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菲薄fěi 芳菲fēi 敷衍fūyǎn 濒临bīn 窗明几净jīB.荫庇yìnbì蹊跷qīqiāo 偌大nuò 哄抢hōng 一哄而散hòng C.虐杀nüè 戏谑xuè 裨益bì粗糙cāo数见不鲜xiǎnD.卓越zhuó妍媸yánchī 憎恨zèng汲取jí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缔造根柢杀戳元霄出人头地B.殒石泥淖遐想闲暇走投无路C.凋零深邃饿殍烦躁忘恩负义D.内疚涣发寒暄针砭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xxxx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日本为何我开发东海资源。(3)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4)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国家大业、民族伟业为重,多点事,少点人,让人才能专心谋事而不分心谋人。A.关于阻挠以至琢磨捉摸B.对于阻挠以致琢磨捉摸C.关于阻挠以致捉摸琢磨D.关于阻止以至琢磨捉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张林并不想对高科技浅尝辄止。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B.女人看出她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C.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阶级——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B.本文是作者于xxxx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7.下列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8.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9.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B.使伦理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10.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①,因而妙达钟律②,遍工八音③。造玉磬以献于齐。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④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开皇⑤初,沛国以郑译等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这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⑥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徵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则上心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曰:“胡僧所,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皆谓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选自《隋书》)[注释]①乐户:古时犯罪的妇女或犯人的妻子儿子沿入官府,充当官妓,从事吹弹歌唱,名隶乐籍,户称乐户。②钟律:乐律。③八音:我国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④官商:我国古代音乐五音(官、商、角、徵、羽)之二。这里用以代五音。⑤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⑥水尺:古代用来调整五音六吕的仪器。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遍工八音工:擅长B.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率:一概,都C.皆附之而短宝常短:说坏话D.其事竟寝寝:躺着休息12.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中国所宜行中国:中原地区B.夔父威,方用事用事:出任官职C.数诣公卿怨望怨望:诉苦D.无人赡遗赡遗:供给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造玉磬以献于齐举以予人B.泫然而泣噪而相逐C.大为时人所赏何辞为D.宝常然之石之铿然有声者14.选出与“大为时人所赏”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万宝常曾和别人吃饭时,谈起了音乐,当时手头没有乐器,他就用筷子敲击手边的餐具和各种杂物,奏出“宫、商、角、徵、羽”五音俱全的音乐,其和谐动听不亚于一支丝竹俱全的乐队,使大家十分赞赏。B.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修定了宫廷中的乐谱和有关音乐礼仪的规章制度,文帝召见宝常,问他郑译修订的音乐行不行,宝常说那音乐是亡国之音,极力反对。C.万宝常创作的乐曲,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他的大部分乐曲都流行开来。他认为太常寺演奏的音乐哀伤淫糜,预示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后果然如此。D.万宝常出身于地位低贱的乐户,一生不得志。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受到权势派的压抑,不得为世所用,他本人也就在病饿中离开人世。其大部分著作也因疾愤而付之一炬。第Ⅱ卷(共105分)四、(20分)16.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译文:(2)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译文: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7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老泪纵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颔联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奇壮观景象,颈联写的却是自己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18.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悦亲戚之情话,。(2)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4),千金散尽还复来。(5)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五、(18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9—22题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种。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xxx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
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但是穷朋友要我们帮助,小孩子该我们教导,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钱钟书读《伊索寓言》19.第一段“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一句中“这两种态度”指的是(4分)20.(6分)在第二段中,作者把古代社会比喻为;把现代社会比喻为;把现代人信而好古的态度比喻为。21.第三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是(4分)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欣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成年人对《伊索寓言》来说,也可以是兴趣盎然的读者,因为它有着不可限定的丰富的意义指向。B.本文老调新唱,赋予旧寓言以全新的理解,幽默诙谐,针砭入木。C.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早期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令后世难以企及。把古代比作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就说不上是很严谨、很科学的说法了。D.作者在大量运用反讽手法尖锐批评现代社会的同时,对古代社会的公平、人心的纯洁则给予热情的赞扬。E.作者的写作初衷,是批评《伊索寓言》太幼稚,见解太浅薄。六、(7分)23.校园文化建设人人有责。请为实验中学学生餐厅拟一幅标语。10——20个字。(3分)24.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七、(60分)25.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材料1:人的心里有两只狼在斗争,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会获胜。材料2: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认为一个人的外表是由心来决定的。美国总统林肯的一位朋友向林肯推荐某人,见面后,林肯却没有用他,朋友问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朋友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这未免也太苛刻了,他不能为自己的天生长相负责啊。”林肯说:“不,一个人过了3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脸负责了。”环顾你的左右。那一张张脸,是否已有“心”的影子?请以材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2、C3、A4、A5、A(B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B句中不当,可用"殚精竭虑"。C项中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登的寓言,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这里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正好用反了。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6、C(A逻辑混乱,两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B成分残缺,应在“哈佛大学”后加“时”或“后”字,与前面的“于”构成介宾短语。D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二、7.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案为C(“始终注意两种根源与方法的平衡”不是经典研究专家的特点)8.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为C(C项是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论述的中心,是作者赞成的做法,不属“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9.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为B(B项的前半句讲的是经济学对伦理学的作用,而不是“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10.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答案为D(将原文第三段末句“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曲说为“理由充分,十分必要”)三、11.D(停止不用);12.B(掌权);13.B(连词,表修饰;A连词,相当于“来”/介词,被/句末语气助词;D动词,认为这样/词尾);14.C(被动);15.C(万宝常所创作的音乐,不合世俗的口味,故大多没有得到流行);6.(1)但万宝常历事北周和隋朝,都没能被提拔.(2)太子洗马苏夔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尤其嫉妒万宝常.16.(1)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2)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3)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17.(1)因为作者已是暮年,独自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国难家仇百感交集,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2)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情感。18.乐琴书以消忧;茂林修竹映带左右;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天生我材必有用;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19.两种态度:对和我们年龄相差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喜欢并保护;对比我们年轻不多的后生,我们就厌恨以至于嫉忌。20.比喻小孩子;成年人(老头子);成年人喜欢小孩子21.讽刺一些现代人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狡猾伎俩、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22.DE(D项尤其“热情”子虚乌有E与文章的写作意图及主题不符)23.(略)24.(参考)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内涵须丰富人的一生像火要燃烧性格须热情[参考译文]万宝常,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父亲叫万大通,随梁将王琳归顺了北齐。后来企图逃回江南梁朝,事情泄漏,被杀。因而,万宝常被发配为乐户,也因此他精通音律,各种乐器都能精熟演奏。他自己曾制造了一组玉磬,献给北齐皇帝。万宝常驻曾和别人在一起吃饭,饭间讨论起音调,当时现场没有乐器,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但他历事北周和隋朝,都没能被提拔。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等人主持确定乐曲的声调,起初定为声音洪亮的黄钟调。万宝常虽然只是一个艺人,郑译等人也常常叫他来一起商量,但他的主张大多不被采纳。后来郑译将乐谱成,献给皇帝。皇帝召宝常,问他行不行。万宝常说:“这是亡国这音,陛下您不应听这种声调!”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极力说明这种声调表现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绪,不是庄重的雅音,请求用水尺为准,来调正乐器声调。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万宝常奉皇帝的命令,制造各种乐器,乐器的声调都比郑译等人所定的调值降了两个调。太子洗马苏夔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尤其嫉妒万宝常。苏夔的父亲苏威有权势,因此凡是谈论乐律的人,都附合苏夔,而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多次到达官贵人们那里诉苦,苏威因此责问万宝常,问他的音律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一个和尚对万宝常说“皇帝平素喜欢祥瑞征兆的音乐,听到后他就很高兴。先生您应该说您的乐律理论是从外族僧人那里学来的,并说这是佛门菩萨亲身所传,皇帝一定会喜欢的。这样,你所作的乐律就可以推行了。”万宝常认为这样说对,就按和尚教的那样来回答苏威,苏威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外族僧人所传授的,是四周蛮夷的音乐,不应该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事最后还是被搁置下来。万宝常后来曾经听太常寺演奏的乐曲,听完之后,流泪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哭,万宝常说:“这乐声淫厉而悲哀,预示着天下不久将自相残杀,并且人也要差不多被杀光。”当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听他说的都认为不会这样。隋炀帝一业末年,他的话终于应验了。万宝常家里很穷,且没有儿子,他的妻子乘他卧病在床,把家的东西偷窃一空而逃走了。万宝常挨饿了,也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他竟然被活活饿死了。在临死之前,他把他所著的书烧掉,说道:“还拿这些来干什么?”看到的人从火中抢救出来几卷,现在这些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人们谈到此事时,还为万宝常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