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高中美术《审美自律》说课稿

《审美自律》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审美自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

说教材
《审美自律》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发展的历程,本课的教学理解“独立审美”这一美术发展趋势产生的原因;结合一些具体作品理解艺术家是如何打破流行的绘画程式,追求个性化的表现与自我表达的。理解在中国书法领域个性与情绪的因素对书法创作的影响;理解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观念与艺术特点。了解19世纪欧洲绘画领域的重要变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1课时分析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第2课时分析外国美术的发展情况,以下我将向各位评委老师阐述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展示法,讲授法,对话法,设问法等。
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同时为以后高中的美术欣赏课做好铺垫。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作品中形式和风格的继承和变化。这个活动可以和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结合起来进行。该“思考与交流”中用来分析各个时期山水画空间表现方式的示意图来自方闻的《心印》一书,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找来帮助消化教材内容。根据该书三种空间表现方式的划分标准,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应该属于第二个阶段。但这种划分不一定非常准确,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另外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仅仅是作品欣赏和比较的一个方面,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笔墨技法上更加明显的差异。

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一些美术作品和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

结束语
以上,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环节,我就湘版美术教材之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的说课至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