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试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xxxx-xxxx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阅读2篇文章,完成1-4题。多吃少长肉阿曼达•斯帕克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进食习惯研究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类进食行为研究中心之一。这个非同寻常的烹饪帝国的女王是这个大学的营养学家芭芭拉•罗尔斯教授。该实验室最近研究的课题是热量密度,即一定量的食物中所含的热量,对饱觉和体重控制的影响。芭芭拉在她的新书《食量测定进餐计划》中称这项研究为“食量测定法”。②罗尔斯发现,饱觉,即吃饱的感觉,是针对某一种食物而言的。也就是说,人们吃饱一种食物之后,他们还吃得下另一种食物。罗尔斯说,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幺人们吃饱饭后总还有肚子吃甜食”。人类每天的饭量基本上是一样的,然而热量不一样,这个看法现在已为营养学家所接受,罗尔斯是最先提出这个看法的人之一。③然而,她还发现一个明显的矛盾:当食物分量“超大”时,人们吃得更多。她的实验室给成年人提供四种分量不同的通心面和干酪,吃最大一份的人比吃最小一份的人多吃进去30%的热量,而受试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发觉饭菜分量不同。同样,罗尔斯用三明治搞了一次实验,让男人和女人吃6英寸、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等大小不同的三明治。与吃6英寸三明冶的人相比,吃12英寸三明冶的女人多摄取31%的热量,而男人则多摄取了56%的热量。饭后问他们有几成饱,不管吃的三明治大小如何,食客们的回答没有多少区别。罗尔斯说:“至于人们为何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不知道,这也是我们正研究的问题。不过,显然视觉和人的暗示很重要。”④食量测定研究中显而易见的是,体重控制的关键在于“食物的选取,可以使你在吃饱的同时降低热量的摄取”。感觉吃不饱是多数“节食计划”实施不顺或长久不了的一个原因。罗尔斯在书中写道:“体重控制中缺少了饱觉这个因素。”有人说让人们少吃就可以扭转美国肥胖人增多的局面,罗尔斯对这种说法很不赞成。她说:“人们需要多吃热量密度低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这样他们不仅能吃饱而且可以得到足够的热量。”《xxxx年美国人节食指南》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研究表明,鼓励身体超重的家庭多吃水果和蔬菜,这样减肥的效果比不让他们吃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要好得多。罗尔斯说:“看来强调人们能吃什幺比强调他们不应该吃什幺更具有可持续性。”⑤根据食物包装标签,热量密度很容易计算出来。将一份食物的热量除以重量(克)就可以得出这份食物的热量密度。利用食量测定法控制体重,罗尔斯建议食用热量小于重量(克)的食物,这样热量密度就会低于1(多数水果、蔬菜和低脂肪奶制品都可以)。热量等于或略高于重量的食物也可以,热量密度在l和2之间的食物(豆类、鱼、没有脂肪或皮的鸡肉、土豆、大米等)也行。热量为其重量两倍以上的食物(冰淇淋、牛肉、炸薯条、干酪、炸薯片、脆饼干、曲奇饼、咸肉)则需要控制。⑥在一系列的实验中,罗尔斯还研究了食物多样性对人的饭量的影响。如果一餐四道菜,学生们的饭量将比一餐一道菜多吃60%。吃四种不同馅的三明冶,护士学校的学生们饭量将比只吃一种馅的三明冶增加33%。就连食物的样子也会影响人们的饭量:如果供应三种不同的意大利面食,志愿者的饭量将比只供应一种增加15%。(节选自《参考消息》xxxx年3月20日)1.对“热量密度”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食物分量越大,热量密度越高,反之,热量密度越低。B.计算热量密度的方法是用一份食物的热量除重量(克),就可以得出这份食物的热量密度。C.热量密度,是一定量的食物中所含的热量,它对饱觉和体重的控制有影响。D.人们在进餐时,热量密度为其重量两倍以上的食物(冰淇淋、牛肉、炸薯条、干酪、炸薯片、脆饼干、曲奇饼、咸肉)需要控制。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罗尔斯已经找到了“饭后问他们有几成饱,不管吃的三明治大小如何,食客们的回答没有多少区别”的原因。B.根据罗尔斯的研究成果,体重控制的关键在于食物的选取,即使吃热量密度在2以上的食物,对体重控制也没有多大关系。C.如果食物包装标签上标明该食物的热量密度,人们在选取食品时便可以比较每份食品所含的热量,这样,人们控制体重就较容易了。D.根据罗尔斯的研究成果,今后的食品企业要注意多生产品种多样、样子新奇的食品,这样人们才会多吃,才有助于控制体重。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探寻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原因,应该追溯到时代美学潮流。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以登临山水、留恋诗酒之余为书,耳闻丝竹管弦、郎侬唱和的靡靡艳歌,目睹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绮丽风光,再将所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的优美形象融入书法,自然以“以流美为能”;唐人自北朝以来历经战火兵燹之乱,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金戈铁马为美的尚武精神熏陶融铸了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的美学思想。他们与关陇健儿朝夕相处(或许书家本人就是其中一员),对后者那种质朴豪放的性格和威武强健的形象久已耳濡目染,加之习见深峻的山泽,广阔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胡马嘶风,悲笳动月,旌旗耀目,佛象凌空;其阔大的气势、粗犷的线条、强劲的节奏、豪迈的风度、威严的姿态,经过形象思维的感受、提炼而融入书法艺术,自然会使传统的书法形象脱胎换骨,面目一新,而形成唐代书法特有之雄峻坚实的风格。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更促使了唐代书法家自主意识的颖露和唐代书法美学模式的建立。当然,打破六朝权威的迷信,并不意味着对江南先进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全面排斥和简单否定。如张怀瓘(guàn)对右军各体书法,还以推崇居多,仅就草书、章草二体提出异议,可见还是以继承为主。但这勇敢的不同意见,却如春雷惊蛰,向世人宣告着美学领域的复苏。“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于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面质,冀合规于玄匠,殊不顾于聋俗,夫聋俗无眼有耳,但闻是逸少,必暗然悬伏,何必须见?见与不见,一也。”这以其标新立异骇世惊俗的直言谠论令人顿开茅塞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振奋着昔日不遗余力地推崇六朝模式今朝却非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自身之发展的唐人的精神,鼓励和引导着唐人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去开拓和探索。3.下列对“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唐的审美思想出现对柔靡香软醉生梦死的南朝之风的扬弃,转而崇尚雄峻坚实的壮美风格。B.初唐审美思想经历了一段对南朝之风的背离之后,又走上继承风韵和美的传统之路。C.初唐审美思想打破六朝权威迷信,走出靡靡艳歌式的框架,崇尚质朴豪放和威武强健。D.初唐审美思想融入了时代内涵,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开拓和探索。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生活是影响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影响其不同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B.张怀瓘对于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审美思潮的一种体现。C.张怀瓘对王羲之各种书法的评价,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打破一尊,振醒沉闷,开启审美思想新的一页的意义。D.唐你为了求得自身发展,不惜标新立异惊世骇俗,彻底否定六朝审美范式,走自己的创新之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每小题3分)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选自《四部丛刊》)【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穷人:困顿的人B.犹从辟书辟书:招聘的文书。C.作为雅、颂作为:当做D.不自收拾收拾:整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B.少以荫补为吏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辄抑于有司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7.下列有关“诗穷而后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A.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环境磨砺,幽愤郁积时,方能写出内容精美的诗歌作品。B.序中“达”“穷”皆限指政治仕途。为此,作者对梅尧臣仕途困顿表示了痛惜,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梅尧臣的诗作。C.在欧阳修之前,孔子有“诗可以怨”、司马迁有“发愤著书”、韩愈有“不平则鸣”的说法,“穷而后工”的观点,是对前人思想的发展。D.作者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深刻地概括了古代作家生活境遇和诗歌创作的关系。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B.《梅圣俞诗集序》从议入手,提出“穷而后工”的论点,然后择要介绍梅尧臣的生平,进而引发作者感慨。行文先议后叙,转换自然。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很高成就。D.作者怜友惜才,将梅尧臣设计为“御用诗人”,固然有情感深厚地为友人鸣不平的意思,但多少显露了他的思想局限。三、(24分)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用“/”句读。(10分)(1)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3分)(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2分)(3)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3分)(4)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2分)10.阅读下面两首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叹世陈草庵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也任他;亡,也任他。『注』三国鼎分:指东汉覆灭后的魏蜀吴三国分立。牛继马:牛谐音“刘”,指刘裕灭司马氏王朝建立刘宋。(1)仔细阅读两首曲,按要求填写下表(3分)写景格调对历史兴亡的态度表现的主题《潼关怀古》气势雄伟《叹世》语带嘲讽叹世退隐(2)有人认为张作站在百姓的立场写兴亡的感受,主题积极;陈作站在个人立场叹世讽世,格调消极。你怎样认为?说说你的看法。(3分)1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8分)(1),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3)清风徐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前赤壁赋》)(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四、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0分)隐身衣杨绛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jīshù(),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阿呀!还得有缩地法!”“还要护身法!”想的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隐身衣也不要了。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个人梦魂回家,见到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家里人团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座,却没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dàimàn()或侮辱,人家却未知道有你;你虽然生活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阿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仲家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满脸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密饯茶。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我国古人说:“彼人也,予亦人也。”这不过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弃。西班牙谚云:“干什么事,成什么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乡童谣有“荠菜开花赛牡丹”的话。我曾见草丝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苏东坡说:“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做书读,可当戏看。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注]①本文是作者散文集《将饮茶》的后记,有删节。②“国王的新衣”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骗子为皇帝“制作”的“新装”。1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1)jīshù()(2)dàimàn()13.在作者看来,穿上凡间的隐身衣的感受是什么?其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什么?(4分)14.文章开头写作者夫妇“说废话玩儿”,意在表明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些文字对后面的行文有什么作用?(4分)15.作者认为“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解说这句话的含义。(6分)16.本文以“隐身衣”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五、(12分)17.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也围绕某个字(可以是“一”字)展开,仿写一段话。(4分。不重复例句内容,不超过80字。)种子绽出的第一颗嫩芽,新生儿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学龄儿童学写的第一个汉字……这些个“一”虽然幼小稚嫩,但却是美的胚芽,美的根本。18.综合分析以下新闻内容,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进行说明。(50字以内)(4分)中新社香港12月28日电香港非官方组织“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8日发布了一份“xxxx年(第四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287个参评城市中,香港位居“中国城市竞争力”及“中国城市诚信政府”排行榜榜首,香港、上海、北京被评为“xxxx中国世界级大都市”。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是根据该会自主创立的GN评估体系来进行,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排名由10个单项指标,50个二级指标、215个三级指标综合计算而成。会长、总评价师桂强芳博士特别介绍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今年以国际化视野,将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纳入到世界城市竞争格局当中,完成了《xxxx年中国世界级大都市》、《xxxx年中国十大国际化都市》、《xxxx年中国十佳国际性城市》的研究、评价。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致力于构造和应用自主创新的GN体系,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城市竞争力评价与研究,协助城市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解决经济发展与区域竞争所面临的各项挑战。答:“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面是近期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有多处问题,或标点不当,或有语病,或不连贯。请找出4处并加以修改。(4分)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①。目前,艾滋病在中国逐步流行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②,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③。根据科学研究事实证明④,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⑤,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同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⑥。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公共设施传播⑦。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⑧。六、(70分)20.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xxxx-xxxx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答案1.C(对“热量密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和第五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有解释,据此可知,A、B、D都没有揭示它的本质或特点。)2.C(A项原文说的是“至于人们为何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不知道,这也是我们正研究的问题”;B项,原文说的是“则需要控制”,而并不是“没有多大关系”;D项,原文无此信息,且多吃与控制体重的关键在吃热量密度低的食物。)3.B(需要对所选文段进行全面理解,关键是理解“回归”是指回到什么地方,“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就是回归之地,从文章看,唐人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审美标准,不可能是彻底回到六朝,所以,能很明确地看出B的说法是错误的).4.D(从前三句可以看出A的推断是正确的;从四、五、六句可以看出B的推断是正确的;从七句可以看出C的推断是正确的;从最后一句并结合全文看,唐人并不是彻底否定六朝,他们打破“六朝框架”,是要摆脱定于一尊的束缚,推不出“要彻底否定”的意思)5.C/写出成为6.B/B.以:介词,凭借。A.而:上例,连词,表转折,却;下例,连词,表递进,而且。C.于:上例,介词,表被动;下例,介词,向。D.之:上例,结构助词,用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例,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7.B/这里的“穷”主要指政治仕途上的困顿,但据文意,不能设限。8.C/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9.(1)然而当时人无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向梅圣俞请教。(2)虽然对梅圣俞了解很深,最终也没有举荐他。(3)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旧稿)。(4)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10.(1)写景格调对历史兴亡的态度表现的主题《潼关怀古》气势雄伟饱含悲愤借古讽今《叹世》平和淡雅语带嘲讽叹世退隐(这道题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所给材料合理推出答案(2)张养浩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历史,看到了人民的血泪,彻底打破对封建统治者的幻想,充满了历史的哲理。陈草庵以一种戏弄轻蔑笔调,把历史写得滑稽可笑,以歌唱田园的美好来表示对现实的批判,同样是积极的。11.(1)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2)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2)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4)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12.(2分)(l)羁束(2)怠慢13.(4分)人家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或:人家眼里没有你,心上不理会你。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14.(4分)做人应当坦白、真诚,想靠“隐身衣”掩饰自我的想法和做法都要不得。这些文字让人读来饶有兴味,自然引出下面对所谓“仙家的或凡间的”隐身衣的评说(意思对即可)。15.(6分)想穿“隐身衣”的人是追求自己的处世方式,无意欺骗、危害他人,或许因身处卑微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国王的新衣”却是为炫耀权贵而愚弄世人,欺骗自己,产生危害社会的骗子(言之有理即可)。16.(4分)隐身衣是古代传奇或西方科幻小说中的一种大胆想象,以使人能摆脱现实的羁束,为所欲为。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仙家法宝”的。在此文里,杨绛是以“隐身衣”来比喻、表达自己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17.略18.“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的利用GN评估体系来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评估的香港非官方组织。19.②用词不当,“逐步”改“逐渐”;③缺谓语,在“人群”后加“扩散”,或在“向”前加“转”;④缺主语,删掉“根据”;⑥标点不当,“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标点改为“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同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⑦概念并列不当,在“公共设施”前加“或其它”;⑧不够连贯,“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改为“艾滋病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传播”。参考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应该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好诗来。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庐陵欧阳修序。

    以上《2019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试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试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格致中学高三语文省检前模拟试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