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2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3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4

中国学科吧(jsfw8.com)站小编为各位同学准备了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的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量(liáng)估量量杯测量量体裁衣

B.发(fà)发家须发萌发令人发指

C.和(hé)暖和应和暖和一唱一和

D.削(xuē)剥削削减削壁瘦削不堪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提炼精明干练哀叹唉声叹气

B.激励再接再励光彩无精打采

C.会聚聚精会神旁证旁证博引

D.寒暄喧宾夺主辨别明辩是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起来。(《荷花淀》)

②(夏四奶奶)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的颜色。(《药》)

③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项链》)

④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非凡()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守财奴》)

A.震荡惭愧屹然灌注B.振荡羞愧毅然灌注

C.震荡羞愧毅然贯注D.振荡惭愧屹然关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边城(节选)》)

B.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目不交睫地瞄着敌人射击。(《荷花淀》)

C.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守财奴》)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似乎自惭形秽,不出来。(《项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拯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要害在于要加速练习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6.填入下面括号内的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笔者曾在两家相距不远的服装店门口作过比较,一家是白色和浅色服装

较多的服装店,另一家是深色服装较多的时装店,观察的结果是()

不妨说,夏季对白色的厚爱,不亚于对水的钟情。

A、进入前者的顾客比后者多一倍。

B、进入后者的顾客比前者多一倍。

C、进入后者的顾客比前者少一倍。

D、进入前者的顾客跟进入后者的一样多。

二.(12分,7、8小题1分,其它小题均2分)

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两首《西江月》,回答下面的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玩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外形!

7.两首词一共用了多少组对偶句?选出判定正确的一组:

A.三组B.四组C.六组D.八组

8.分别对“恨”“乐”“于”“效”四个加点词的词性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A.名词动词介词动词

B.动词形容词介词名词

C.名词形容词连词动词

D.动词动词介词名词

9.对“行为偏僻”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喜欢到偏僻的地方玩。

B.动作古怪,与众不同。

C.性情孤僻,不合群。

D.行为偏激,不端正。

10.对词中的“膏粱”一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膏药和高粱。

B.肥肉和精米。

C.膏药和高粱,借指身体不好的人。

D.肥肉和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11.对“可怜辜负好韶光”一句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真是可怜。

B.对不起大好时光真是可怜。

C.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D.可惜对不起大好时光。

12.这首词对贾宝玉的总体评价是:

A.贾宝玉是“混世魔王”。

B.贾宝玉有不为时人理解的叛逆性格。

C.贾宝玉是个任性的人,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

D.贾宝玉因受封建礼教迫害而造成心理变态。

13.对作者在词中采用的手法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A.冷嘲热讽的手法。

B.明贬暗褒的手法。

C.反面映衬的手法。

D.借题发挥的手法。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8题。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2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3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4

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诅咒,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②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有功以之去官。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聊。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品官,优赐其家。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选自《大唐新语•卷四•执法第》)

(注:1、醮—僧道设坛作法,祈祷或诅咒。2、失出—重罪轻判或有罪不判。3、于定国—西汉大臣,掌管刑狱,他断案公正宽和。)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罗告其主罗:罗织。B.敕御史薛季旭推之推:审问。

C.停决以闻闻:听闻。D.有功居司刑居:担任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季旭言其诅咒,草状以闻。B.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

C.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D.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其奴所告夜醮。吾属今为之虏矣!

B.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卿比按,失出何多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

D.则天默然久之。作《师说》以贻之。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好生之德”的一组是

①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②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

③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

⑤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⑥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A.②③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①③⑤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庞氏因为家中奴婢的诬告,被判了死刑。庞氏的儿子跑到徐有功那里为母亲鸣冤叫屈。

B.徐有功发现庞氏一案确是冤案,便立即制止了行刑,并向上禀告,三司官员于是重审,最后使庞氏免受刑罚。

C.徐有功在审理庞氏一案时力主从轻发落,冒犯了武则天,因为被革职流放到岭南。一个月后又官复原职。

D.徐有功由于具有好生之德,富有正直之气,因此颇得时人赞誉,中宗时,出任越州都督,并被授予一品官衔。

卷Ⅱ(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时人方之于定国。

译文:()

(2)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

译文:()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画竹(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问: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答: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2)(),(),西风紧,北雁南飞。

(3)(),飞如平常百姓家。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8分)

豹尾

孙方友

报上将发我一篇小说,不知怎么让乡长晓得了,命我拿着底稿去见他。

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乡长的卧室,心中猜测着某种不吉,头上竟出了冷汗。没想乡长笑脸可掬地接待了我,客套之后,便直言相告,看底稿。

我慌忙双手呈上,口中谦辞连连:“请乡长不吝指教……”

“拜读拜读嘛!”乡长话音未落,目光早已挪到了稿纸上:

花匠的报酬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2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3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4

颖河乡新调来位乡长,年轻气盛,颇有风度。上任不到三天,就把乡政府大院整理了一番。该搬的搬了,该挪的挪了,剩下一堆破砖烂瓦无处放,便命工匠们铺了一条式样古朴的甬道,曲径通幽,还修了几个花圃——菱形的,圆形的,说圆不圆的,花边儿叠沿的……分布在甬道的两旁。临了,乡长派人去请花匠。

可万没想到,花匠不来。

乡长捺下怒火,亲自去了。

花匠是个瘦老头儿,原在县城公园里当花工,儿子接班后,他回了乡。这老头儿挺着一双精明的小眼睛,正悠然地涮洗着一堆空酒瓶儿。

乡长跨进门里,自我介绍道:“老同志,我是刚调来的——乡长,姓路,小路!俺来请您去种几处花儿!”

老花匠扭过头来,从花镜框子上方像羊低头似的瞅了那么一下,这才慢腾腾地止了捣腾,指了指小方凳儿。

乡长掏出香烟,递过去,燃了,坐了。花匠只顾深深地抽烟,好一时才说:“怕你弄不成哩!”

“这个你放心!”

“大话都会说!我回来了三年,你们换了三任,每任都种花,每任都让我放心!可到头来,钱也花了,工也费了,就是老搞不成!”

“为啥?”

“也许人多手杂,摸来折去,浊气污了圣洁!”

乡长愕然,眉头锁“川”,好一时才又问道:“你能不能再试一次?”

老花匠望他一眼,沉思片刻,方说道:“——那好吧!”便随乡长出了门。

他家与乡政府隔墙,很近,哈气工夫,二人便悠然而至。乡长又掏出香烟,燃了,说道:“把这些花圃里都种上!种啥不种啥,品种由你定!”

老花匠听毕,亦不言语,倒剪双手,神色庄重地在甬道上踱了两遭儿。又蹲了下来,抓了花圃里的泥土看了一眼,团散团散,方起身,望着乡长点点头。

“可以吧?”乡长问。

“还行!”

“怎样计报酬呢?”

“讲不得,讲不得!”

“不行!怎能空使人呢?”

“我闲来无事转一遭儿,不就得了么!”

“不中不中!养花费神又费力,不能亏你!”乡长认真极了。

“呃——既然你过意不去,那就别嫌薄气!这活是个散活,不好计工……这样吧,把你们喝剩的酒瓶归我就得!我有用哩。实在羞口,实在羞口!”老花匠双手抱拳,晃了几晃。

乡长满口答应了,当下寻到伙食会计,认真交代了一番。

会计管家有方,但极尖刻,听得乡长话落,不由生怒,一拍桌子道:“咦——他不瞎可怪狠呐!去年咱光空酒瓶儿回收

就两千多块哩!”

乡长愕然……

乡长看完了稿子,停了好一时才说:“还可以!颇有些意义……只是……”

我的心提到了嗓眼儿处,因为他也是刚调来的乡长呀!

“只是亮色不够!”乡长内行地说,“假如不见笑,我可以再给你添个结尾!”

“太感谢了!”我心中的石头落地,忙恭维道,“没想到乡长对文学也如此内行!”

“哪里哪里!”乡长说着就掂起了笔,谦虚地说,“恕我献丑了!”说完,便开始笔走龙蛇。待我看去,“结尾”已跃然纸上:

乡长愕然。(省略号改句号。)须臾,像悟出了什么,忽然大笑道:“今年他会后悔的!”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2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3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4

消息传到老花匠的耳朵里,他眨了眨小眼睛,没吭。只是乡政府院里的花儿越发艳起来……

我佩服极了!慌忙跑进邮电所,要了张电报纸……

22、《花匠的报酬》中有“也许人多手杂……浊气污了圣洁”句,正确理解其中词语的涵义。(2分)

⑴“人多手杂”的对象主要是指(不超过6个字)

()()()()()()

⑵“浊气”是指(不超过5个字)()()()()()

23、正确理解句子在作品中的表现内涵。(4分)

⑴《花匠的报酬》以“乡长愕然……”作结,乡长是对什么感到愕然?(不过30个字)

答:()()()()()()()()()()()()()()()()()()()()()()()()()()()()()()

⑵《豹尾》结尾有“我佩服极了”句。“我”佩服的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答:()()()()()()()()()()()()()()()()()()()()

24、联系全文来看,正确理解作者的表现意图。(6分)

⑴《豹尾》中乡长“命我拿着底稿去见他”,乡长要看底稿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超过13个字)()()()()()()()()()()()()()

⑵乡长要看底稿,“我”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答:(不超过22个字)()()()()()()()()()()()()()()()()()()()()()()

25、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颖河乡一年中“光空酒瓶儿就回收两千多块”,足可见其吃喝风之甚。

B.续尾后《报酬》中的乡长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决心根治弊端的正面领导形象。

C.《豹尾》中乡长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文学青年,平易近人的领导干部。

D.《花匠的报酬》的主题是针砭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某种不良风气。

E.《豹尾》的主题是赞颂领导联系群众、群众支持领导的干群关系新气象

答:[][]

六、(12分)

26.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3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答:那些不朽的书籍

27.按要求概括下面一段文字。要求①不超过18个字;②不出现具体数字。(4分)

有的人由于眼角膜变形,而普通眼镜又不够理想,所以需要购买隐形眼镜,这些人约占购买隐形眼镜的1%,有的人为了进行某项运动或因从事某种工作而购买这种眼镜,如进行拳击、游泳等运动或从事飞行、表演等工作,这些人约占20%。有的人是为了外表好看而购买这种眼镜,这类人约占79%。

答:()()()()()()()()()()()()()()()()()()。

28.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连贯。(5分)

盼着云来,以云絮的温柔擦拭青春的泪滴;(),()。青春,是诗是酒是音乐是花蕊是激情。走进青春,();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世间最迷人的驿站。走进青春,冰雪便在我们的肌肤上融化,不再结冰;走进青春,(),()。

七.(60分)

29.以“一个文学形象给我的启示”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个文学形象”可以从课本中、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看过的影视节目中确定。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800字。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1、D;2、A;3、C;4、B;5、D;6、A;

二、7、B;8、A;9、D;10、D;11、C;12、B;13、B;

三、14、C,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让……听到;禀告。15、B,本题考查的是古今用法,古义:确实。今义:“正处在”“合理合法”等。16、A,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都是介词,表被动“被”。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D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17、D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筛选,②有功被众人所迫,不能表达自己的主张。④武则天赦免庞氏死罪,将她流放岭南。⑥窦希瑊答谢徐有功,将自己的官职转让给徐有功的儿子。18、A本题考查的是内容归纳,B项:庞氏最后是“敕减死而放于岭南。”C项:“流放岭南”的是庞氏。D项:越州都督之衔是“追赠”,即在他死后追封,而非“出任”。第二卷

四、19.(1)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汉代的)于定国。(2分)(“方”,1分;句式“方之……”,1分)

(2)我听说鹿虽然在山林中奔跑,但它的性命却把握在厨子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或:我听说鹿虽然奔跑在山林中,但为什么它的性命却把握在厨子的手中呢?(3分)

(“走于……”,1分;“命悬于……”,1分;“何”,1分)

20.[诗歌鉴赏](6分)

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2分

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2分)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2分)”

21、见课本,有错字没有分,一小句一分。

五、22.⑴乡政府食客。⑵吃喝风气(酒菜之气)。23.⑴对花匠的老谋深算、吃喝的开销之大、自己的不明就里感到愕然。⑵乡长既可不撤稿子,又可不受牵连的心计。24.⑴讳疾忌医,害怕文学作品牵连自己。⑵作品针对现实,担心同样也是刚来的乡长对号入座。25.C.E./D讳疾忌医,害怕文学针砭,工于心计。F批评讽喻那些讳疾忌医,害怕文学针砭的领导干部。

六、(12分)

26.[句式变换](3分)

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3分)

(“那些不朽的书籍……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2分,“能给我们前人……”1分)

27.[语段压缩]4分

购买隐形眼镜的原因和人数比例(“购买隐形眼镜”2分,“原因”1分,“人数比例”1分。)

28.[语句仿写](5分)

盼着雨来,以雨点的淅沥洗涤青春的烦拢。(2分)你就走进了人生最美好的花季。(1分)情感便在我们的企盼中驻扎,不再漂泊。(2分)

七、29.[写作](60分)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武则天当朝时,官员家中的奴婢多勾结外人,经常罗织罪名告发自己的主人,来求取朝廷的赏赐。润洲刺史窦孝谌的夫人庞氏,被奴仆诬告她夜间请道士作法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史薛季旭审理这件案子。薛季旭认定庞氏诅咒了武则天,于是写下奏章禀告武则天,并事先到宫殿前的台阶上痛器流涕,做出难以自控的样子,然后说:“庞氏所做的事情,我实在不忍说出来。”武则天接纳了他的审判结果,并提升他为给事中。庞氏被判死罪,马上就要执行死刑,庞氏的儿子窦希瑊跑到侍御史徐有功那里诉冤。徐有功看了他的诉状,说:“这的确是件冤案。”便叫人暂停行刑,并向上禀告。于是三司的官员一同再审,薛季旭把庞氏的案情说得具体细致,就像真的一样。刑部及大理寺的官员由于公开审理担心自己因轻判而丢官,便一起逼迫徐有功维持原判。徐有功没有机会说话,于是庞氏便被判处绞刑。武则天召见徐有功,迎面就说:“你审理案件,为什么有那样多重罪轻判的情况呢”徐有功回答说:“重罪轻判,则我的小过失;爱惜人的生命,是圣人高尚的品德。希望陛下弘扬圣人的美德,那么天下人将十分幸运了!”武则天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走吧!”于是下旨免除庞氏的死罪,将她流放到岭南。徐有功也因此被革除了官职。一个多月后,武则天又恢复他侍御史的官职。徐有功伏地痛器,坚持不肯接受旨意。武则天却坚持要授予徐有功官职。徐有功说:“我听说鹿虽在山林中奔跑,但它的性命却把握在厨子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环境使它这样啊。陛下任用我为法官,我因从宽执法,一定会受牵连而获罪致死。”武则天非常器重徐有功,最终还是授予他官职,还升任他做司刑少卿。当时,周兴,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诬告朝廷命官,遭到灭族的有数千百家。徐有功担任司刑少卿时,含冤得到平反昭雪的人不计其数,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汉代的于定国。唐中宗时,追封徐有功为越州都督,并追授徐有功一品的官衔,让他的家人享受非凡的待遇。开元初,窦希瑊身为皇亲国戚,非常荣贵,便奏请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徐有功的儿子,以表示对徐有功的酬报。

以上就是由中国学科吧(jsfw8.com)为您提供的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祝学习进步。

    以上《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