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是(1分)( )

A.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 B.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

C.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 D.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

19.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1分)( )

A.历史悠久,到处都有 B.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C.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D.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0.“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一句中“约”、“几乎”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1—26题,共12分。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踌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只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

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出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沉默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收成。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

偶然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的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21.这篇文章最理想的一个标题是(2分)( )

A.谦让的牛 B.中国的牛 C.牛的遐想 D.田垄相遇

22.中国的牛的性格特征是(2分)( )

A.避让劳作节俭沉静

B.礼让厚道朴实勤勉

C.懦弱负重沉默无私

D.谦让劳累简朴沉实

23.田垄相遇,牛迟疑一下,自动走下田去的原因是(2分)( )

A.害怕人类,惹不起躲得起

B.它是耕牛,田里有它熟悉的路

C.谦虚礼让,把舒适让给对方

D.人是它的主人,不得不下田相让

24.文中的“牛”象征的对象是(2分)( )

A.中国人民 B.中国劳动人民 C.中国的农民 D.英雄、劳动模范

25.“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的含义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的原因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7—31题,共9分。

①沙尘暴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霾”(mái),表示沙尘自空而降,是一种天昏地暗、白天也要点灯的风沙天气。

②为了找到沙尘的起源,中科院十几家科研院所进行了一次科研大协作。分析报告出人意料:屡屡肆虐华北地区的沙尘并非来自沙漠,而是来自京西北的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退化和撂荒耕地,飘到北京上空的浮尘大部分来自这些地区。研究人员发现真正能产生扬尘的是一些干旱农田的退化牧场。在内蒙古的四王子旗和武川县,他们看到,由于过度垦殖,地面上很薄的土壤都被风刮起,剩下的则是难以耕种的沙地。

③除人们无法干预的气候因素外,专家还对人为的生态破坏表示了担忧。专家组利用遥感技术得出结论:多年来对沙化土地总体上是____________大于治理。土地沙化面积在迅速增长,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全国的沙化土地面积由50至60年代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发展到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其中部分地区近年开垦的土地中,有近一半已撂荒,成为新的沙尘源头。

27.“研究人员发现真正能产生扬尘的是一些干旱农田和退化牧场”这句话中“一些”二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第③段文意和“治理”这个词语进行揣摩,在横线处应填入一个双音节词语,这个词语是:_______。(1分)

29.请根据文意写出“飘到北京上空的浮尘”大部分来自哪里。(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全文内容,并结合文中“过度垦殖”、“人为的生态破坏”等词语,请你用“除了……之外,还有……”的句式,写出你认为能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人类不注意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再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32.我的世界里,有欢乐,也有烦恼;我的世界里,有好奇,也有想像;我的世界里,有探索,也有思考……请以“我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

一、基础知识运用

1.D2.C3.B4.C5.D

6.①朝庭②《孟子》《论语》③《史记》

7.①禅房花木深②云横秦岭家何在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⑧合理即可(略)

8.符合条件即可

9.我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10.符合条件、句子通顺即可。

二、阅读分析

11.A12.D13.D14.D

15.议论文其真不知马也

16.A17.C18.A19.D

20.不行,去掉就太绝对了,与现实不符,这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B22.B23.C24.C

25.赞美默默无闻、勤劳奉献的精神

26.因为牛象征中国的农民,具有中国农民的美德

27.不可以,这样不准确,去掉就绝对了。

28.破坏

29.京西北的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退化和撂荒耕地。

30.除了植树外,还有种草;除了植树种草外,还有退耕还林等

31.(略)

三、作文(略)

    以上《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二》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二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二语文第四册期末复习二》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