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4小题每题3.0分小计12.0分;第5小题为6.0分;第6小题为12.0分;共计30.0分。
1、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①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②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③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④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⑤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⑥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实到虚B.由表及里C.先主后次D.先总体、后局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B.谈到她所获得的令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巨大声誉,莫里森表现得很坦然。
C.随着计算机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国内一批计算机企业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加快产品技术成熟、降低成本。
D.在海淀图书城,一些书店因寒假大学生尚未开学导致一定程度上生意受损。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刚刚出了大峡谷,眼前便是一片原始的大森林,蓝蓝的天空,绿绿的森林,美不胜收,真是巧夺天工。
B.大街的北边,建了很多中低档餐馆,每当工休日的夜晚,一些人们便在这灯红酒绿中得到享受。
C.几次极好的机会都失掉了,使得中国女篮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
D.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就是置若罔闻,不做研究,不做分析,这样,怎么能懂市场经济呢?
4、阅读苏轼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下列二句中“人”字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但愿人长久
a.AB中的“人”全指一般人
b.AB中的“人”全指苏轼兄弟
C.A指苏轼兄弟,B指一般人
D.A指一般人,B指苏轼兄弟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把“嘉谷”“稗草”对比,前者如焚,后者青青,强烈的反差,突出了秋旱之严重。
B.第二句是触景生情,表达出了作者深重的忧虑情绪。
C.三、四句景和情陡然一变,先扬后抑,在鲜明的对比中体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在旱入雨,忧人喜的情与景的双重翻迭中,表达了诗人忧民、爱民之心。
2.下面的诗句与上面这首诗的主旨不同的一项是
[ ]
A.安得万里裘,盖裹周无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B.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斯非①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师古。以非②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③秦记皆烧之。非④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⑤今者族灭。吏见知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1.文中标号的五个“非”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驳斥②指责③不是④不是⑤指责
B.①驳斥②否定③除非④错误⑤指责
C.①责怪②无视③除非④错误⑤否定
D.①责怪②驳斥③不是④不是⑤否定
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臣请敕史官b.非博士官所职
[]
A.a.免除b.职分
B.a.命令b.职分
C.a.命令b.掌管
D.a.免除b.掌管
3.能正确解释“有敢偶语”中“偶语”的一项是
[]
A.对话B.两人议论
C.偶然提到D.三三两两议论
4.“吏见知弗举”的正确译文是
[]
A.官吏看见了知道了也不捉拿。
B.官吏受人知遇之恩而不举报。
C.官吏受人知遇之恩而不想荐举。
D.官吏知道情况而不予举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小题为3.0分;第8小题为7.0分;共计10.0分。
1、选出下列加粗词中词义相同的两项
相同两项是()和()
2、用课文原句按要求填空。
(1)《虞美人》这首词中集中表现词人“愁”之深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通过描写长江的非凡气势来表现对古代英雄的向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剪梅》中直接写相思之苦无法排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霖铃》中下阕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最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鹊桥仙》一词中,使词的主旨上升到一个哲理高度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7)《扬州慢》一词中采用拟用的手法,深刻反映人民对侵略战争极端痛恨之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从第9小题到第10小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第11小题为4.0分;共计10.0分。
1、找出对下列句子解说正确的项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 ]
A.主语中心词是“这”,复指“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B.主语中心词是“这”,谓语是“是”,宾语是“伟大”。
C.仅就本句来说,“伟大”若不是反语,则“这”指代的是“三个女子”。
D.仅就本句来说,“伟大”若不是反语,则“这”指代的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枪弹的攒射中”。
E.仅就本句来说,“伟大”若是反语,则“这”指代的是“文明人发现的枪弹的攒射”。
F.仅就本句来说,“伟大”若是反语,则“这”指代的是“文明人发明的枪弹”。
2、对下面的这句话所作的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 ]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A.这句话交代了本文的论述范围。
B.“拿来主义”这个提法,可以说是鲁迅先生的独创。
C.“拿来主义”提得新,新在给当时的各种错误思潮以迎头痛击,还新在给思想认识模糊者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拿来主义”的主张,就是要大胆吸收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又要别除其糟粕,从而建设民族的新文化。3、对本文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是
[ ]
A.尽管母亲希望儿子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和儿子自己碰撞开的那条路的内涵不同,但都需要克服艰难和付出坚忍。
B.儿子的任何不幸,母亲虽然不能代替,但这不幸却要成倍和几倍地加在母亲身上。
C.作者通过对母亲的怀念,以歌颂圣洁而伟大的母爱。
D.“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说明母亲不顾赤日炎炎,为了寻找儿子走过很多路。
E.史铁生曾说过:“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这在本文中未必有所体现。
F.结尾通过自身的心理描写,深化主题。
四、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从第12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12.0分小计24.0分;第14小题为16.0分;共计40.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有在万分必要时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选择对“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说明他对敌人的攻击极端蔑视
B.说明他对敌人的反击不费吹灰之力
C.说明他为革命甘受攻击
D.说明他一心为事业,无暇他顾
2.“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一句中“万分必要时”指什么时候?请选择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当敌人明目张胆肆意攻击革命事业的时候
B.当敌人的攻击损害了革命事业和革命理论的时候
C.当敌人对马克思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的时候
D.当敌人以阴谋的手段攻击革命事业和革命理论的时候
3.根据上下文,选出与“大胆”一词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无畏B.确定C.武断D.肯定
4.选出对最后一句作望文生义的分析的一项。
[]
A.表示悼念,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赞颂之情。
B.表示在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中将始终以马克思为榜样,将始终需要他的指导。
C.是悼词的结尾用语,为了与开头相呼应。
D.表示马克思将与整个无产阶级事业共存。
2、 阅读《师说》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 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2.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拜师向老师求教。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他们的才智比起圣人来差得很远。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于自己,则以从师为耻辱,令人困惑。
D.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愚人成为愚人的根源,不都是出在这里吗?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语句的意思(注意调整语序)
【原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提倡”和“反对’这两个方面概括上面文字的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段文字,完成第1~4题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1.选出加粗字解释有错的一项
[ ]
A.今越国亦节矣节:克制
B.勾践辞曰辞:推辞,拒绝
C.亲吾君也,犹父母也亲:敬爱
D.欲其旅进旅退旅:军队
2.选出与例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例句:勾贱既许之
[ ]
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2)例句:乃致其众而誓之
[ ]
A.听妇前致词
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C.余幼好学,家贫难致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过去夫差使我们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受到耻辱。
B.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像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了耻辱?请你们暂时不用打仗。
C.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现在夫差身穿犀牛皮甲衣的军队共有十万三千人
D.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前进不服从命令,后退就是无耻。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勾践拒绝后,他们再次请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勾践终于答应父兄的要求,他分析能战胜夫差的条件是:夫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越国军队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从第15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2.0分小计4.0分;从第17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共计10.0分。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喝两“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破折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3、“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4、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环境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请根据括号里的问题回答。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为什么翠翠心里感到“薄薄的凄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4小题每题3.0分小计12.0分;第5小题为6.0分;第6小题为12.0分;共计30.0分。
1、◆标准答案:C
★试题错析:
三层⑤⑥补充说明荔枝有其他颜色(次)
说明顺序为C项。
2、◆标准答案:B
3、◆标准答案:C
4、◆标准答案:D
5、◆标准答案:D;C
★试题详解: 1.A、B、C三项主旨均相同,而D项中“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表达的是一种哀怨之情。“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表达的是思念与喜悦之情。其它三项均为正确的。
2.C项中须“先扬后抑”不正确,三、四句“钩天九奏篇诏乐,未低虚檐泻雨声”是描写,无“景和情陡然一变,先扬后抑”之意,其它三项均正确。
6、◆标准答案:A;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小题为3.0分;第8小题为7.0分;共计10.0分。
7、◆标准答案:A,E
8、★试题详解:(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从第9小题到第10小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第11小题为4.0分;共计10.0分。
9、◆标准答案:BDE
10、◆标准答案:BCD
11、◆标准答案:DE
四、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从第12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12.0分小计24.0分;第14小题为16.0分;共计40.0分。
12、◆标准答案:A;B;D;C
13、★试题详解: 1.A
2.C
3.不懂得断句,去请教老师,有疑难的问题不能解,反而不去请教老师,这正是在小的方面注重学习,而在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高明发地方。
4.提倡“从师而问焉”的古之“师道”。反对“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的不良世风。
14、★试题详解:1.D
2.(1)A;(2)B
3.D
4.(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2)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从第15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2.0分小计4.0分;从第17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共计10.0分。
15、★试题详解:特殊称谓
16、★试题详解:解释
17、★试题提示:巧解点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要借助物的特点来暗示的。
★试题详解: 解答:“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巧解导析: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于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语言内在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18、★试题详解:草木虫鸟尚有释放生命的自由,而“在成熟中的生命”的翠翠却“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