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嘉惠中学06届高三语文试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嘉惠中学06届高三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21分)窗含与门泊刘心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工部的这两句诗,把中国传统建筑对窗门的美学追求,给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概括。的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户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透气,一个好的窗户,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也就是说,室主在室中面朝窗户时,他的首要感受,应当是觉得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是写意画;“榆柳萧疏楼阁闲,明月直见嵩山雪”,这是工笔画。因为把窗景当成画,所以“画框”便有非常丰富的变化,这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墙廊上,往往开发出一个接一个形状不同的廊窗,或仙桃葫芦,或石榴蝙蝠,或扇形瓶形,或连环方胜。“画框”本身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廊中漫游者移步换景,也便是犹如在一个画廊里赏画。再进一步探究,我们便发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窗不仅是“画”,也是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至“天籁”的笛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们当前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建筑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般的工业、民用建筑不好苛求,但对某些本身应构成一道风景的建筑,我们便不能不对其美学上的追求有所评议。在吸收中国古典建筑的优秀传统,发扬其对“使窗如画”的追求上作得成功的例子,在北京我觉得起码有两处,一处是由美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凡去过那饭店的人都不难感受到,那里几乎每一间客房都至少有一扇窗户,与香山一隅的景色构成着一幅生动的图画;这当然并非偶然,而是贝聿铭一进入设计构思时,便非常注重的一项美学追求。另一处是长安街上的贵宾楼饭店,这家五星级饭店的外表似无甚特色,但其内部的公共共享空间多有新颖创意,其二楼咖啡厅有意将向南的一面完全装成落地大玻璃窗,使明清以来便存在的一堵皇城的红墙,恰好落入顾客视野,我以为这是将中国古典建筑那“以窗为画”的美学原则的活用,而又融入了西洋美术的某种抽象的装饰趣味,其设计上因地制宜的巧思,似更在香山饭店诸窗之上。
  中国古典建筑对门的美学追求,往往将气派置于首位,但也不是单指门体本身的形态质地,也是与周遭的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放在一起来考虑的。本文开首所引的老杜名句,便体现出这一意蕴。“开门见山”在中国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具有褒义的成语。所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农业中国最佳的建筑环境,倘能“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那就更可居而自傲了。但工业化浪潮使得绝大多数现代城市的建筑物大门失却了“泊船”、“见山”的可能性,它倒很可能是“门泊洋洋百辆车”或“两街排闼送灰来”,这可怎么办呢?近代的西洋建筑,凡讲究一点的,往往采取抬高大门础基,以回旋坡道与前伸的风雨廊,来缓解城市空间日见局促所带来的焦虑感,并与或许并不太宽阔的前庭,形成一种既有所区分又颇为亲和的关系。目前中国大型建筑在门的处理上也多往此种西式风格上靠拢。不过,其实中国古典建筑处理门的美学追求仍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比如广州的花园酒店,初建时基本上是“全盘西化”的,营业初期据说效益不如所期,于是有看“风水”的高手建议其在“虎口”状拱门的几十米外筑一弧状花台,以“拦住虎吐”;后果然筑起了弧形花台,上面密置大盆棕榈,据说效益从此便大为好转。我不懂“风水”,不敢率议。但依我想来,这样补救酒店的“门景”,遮蔽了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其实很符合“开门见绿”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追求,也许因此也就增进了出入其中的顾客的好感,成为其效益提高的原因。
  愿我们的城市新建筑,能在一进入设计时,便能在门窗的把握上,不仅重视其________,也重视其________。我们中国古典建筑在这方面的丰厚遗产,实在是大可借鉴活用啊!1.文章开头引用杜甫诗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填入第一自然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
②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
3.第二自然段以香山饭店诸窗和贵宾楼饭店咖啡厅落地大玻窗设计构思为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后者胜过前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不仅重视其________,也重视其________。
5.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中多处引用古代诗歌,既体现出对门窗的美学追求,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本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分说的两部分又各自由古而今,结构井然有序。
C.中国古典园林廊窗的形状丰富多彩,与景色相配,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D.文中对目前中国大型建筑在门的处理上多学西式风格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E.广州的花园酒店在初建时效益不佳,主要是大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的影响。
F.搞建筑还是应该考虑一下“风水”问题,广州花园酒店前后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
6.上海有些西洋式建筑的门口,立了两只石狮子。有人说这是中西结合,有人说这不伦不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红尘绿缘肖复兴①如今的旅游,透着热闹,像赶庙会,越是名山胜水,尤其是临近城市、交通便利的景观,越是香火旺盛。真正清静明澈、值得一游的地方,已如恐龙一样稀少。
没有想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万绿湖。
③我来到万绿湖时,正是冬季,并不是万绿湖的最佳时节。据说,夏天,万绿湖最美,水、山、树、鸟……都着一个绿字,将绿挥洒得最为淋漓尽致,将人和四周一并化为个绿色的世界,让阳光如同绿色的小鸟一样在整个浩瀚的万绿湖面上尽情跳跃。但是,冬天已经够美的。由于人少,更显得清幽宜人,满湖沉淀的绿,静得犹如一个绿色的梦,一个绿得结晶的童话。
④我没有想到它是如此的绿。如今,真正没有污染的绿,已经很难找到了,十几年前,九寨沟刚刚被发现,我初到那里时,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绿得让我心醉,让我觉得受洗了一般,觉得这个世界居然还珍藏着这样一片玲珑剔透的绿的精灵,应该好好在意、珍惜,便为这个世界,也为自己祈祷着.让这难得的美好.别是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⑤站在万绿湖前,久违的一种感觉袭上心头。那就是十几年前第一次到九寨沟时到湖水的绿的感觉。那种感觉,在匆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是断然难以拥有的。那只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与恩赐。那是绿对人类的一种荡心涤滤,一种彻悟和升华;是绿给予莽莽红尘中的我们一种点化,一种缘份。
⑥在这个世界,只有白和绿,能给人的这种清洁的感觉了。没有让我想到的,还有它的绿是如此无边无垠。落日熔金时分,登上山顶,扑看夕阳西下,万绿湖一览脚下,满湖湖水绿中泛金,浩浩淼淼,平铺千里,一直荡漾到天际,将火红火红如同要把整个万绿湖烧着的夕阳,一丝丝涟漪地吞没殆尽,将那刚才还不可一世渲染整个湖面一派金红色,又复归为字根表面迤澈的绿,而且,立刻绿到天边,绿到新月初升,给月牙儿都镶上一圈绿边。我们所有人也便被这无边无垠的绿浸透了,融化了。不能不赞叹万绿湖的力量、绿的浩瀚。据说,它的面积有68个西湖大。要看绿,尤其要看水的绿,要到万绿湖来。即使九寨沟不被污染,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也赶不上这里的广阔。那里的绿如果是镶嵌在高山的一款款绿宝石,这里的绿则是一面神话中硕大无朋的翡翠镜子。如此丰厚的绿,的确是这里得天独厚的骄傲,难怪这里的人印名片,在背后都要印上“绿色的请柬——万绿湖”这样一行小字。
⑦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它并不在偏远蛮荒之地,深闺藏娇无人识,而就座落在京九铁路旁边,离广东河源市仅有6公里,不过是一箭之遥,比从北京城里到昆明湖还要近。居然还能保留这样一份天真未凿的新绿,真是一个天方夜潭,一个奇迹!一般而言,离城市越近,再好的景观,也易于受到城市的污染。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但一旦变成了城市,便也随之告别了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清新自在。人类在享受到大自然赐予的一切,也无情地毁坏着大自然。大自然创造出了人类,人类却成为大自然的敌人。
⑧古希腊科学家兼哲学家泰勒斯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万物皆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水和我们的世界与生命休戚相关。拥有这样一片好水绿水的河源水人,真是得天独厚的缘份和福份,在这人心愈发枯、粗糙而需要滋润的世界,这样一片好水绿水是上帝赐于的无价之宝。听说深圳和香港都相中这里的水,不惜耗资上百个亿,修通百里地下管道,使之成为他们下世纪初的直接饮用水。它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它的清洁、未被污染。
⑨那天夜晚,住在得绿岛,晚饭吃的是正宗客家饭,万绿湖附近居住的大都是客家人,客家人以热情好客著称,那晚,与客家朋友把酒临风,开轩面湖。那一刻,万绿湖就在面前,湖水轻柔,清风拂面,星光万点。那满湖绿水便是最浓郁的酒,举起这样一杯酒,我将这一份祝福与心愿诉说给这里客家朋友听。他们听后告诉我这样一桩客家人的风俗:婴儿呱呱落地第三天,人们要用清水为孩子洗身,谓之“洗三朝”,以示对清洁的顶礼,对水的膜拜。
⑩他们懂得泰勒斯的著名论断。他们懂得水对于他们的重要。他们懂得万绿湖是他们绿色生命、绿色的血脉。7.下列对作者思路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章开头欲扬先抑,用如今旅游地的热闹反衬万绿湖的清静,引出话题。
B.再以回忆中九寨沟湖水的绿来衬托万绿湖的绿,抒发自己的感受。点出主题。
C.接着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比喻等手法具体说明白和绿两种色彩给人的感觉。
D.作者又由万绿湖离城市出乎意料的近产生了对万绿湖未来命运的担心。
E.通过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的话引出水同生命、世界的关系。
F.最后以客家人同万绿湖的关系结尾,表达自己对万绿湖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祝福和心愿。
8.第⑥段“万绿湖——绿色的请柬”一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作者多次使用“没有想到”、“没有让我想到”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1)突出万绿湖稀有而不平常的状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白和绿两种色彩,能给人以这种清洁的感觉了。”请通过联想和想象,仿照“如果说那里的绿是镶嵌在高原上的一款款绿宝石;这里的绿则是一面硕大无朋的神话中的翡翠宝镜”的形式,完成下面的句子。(2分)
如果说那里的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白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标题“红尘绿缘”.从全文看,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文中说“大自然创造出了人类,人类却成为大自然的敌人。”请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14分)观雨[南宋]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释]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寇逃难,辗转流徒,诗即写于其时。13.对“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金兵南犯,诗人辗转迁徙,客居他乡,所以自称“山客”。
B.长期忧患离乱、颠沛奔波的生活已使诗人衰病交加。
C.诗人不会农事劳动,临窗“看阴晴”,表现出闲适旷然的心情。
D.诗人的“看阴晴”中暗寓了对国事的关注。14.尾联“正要群龙洗甲兵”一句化用了杜甫《洗兵马》中“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常不用”的诗句,两者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9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四)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5分)孟德传[宋]苏辙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德出其妻出()
(2)吾不复恤矣恤()
(3)德自分死矣分()
(4)德具道本末具()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凡猛兽类能识人气/类有道者②以其子与人/德以不顾死
A.①相同,②相同B.①相同,②不同
C.①不同,②相同D.①、②均不同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喜爱山林生活的人不少,而孟德这样的喜爱却很少见,文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作者所说的可“列于天地”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11分)

韬光庵[明]张岱
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韬光禅师建。师,蜀人,唐太宗时,辞其师出游,师嘱之曰:“遇天可留,逢巢即止。”师游灵隐山巢沟坞,值白乐天守郡,悟曰:“吾师命之矣。”遂卓锡①焉。乐天闻之,遂与为友,题其堂曰“法安”。内有金莲池、烹茗井,壁间有赵阅道、苏子瞻题名。庵之右为吕纯阳殿,万历十二年建,参政郭子章为之记。骆宾王亡伞为僧,匿迹寺中。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偶宿于此。夜月极明,之问在长廊索句,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后句未属,思索良苦。有老僧点长明灯,问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适欲题此寺,得上联而下句不属。”僧请吟上句,宋诵之。老僧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遂续终篇。迟明访之,老僧不复见矣。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韬光庵小记[明]萧士玮
初二,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竞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注释]①[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出外所用。因称僧人在某地居留为卓锡。②[营卫]精气。
21.甲文中“白乐天”指唐朝诗人________(人名),骆宾王为唐文学家,他的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并称为“__________”。(2分)
22.甲文中韬光禅师“悟曰:‘吾师命之矣’”,他所领悟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乙文中“视听幽独,喧极反寂”蕴含的意境与下列诗句相符的一项是()(3分)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C.月下江流静.荒村人语稀。(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4.甲乙两文都以韬光庵为题材,但所写内容不同: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乙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笔记小品,写景有其独特之处,你认为其写作手法是工笔还是写意?举一例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分)
以“边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900字。参考答案一、(80分)
(一)(21分)
1.引出关于窗和门的功能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2分)
2.A(3分)3.现代建筑中也要因地制宜地追求“使窗如画”的艺术效果后者将中国古典建筑那“以窗为画”的美学原则活用,并又融入了西洋美术的某种抽象的装饰趣味(贵宾楼饭店的例子更强调要因地制宜地活用“以窗为画”的美学原则)(4分,各2分)
4.功能性(实用性)美学意蕴(美学追求)(2分)5.DF(6分)6.提示:能结合门前石狮子带给人的视觉美感来说明,可以有不同看法(4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二)(19分)
7.CD(6分)8.形象地揭示了万绿湖的特色——绿,热情邀请宾客光临万绿湖,表达了人们自豪和热爱的感情(3分)
9.(2)真切表达作者惊奇喜悦的心情(3)清晰地层层揭示万绿湖“绿”、“大”、“近”的特点(领会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意作用和结构作用)(2分,各1分)
10.提示:注意原句所用的修辞手法;选择的物象要符合所给的提示:白色给人以“清洁的感觉’’(2分)
11.在匆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仍拥有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和恩赐(2分)
12.略(4分。举例1分,阐述2分,语言1分)
(三)(14分)
13.C(2分)14.提示:杜甫的原句表达了诗人盼望战争胜利、大雨洗净天下兵器盔甲永不再用的祈求和平的强烈愿望;(1分)这首诗反用其意:在国家危难之时,这场大雨可以为将士们洗净兵马,准备与金兵决战,抒发了早日抗金北伐的愿望(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四)(15分)
16.(1)遗弃,抛弃(2)顾虑(3)料想(4)详细(4分)
17.D(2分)18.(1)年少时就向往山林生活,当兵以后,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重点词:“好”、“既”、“如”,兼顾全句)(2)(孟德的精神)即使列于天地之间也是可以的,那些猛兽又哪里值得一提呢!(重点词:“虽”、“足道”,句式)(4分,各2分)
19.抛妻弃子,割断骨肉之情;冒被捕处死之险,逃离禁军;进山后生活条件极差(3分)
20.人心中无所顾虑、无所畏惧所产生的强大气势和力量(作者称孟德为有道者,与“世之君子”进行对比,突出他“中无所顾”的“浩然之气”可以列于天地之间)(2分)
(五)(11分)
21.白居易初唐四杰(王杨卢骆)(2分,各1分)
22.自己所到的地方正是师傅所指点的地方(2分)
23.B(3分)24.甲文:写韬光庵的来历和所发生的趣闻逸事乙文:通过写雨中登庵的情景表现作者对环境的感受(2分,各1分)
25.提示:写雨中登上韬光庵的情景,语言极为简练,对韬光道中的树、山、水等雨中景物,都用写意的手法,创造出一种迷蒙空灵的奇妙意境,开拓了读者想象的空间。(3分)

    以上《嘉惠中学06届高三语文试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嘉惠中学06届高三语文试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嘉惠中学06届高三语文试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