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顿首: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所在,切②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法也。读书光阴,亦可取诸鞍乘③间耳。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术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④。以公家二父学术跨天下,公当得之多,辄复贡此,此运水以遗河伯⑤耶?盖切观公所论极入理,人才难得,故相望于后凋雪霜⑥之意耳。治行匆匆,奉书极不如礼,千万珍重。
《山谷集》
注:①苏大迈:苏轼长子,名迈,曾任韶州仁化令。②切:同“窃”,私下里。③鞍乘:马上、车内。④纵横:挥洒自如。⑤河伯:传说中掌管江、河的神。⑥后凋雪霜:《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寒冬方显松柏本性喻严峻考验方知君子美德。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经术深邃()辄复贡此()以遗河伯()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从学就仕:②公家二父:③以遗河伯:
3.翻译句子
①读书光阴,亦可取诸鞍乘间耳。
②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
4.作者认为读经书的好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5.请概括出在这封答书信中,作者从哪四个方面,对读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
&nbs
p;
6.请写出一句你最欣赏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③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④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⑤必能立勋。”元⑥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
注:①郗(xī)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宣武,谥号。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⑤容,允许,许可。⑥元,大。
1.本文以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为背景,刻划了郗超
的高大形象。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郗超与谢玄不善:是必济事:狼噬梁、岐
3.翻译句子
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nb
sp;
4.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答案:(一)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2.鸡鸣狗盗之辈出于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二)1.Suìzhéwèi
2.做官指苏轼、苏辙送给、赠送
3.①读书的时间,也可以取自于(外出途中的)马上、车内。②读书应该先务求精通,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才能挥洒自如(扩展阅读面)。
4.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
5.一是惜时;二是求师;三是读经;四是求精。
6.略`
(三)1.知人善任、公私分明、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
2.友善有益,成像狼一样
3.当时人们都感叹郗超的预见正确,又看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隐瞒有才能的人。
4.作者将郗超的一番通达的言论与“时人”对郗超的赞叹相结合,来表现刻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