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xxxx~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命题人:杨荣寿(省泰州中学)袁忠(省靖江高中)赵长河(省兴化中学)

统稿人:戴寄琏(泰兴市教研室)王书月(姜堰市教研室)张本良(省泰州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瞭望(liào)夙愿(sù)肇事(zhào)坚如磐石(pán)

B.罡风(gāng)孝悌(tì)濒临(pín)豁然开朗(huò)

C.栈道(zhàn)炽热(chì)伺候(cì)兢兢业业(jīng)

D.灰烬(jìn)哺育(bǔ)彩笺(jiān)白雪皑皑(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缔造冲刷事过境迁不可思义

B.针贬陷阱雷霆万钧贻笑大方

C.搭讪菁华庸人自忧峨冠博带

D.赊账恫吓销声匿迹垂头耷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阅读这些唐诗、宋词和唐宋古文,可以从中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丰神韵味。

②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③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感,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他不能获胜,会给人以胜利在望的感觉。

A.领略质疑尽管/但B.领会置疑尽管/但

C.领会质疑即使/也D.领略置疑即使/也

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年青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MP3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

B.一只发黑的藤编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就是舍不得扔掉,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敝帚自珍的心理

C.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用语言形容”之类的遁词。

D.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诸报端,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真是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

B.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C.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D.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极大恐慌的“禽流感”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寻求到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承天景命(大) 陈力就列(职务)&nbs

p;然微以自文于君亲(细微)

B.顾自民国肇造(但是)去今之墓而葬焉(坟墓)召有司案图(审察)

C.命途多舛(不顺)  必摇其精(损耗)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立刻)

D.思谦冲以自牧(约束)彩彻区明(区分) 视清季有加(比)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马背民族文化

日本人对马背民族可谓情有独钟,先有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去日本的传说,后有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国家》。江上波夫认为:日本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草原民族入侵日本,征服土著倭人而形成的。两种观点其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了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秦王吞并六国统一海内,其势如日中天,便梦想他的帝国千秋万代永不衰竭。他寻求长生不老药,既希望自身生命永存不朽,也希望他的帝国永存不朽。秦本身是由西北荒原的羯部落兴起的,得夷狄之力而勇冠群雄。可以推想,徐福带去的三千秦地男女意味着什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徐福确实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他没有骗秦始皇:皇帝的帝国一定要灭亡,那就把他的威风带到海外去吧。秦亡了,它的赫赫军威一半埋在地下,陪伴他们伟大的皇帝,另一半被徐福带到异国。中原地界不再有一丝一毫秦王的气息。

秦王和他的帝国是为史家所忌讳的,是暴戾的象征,一旦提及,总是虎狼相称,好像与文质彬彬的中华无缘。中原人一直把胡人称为狼种,胡人国王也就是狼主。胡人也认为自己是野狼所生,他们崇拜狼的凶猛与强悍。万里荒漠,狼是生命的象征,是一种力和阳刚之美。猛士荆轲的匕首太短了,他虽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可他的天下仅限于黄河下游一带;过了潼关,连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都吓得尿裤子,你可以推想六国的军队,在秦国虎狼之师面前是如何颤栗如何发抖的。白起王翦的长剑轻轻一挥,就是斩首八万、二十万。在中原人眼里这未免过于残酷,对西戎之地的胡人来说,这却是一种生命的奇观,六国之师怎能不败呢?

秦王朝所信奉的法家之术成了历朝皇帝驾驭臣民的帝王术,皇帝们是不信儒家那套的。外儒家,内法家,用二元文化,其结果便是宫廷政治的残酷和全民文化的虚伪。秦王朝真正的勇猛和强悍则后继无人。

日本人的幸运就在于:他们得到了秦朝最健康最有生机的部分,遣唐使来中国时大唐正处兴盛时期,绝无腐败的气息,更无污染的可能。当中国腐朽不堪的时候,他们已经毛丰羽满,开始以倭寇入侵,继而西化改革,始终处于主动求新的状态。按江上波夫的高见,日本民族不但融合秦人唐人的文化,也融入了亚洲大陆草原民族的精悍之血,其强悍刚烈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对儒学的吸收也很高明:只学王阳明的王学,不学朱熹那一套。朱熹二程这些宋朝哲学家,其学说的精髓是把狼变成绵羊,正好喂蒙古人的马队。王阳明的学说关键在“格其心之物”,在个人意志、心学方面便很容易与武士的道行融为一体。他所在的明王朝依然崇尚朱熹那一套,明与宋如出一辙,一样的繁荣又一样的糜烂。

马背民族所鄙视的软弱胆小懒惰,在中原文化传统中往往是一种深孚众望的美德。人们走向成功不是因为勇猛和才干,往往是因为平庸。一位拙劣的骑手,是不喜欢让他的坐骑成为骏马的;一个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他长个子。

7.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民间流传的关于徐福的传说,表明日本民族主动地寻找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B.江上波夫的观点,实质是强调中国古代马背民族的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表现了他内心残忍嗜杀的武士道精神。

C.秦王朝的勇猛和强悍后继无人,是因为统治者利用帝王之术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磨灭了中原人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

D.文章结尾“长个子”这句话虽然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刚强、勇敢的民族精神的热切期望,但读后让人生出一些淡淡的忧虑,不免悲观失落。

8.对文意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早先民间徐福的传说到当代学者的论著,日本人对勇猛精神的推崇是一脉相承的。

B.秦王朝吞并六国,统一海内,勇猛和强悍是其兴盛强大的重要原因。

C.秦后的宋、明等朝衰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帝们不信奉儒家,独尊帝王术。

D.日本民族在学习、接受外部文化时是善于“拿来”的,他们善于选择精华,为己所用。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的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剖析日本和中国民族文化上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民族兴衰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对一个民族的兴衰至关重要,日本具有这种民族气质,中国人正好没有这种气质。

B.作者有对马背民族文化的由衷赞美,也有对中原文化传统的深刻批判,有着很强的反思色彩。通过古今中外的纵向比较揭示主题,思路开阔。

C.作者认为,日本民族兴起的关键在于对秦人唐人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合理吸收,而中国在历史上衰落,最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外儒家内法家二元文化政策。

D.同为儒学,但明代王阳明与宋朝朱熹二程的学说可以说分别带有“狼性”与“羊性”的因素,前者强调意志、心性,后者则带来驯顺、软弱。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

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谿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谿,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谿,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注:唐藩,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的政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一方佐佥事公佐:辅助

B.大帅购天一甚急购:悬赏捉拿

C.我不死,祸且族矣族:同姓家族

D.公目之曰:目:看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坐而受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若以我畏死邪则修文德以来之

D.天表往收其尸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天一少年丧父,家庭经济十分贫困,但他勤奋好学,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足智多谋,深受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

B.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攻破江南后,江天一以监纪推官身份向佥事公建议在绩溪筑关拒守,因为这里一面对着大路,地势平坦曲折,与其他县可形成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有利形势。

C.抗清失败后,江天一看到局势无可挽回,急忙将老母托付给弟弟,然后挺身而出,昂然被捕,谢绝别人的善意劝告,慷慨就义。

D.文章以抗清救国为重心,围绕着“立品”这条主线,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江天一的形象,重点突出,内容充实。全文重在叙述事实,条理清晰。

第Ⅱ卷(114分)

四、(21分)

13.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3分)

译文: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
译文: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1)请你说说这首诗中前后两联描写的不同景物及特点。(2)分析不同景物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1)

(2)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去见阿炳

李木生

我宁愿走向黑暗,去与你相见。即使让我白发如雪,我也愿意。只要我能与你生在同时,亲耳听一次从你手指尖淌出的《二泉映月》。

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甚至连你当年生活的细节,也都早已被时间的水流无情地冲走了、淹没了。阿炳兄弟,你可知道,一颗悲苦的心是怎样地想念你吗?把我的心捻作你的二胡之弦,如泣如诉地拉奏吧,那上面,正颤栗着与你心的合鸣啊!

&

nbsp;饥饿。连衣服也难遮体了。还有寒冷和寒冷中无妻无后的孤独。

北风,雪,破败的道观中的凄清的长夜。更有疾病频频袭来,一只眼睛瞎了,又一只眼睛也瞎了,双重的黑暗,无理地降临在你的壮年。活着,竟是这样的艰难与无趣吗?人,竟会这样的无依无助吗?天亮了又能怎样呢?炎凉的世态不是与这黑暗的夜晚一样冷漠吗?而且天亮了,被欺凌的人的尊严,更会羞辱在光天化日之下。绝望,比双重的黑暗还要沉重地压迫在你敏感的心头。或许,你想到了死。

但是,黑夜惊诧了,它突然看见绝望的手握住了那把破旧的二胡,已经被冷风舔僵的手指,困难但却沉稳地放在了那两股静默的弦上。弓,悄然拉动。

把人世间的痛苦与悲愤,还有哀怨与忧伤,尽情地作一次倾倒吧。

它呜咽着,从一个流浪艺人的悲凉的心田里流出,流向无锡的大街小巷,流向一个又一个也是充满着痛苦与忧伤的心灵。只要是满含悲辛的心灵,哪怕漂泊在天涯海角,也能听懂它,立刻与它相通,并让或干涸或冰封的心灵之泉水重新喷流,从而汇聚成浩淼的湖泊。这是善良但却因此承受着悲剧之痛的心灵自然存在的泉水啊,只要它流动着,让痛苦与痛苦相融,痛苦便会升华为一种博大的抚慰与深沉悠长的感动,从而涵养出一种至善至美的高贵的心性。

这是中国百姓的痛苦与悲愤、哀怨与忧伤,这是一个中国流浪艺人的痛苦与悲愤、哀怨与忧伤。它呜咽着,从无锡小城的街巷间流向一个又一个无依无靠的心田。

仅仅是这些吗?不,不,我分明看见,带着追寻与向往、渴望与呼唤,一个饱受命运欺侮的人挺起胸膛,一颗痛苦的灵魂,点燃在黑夜里……

原来黑夜是可以变作燃烧的炭的,缕缕暖意,怯怯地,但却是坚决地弥散开来。还有光明,动情的光明,羞涩地,又是慷慨地叩动一扇又一扇被漆黑抵紧的心扉。当然还有爱,爱的欢乐,由清清的溪水和着亮亮的月光,酿成甘洌的酒。冻结的心在缕缕暖意中苏醒,被黑暗魇住的梦,也长出月光样的翅膀,向着光明飞翔。叹息与呻吟,都在爱的阳光下化作赞美与歌唱,花儿笑了,鸟鸣蝶舞着,痛苦透了的人生,沐浴在欢乐之中。于是,冰封的中国有春水蜿蜒;半轮明月,穿透浓重的云层,照临冷酷的人间。

阿炳兄弟,在你与泪水一起涨潮的乐曲中,我还分明听到这深沉的感激。你在感激什么呢?是感激上帝赐予你的神弦,还是感激那位女性、那位在你失明之后一直陪伴你到死的女性?不然,你的乐曲声中,怎能如此地充满着女性的柔情与美丽呢?她看见了你,她就来了,与你为伴,也与你的一切痛苦与灾难为伴。寡言、贫穷、疾病、世人的白眼、甚至脏与丑陋,她都宽容地收下。她只把胳膊连同女性的温存和她的生命伸给你,平静地说:咱们往前走。

你与你的女人,不仅让我见识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还让我领略了博大胸怀的壮丽与锦绣。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而人生的美丽与否,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那就看谁能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上创造并为后人留下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尤其是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走进《二泉映月》,湖泊与森林层层环绕着的,正是一座直插云天的青峰。

16.作者说“我宁愿走向黑暗,去与你相见”的主、客观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7.“痛苦与痛苦相融,痛苦便会升华为一种博大的抚慰与深沉悠长的感动”,这里的三个“痛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6分)

18.文章的最后两段,作者多次写到“山岳”、“湖泊”和“森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

&

nbsp;

19.综观全文,作者认为《二泉映月》饱含了哪几方面的情感?请分条陈述。(6分)

六、(11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报道,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4个字。(2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认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正如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件一样,没有这个身份就很麻烦。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不光是语言,更重要的是文化。当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时候,虽然大家都说弘扬传统文化很重要,但要真正解决并不简单。科技方面有个“863计划”,我们的文化发展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规划,应该把弘扬传统文化纳入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去,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走偏,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庸俗的东西。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用反思的意识来对待我们弘扬的话题,可能更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三则广告词,从①②③中选一则,对其创意或效果进行评价。(3分)

①不溶在手,只溶在口。(某巧克力豆)

②自12月31日起,大西洋将缩小一半。(美国某航空公司)

③一毛不拔。(上海梁新记牙刷)

22.目前,不少重点中学为了抢到尖子生,不惜代价开出一个比一个优厚的条件:免学费,发高额奖学金、补贴生活费,提供单间宿舍,有的甚至许诺解决尖子生父母的就业问题。这种疯狂的抢尖子生的做法,被教育界形象地称为“摘豌豆尖”、“撇油花”。某中学团委针对这一现象出了一道辩论赛辩题:

正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弊大于利

反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利大于弊

请你为正方写一段辩论提纲,要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条陈述理由,80字以内。(6分)

;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著名的厨师,擅长烤鸭,深得老板赏识,但从没得到过老板的任何鼓励,使得他闷闷不乐。有一天,有客从远方来,老板在家宴请贵宾,点了他最喜爱的烤鸭。当老板夹了一条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便问身后的厨师:“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厨师说:“老板,我们家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老板感到诧异,但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饭后,老板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看。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厨师指着鸭子说:“老板,你看,我们家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老板听后,马上拍掌,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老板说:“鸭子不全都是两条腿吗?”厨师说:“对!对!不过,只要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老板明白了厨师的用意,笑着走开了。此后,老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的下属,从不放过每一次赞美和鼓励的机会,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几年之后,老板在很多地方开了分店。

也许你曾渴求过鼓励,也许你也赞美过他人。请以“赞美的力量”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濒bīn)2.D(A.义——议;B.贬——砭;C.忧——扰)3.D4.A(与时俱进。源自《易经》“与时偕行”。意思是与时代一起前进,即不断进取,永不停顿。跟“与日俱增”不同。敝帚自珍: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5.C(A两分句语序颠倒,B两面对一面,D“如何”与“的方法”重复。)6.C(A.微:没有。B.墓:筑墓。D.区:区宇,空间。)7.C(A.“日本民族主动地寻找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错误;B.“表现了他内心残忍嗜杀的武士道精神”错误;D.“悲观失落”错误。)8.C(C“根本原因”错误。)9.D(A中“中国人正好没有这种气质”太武断;B中“纵向”比较不对;C中日本民族兴起的“关键”弄错)10.C灭族,动词。11.B.(A表修饰;表并列;C以为;连词,来D他的;副词,表反问)12.B.(江天一向佥事公建议不是在此时,抓住原文“先是”一词。)13.(1)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2)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人存在啊!(3)注重学校的教育,宣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14.(1)第一联写霜草苍苍、秋虫切切、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之景,表现了一种萧疏暗淡的气氛。第二联展现出月光皎洁,麦田广袤,麦花灿烂、晶莹如雪的美景,使人耳目一新、忘忧惊叹。(2分,每点1分)(2)萧索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2分);奇丽壮观的景象中可见作者暂时忘却孤寂、欣喜赞叹的感情。(2分)15.(1)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16.①作者对阿炳处在失明和悲惨生活中的双重黑暗深表同情。②阿炳的乐曲具有巨大的感染力。17.第一个指《二泉映月》中流淌着的阿炳自身的痛苦(2分);第二个指听《二泉映月》的人的痛苦(2分);第三个“痛苦”指演奏者阿炳的情感与听众的情感形成共鸣,交织成中国百姓的痛苦与悲愤、哀怨与忧伤。(2分)18.①作者这样写,是用比喻和反复的手法赞颂乐曲中传达出的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博大胸怀的壮丽与锦绣,像山岳一样崇高,像湖泊一样深厚,像森林一样广大,表达自己对阿炳以及《二泉映月》的高度评价。(2分)②结尾处浓墨重彩,反复渲染,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2分)③篇末重重一笔,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回味。(2分)19.作者认为《二泉映月》饱含着以下几方面的情感:⑴饱含着痛苦与悲愤,哀怨与忧伤。(2分)⑵饱含着追寻与向往、渴望与呼唤。(2分)⑶饱含着深沉的感激。(2分)20.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21.①这则广告既反映了某巧克力豆不沾手的特点,显示了它与别的巧克力不同,又暗示了该巧克力豆口味好,以至于消费者不愿让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②这则飞行广告,不正面说客机飞得快,而说大西洋面积缩小了。这种“侧面”说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曲径通幽,意味深长。③牙刷质量的好坏,主要看牙刷毛的耐用程度,“一毛不拔”可以说是质量的极致。这里化用成语,贬词褒用,耐人寻味。22.理由充分自圆其说即可。例①肥一己之私,损害大多数学校师生利益,从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②在学校内部也是一种不公平,损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③长远看,这种优待对尖子生成长未必有益。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并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神态自若。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正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在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将要

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裹头巾,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因此应该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另外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是在这一天被杀害的。

    以上《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