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xxxx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l-4题。给阅读指数变化“会诊”指数通常被用来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阅读指数涉及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多项内容。考察阅读指数变化的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化的变迁。想起“红袖添香,秉烛夜读”的情趣,有谁不感叹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承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有了纸制出版物,阅读才从高贵的殿堂走向民间,不再是少数人的奢华。阅读指数的变化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十年前,有多少人会想到,能够把藏书巨丰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放进“口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使阅读发生了新的变化。无纸化阅读渐成潮流,在网络上“走马观花”成了许多年轻人课外阅读的时尚。据统计,xxxx年以来,国内网络媒体接触比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年接触率增长贝叽。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视为一个最活跃的阅读群体,以往门庭若市的报刊阅览厅如今却门庭冷落,读者流通量日趋下降。与此相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却勉力十足,成了许多大学生业余光顾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到网上下戴文章,读屏成了阅读的主要方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网络阅读不仅改变了人们对阅读载体的理解和接受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曾几何时,读书时不做笔记似乎就是学不用功、学不得法的代名词,可现在读书时不做笔记的读者已超六成。有人惊呼:现在的读者变。“懒”啦!其实不然,现在的读者查检、下载、复印太方便了,当然可少动手或不动手。阅读更加注重实用性,呈现多样化、快餐化的特点。看《菜谱》是为了学一两种新花样,从而在厨房操作时大显身手,给女友一个惊喜。阅读英语、计算机类的书是为了通过相关的等级考试,以便在求职时增加成功的筹码。实用主义阅读的盛行只要从囹书销售热点上就可一览无余。从各类等级考试用书、教材教辅类读物的红火,人们便约略知道现在学生们在忙什么。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校之外的读者拥有大块空闲时间的越来越少,于是散落在大街小巷报刊报亭上的“文化快餐”便成了大众阅读的媒介。与此同时,一些分量重、有深度的世界名著、学术专著却很少有人问津。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三大支柱,藏书中不乏经典精品,但这些经典图书的流通借阅量几可忽略不计阅读中呈现中庸俗化的不良倾向。读者素质参差不齐,阅读口味千差万别,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读书倾向是难免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出版物、黄色出版物自然是严打的重要对象。有的网站或为提高访问量或为营利,也在偷偷千着传播、复制、转载淫秽读物的勾当。由于无纸化阅读基本不受时空限制,隐蔽性较高,不良读书行为得以更加放纵。有的读者阅读格调低下,阅读仅仅是为了追求单纯的感官刺激,对凶杀、色情、暴力描写津津乐道。阅读的庸俗化对不良读物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出版社和刊物编辑部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读者口味,以求扩大销路,获得经济利益。一些所谓的文人为了能发表作品,也竞相在作品中加入“色素”,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连某些知名出版社、颇有名望的作家也不能免俗,也要把健康的精神产品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此来招林读者。了解一个时代或某个民族、国家的思想状况、精神水准,也许只要走进书店、走进文化市场,看看哪些读物在受着宠爱便约略可知。1917年,胡适博士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他想知道这7年中国到底有没有进步,所采用的方法便是逛书店。他很失望地发现,在他留学国外的几年里,中国并没有产生多少有分量的书籍。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读书正如吃饭,善吃老长精神,不善吃老生疾瘤。”这话是送给读者的最好忠告。若往深处想,也许更值得作者、出版者的反思。(《福建日报》xxxx年三月30日第4版,作者:周国忠欧建清)1.关于“阅读指数’概念的表述,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指数是被用来表明阅读中某种现象变化程度的量。B.阅读指数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多项内容。C.阅读指数是被用来表明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等方面变动程度的量。D.阅读指数是我们审视文化变迁的依据。2.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读屏是今天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B.实用主义阅读的体现是,人们阅读只是为了通过相关的等级考试,为求职增加筹码。C.无纸化阅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高的隐蔽性。D.大众阅读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值得人们反思,读者阅读时也要注意选择和取舍。3.下列对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科技文化的发展使得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特点、阅读取向产生了变化。B.实用主义阅读的盛行是导致阅读世界名著、学术专著等经典作品的人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C.阅读快餐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拥有大块空闲时间的读者越来越少。D.阅读的庸俗化是不良读物蔓延的直接原因。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纸术使阅读从高贵的殿堂走向民间,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阅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都属于阅读指数的变化。B.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把藏书巨丰的图书馆放入“口袋”。C.科技发展使得我们今天读书不做笔记成为可能。D.实用主义阅读和阅读的快餐化、庸俗化等现象说明,当前我们国家、民族的思想状况、精神水准正在滑向下坡。二、(l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5-8题。喜雨亭记①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②。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③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容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化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为粟。一雨三日,系谁之力?民日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古文观止》)[注解]①本文为嘉佑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作。②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周成公一异禾,便作《嘉禾》一篇;汉武帝在汾水得一宝鼎,于是改元为元鼎;叔孙领兵大胜北狄,俘秋君侨,即给儿子取名侨如。③扶风:即凤翔府。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雨麦于岐山之阳雨:天上落下B.既而弥月不雨弥月:不足一月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惊恐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繁兴:繁荣兴旺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占为有年①忧者以喜,病者以愈AB②其可得耶l②始旱而赐之以雨①雨麦子峻山之阳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C.D.②属客而告之②五日不雨则无表7.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都体现作者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②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④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⑤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A①③④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放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现作者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穿,首尾呼应,结构谨严。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非亭名。第Ⅱ卷(共126分)三、(20分)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1)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3分)(2)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3分)(3)不逾月,而国英之服。(2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官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注解]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二女死后成为湘水之神。上宫:它室名,即楼。(l)诗中“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一句,其寓意何在?(3分)(2)“耿染湘妃泪,羞入上官琴”中“耻”“羞”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11.默写(6分)(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两小题){4分)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给开。,。(杜牧《过华清宫》)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2)根据要求,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做一小题)(2分)①在《过秦论》一文中,作者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②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写)四、(20分)阅读下文,完成12一16题。赵丽宏秋风一天凉似一天。风中桂花的幽香消散了,菊花的清香又飘起。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民一紧,黄叶就飘到了窗台上。在热闹的都市里,要想品味大自然的秋色,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都市人的观念中,季节的转换,除了气温的变化,除了服装的更替,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而我这个爱遥想的人,偏偏不愿意被四处逼来的钢筋水泥囚禁了自己的思绪。听着窗外的风声,我想着故乡的辽阔透明的天空,想着长江边上那一望无际的银色芦花,想着从芦苇丛中扑楞着翅膀飞上天空的野鸭和大雁,想着由翠绿逐渐变成金黄色的田野……唉,可怜的都市人,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只能用可怜的回忆来想象奇妙的自然秋色了。小时候,背过古人吟咏秋天的诗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明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诗句使我对自然的秋色心驰神往。想起来,古人虽然住不进现代都市的深院高楼,享受不到很多时髦便捷的现代化,但他们常常被奇妙的大自然陶醉,他们的心境常常和自然融为一体,世俗的喧嚣和烦恼在青山绿水中烟消云散。这样的境界,对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来说,大概只能是梦境了。年轻时代,我的生命也曾和大自然连成一体。在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晒黑了皮肤,磨硬了筋骨,闻惯了泥土的气味,从外表上看,我曾经和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没有了区别。然而骨子里的习性难改。当我一个人坐在江边的长堤上,面对着浩瀚的长江,面对着银波荡漾的芦苇的海洋,倾听着在天空中发出凄厉呼叫的雁群,我总是灵魂出窍,神思飞扬。我曾经想,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有知觉的,其中包括一滴水,一株芦苇,一只大雁。我躺在涛声不绝的江边,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变成一滴水,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地奔腾,变成一株芦苇,摇动着银色的头颅,在秋风中无拘无束地舞蹈,也变成一只大雁,拍动翅膀高飞在云天,去寻找遥远的目标……我曾经把自己的这些幻想写在我的诗文里,这是对青春的诓歌,是对人生的憧憬,是对生命和自然天真直率的jié问。如今再回头聆听年轻时的心声,我依旧怦然心动。当年的涛声、雁鸣、飞扬的芦花、掺杂着青草和野艾菊清香的潮湿的海风、荡漾着蟋蟀和纺织娘鸣唱的清凉的月光,仿佛仍在我的周围飘动鸣响。故乡啊,在你的身边,这一切都还美妙一如当年么?然而一切都很遥远了。此刻,窗外流动的是都市的秋风,没有大自然清新辽远的气息。今年夏天回故乡时,我从长江边采了几枝未开放的芦花,回来插在无水的盆中,它们居然都—一开出了银色的花朵,使我欣喜不已。这些芦花,也使我联想到自己鬓边频生的白发,这是人生进入秋季的象征,谁也无法阻挡这种进程,就像无法阻挡秋天替代夏天、春天替代冬天一样。不过我想,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当生存的空间和生理的年龄像无情的网向你军过来时,你的心灵却可以脱yǐng而出,飞向你想抵达的任何境界,只要你有这样的兴致,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勇气。是的,此刻,聆听着秋声,凝视着芦花,我在问自己:你,还会不会变成一只大雁,到自由的天空中飞翔呢?1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四分)(1)jié()问(2)脱yǐng()而出13.请概括:秋的到来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人生感悟?文章又是如何引出感慨和感悟的?(6分)14.第4段划线部分.作者通过幻想表达了什么?(4分)1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16.写那几技“插在无水的盆中”的芦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五、(6分)17.找出了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于1月25日开始执行xxxx年大陆与台湾春节包机航班任务。国航使用了两架波音737-700“奥运号”彩绘飞机往返于北京、台北和高雄之间。乘坐国航春节包机的旅客可以获得国航奥运飞机模型、参加奥运福娃抽奖,享受具有台湾特色的美味佳肴和浓郁的节日气氛。18.用“大步流星、惊慌失措、人生”三个词语;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对生活的一种感悟。(4分)19仿照例句,写两个类似的句子。(4分)要求:运用“假如生命是……,不要………”的句式;每句不超过30个字。例句: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抬起头颅在狂风暴雨中顽强拼搏。假如假如20.校园之声广播站要物色编辑、播音员各一名,假设你有这方面的才能.请按下面的目的,选择其中一种,介绍自己,不超过35个字。(4分)(l)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胜任编辑。(2)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胜任播音员。六、(70分)21.下面名言能给你哪些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围绕“节约”这一话题,写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7分)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xxx《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正常的节约是美德,而吝啬却是最令人反感的陋习。——达·芬奇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肖伯纳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xxxx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现质量检查试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l、C(A应为阅读造现象的变化程度;B、D的内容和表述都不符合“概念”的表述)2.D(A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B这只是一个主要的体现,还有“看《菜谱》”等;C、应为“基本不受”)3、C(A、阅读特点和阅读取向与科技发展没有直接关系,阅读特点变化的原因是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取向变化的原因是读者素质、口味差异;B.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的加快;D、只起“推波助澜的作用”。)4.D(实用主义阅读和阅读的快餐化不能说明思想状况、精神水准的下滑)二、5、A(雨:用作动词;弥月:满月;忭:喜悦;繁兴:多发。)6、D(A①那;②岂B①因此;②把C.①的;②他们)7.B(除①②,其余均能体现)8.C(全文以一“喜”贯穿)附文言文译文: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术》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无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秋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即。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峻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已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于是开酒宴子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复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为。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肩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来给我亭命名。”三、9.(l)妇人却(如果)穿男装的,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3分,“而”l分、“男子饰”1分、其它1分)(2)您为什么不命令宫内妇人不穿男装,那么宫外就没有人敢穿了。(3分,“何以”l分、“为”l分、其它1分)(3)没过一个月,国都里的妇女就没有人穿这种(男装)服饰了。(2分,“莫之服”附文段参考译文:齐灵公喜好(宫内)妇女穿男子服饰。国都里的妇女全都穿上了男装。灵公派官吏禁止这样穿戴,说:“妇女穿男装的,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撕破衣服扯断衣带的妇女互相能望见,却未能制止(这种风气)。晏子来拜见灵公,灵公问道:“我派官吏禁止妇女男装,撕破扯断她们的衣服衣带,撕破衣服扯断衣带的互相能望见,却不能制止,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您让它内的妇女穿男装,却在宫外禁止妇女穿男装,好比在门外挂着牛头却在屋里卖马肉啊。您为什么不使宫内妇女不穿男装?那么宫外就没有人敢穿了。”灵公说:“对。”就使官内妇女不穿男装。没过一个月,国都里的妇女就没有人穿男装了。10.(1)既传达了生不逢时的叹惋之情,更表明了作者坚毅刚强、清尚自守的气节和人格。(2)苍劲的野竹既耻于仅仅作为缠绵情感的象征,更不屑充当达官贵人娱乐消遣的工具。此二字表达了作者不眷于儿女之情,更不愿趋炎附势自媚求荣的高洁情怀。11.(1)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③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四、12.(1)诘(2)颖13、感慨:在都市里不容易品味大自然的秋色,都市人只能用回忆来想象奇妙的自然秋色。感悟: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四季,大概是可以由自己来调节的气文章从秋风起、从“我”的爱遇想,引出感慨。接着回忆小时背的古诗,指出古人享有自然之乐的境界。然后很自然地回忆“我”年轻时在大自然中的退想。再从芦花联想到自己年岁渐长,而最终引出了人生感悟。14.(4分)向往自由。追求理想,憧憬人生。(大意对即可)15.(4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灵和精神也会起变化(如青年、中年、老年之不同),就像经历四季一样。但是,人只要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保持对人生的憧憬,那么就可以拥有年轻的心灵和精神,也就是可以自由调节心灵和精神的四季。16.(4分,每点2分)(1)表达作者对故乡的大自然秋色的深深眷恋和向往。(2)联想到白发,自然而巧妙地引发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18.(4分)参考示例:在人生旅程中,乐观者永远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观者永远向后看,原地停留甚至向后走,惊慌失措。19.参考示例: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雨海风中奋斗搏击。20.能根据目的,简明、得体地表达。介绍自己可以胜任编辑,要从书面表达能力,选稿、组稿能力方面考虑;介绍自己可以胜任播音员,要从口齿、口音、朗诵水平方面考虑。介绍自己的“才能”2分,表达2分,未能简明、得体的表达,酌情扣分。参考示例:(l)本人爱好写作,能选稿、组稿,曾两次为市电台组织报道市中学生运动会的稿件。(2)本人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参加xxxx年、xxxx年市中学生普通话比赛,均获一等奖。

    以上《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