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www.xueke8.com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说课: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过程设计共五项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青藏地区》这一部分内容教材侧重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第三节《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重点。
《青藏地区》的学习,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这样的学习内容与背景,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4)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课时的重点。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
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交往合作,互动互学,自由探究,发展能力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特点。
四、说学法
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学生有学习北方、南方的基础,因此,设计“青藏地区”时补充学习资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青藏地区。本课时将紧紧围绕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抓住环境与生产生活、民族宗教、建设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创设合作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尽量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和活动时间,增进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解答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以协作者身份,师生共同讨论。教学目标不再注重掌握完整的区域特征知识结构,而是偏重于分析区域特征中主导要素和评价区域发展前景。因此,在《青藏地区》学习中,要注重区域特征、区域发展等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结构:1、歌曲激趣,营造情境2、读图求知,提升兴趣3、深入探究,掌握新知4、成果运用,攻克难点5、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三)教学程序:
l新课导入——1、歌曲激趣,营造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地区吗?你想领略世界屋脊的美丽,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然后显示雪山画面。)
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l讲授新课——2、读图求知,提升兴趣(主要包括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及人口)
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我们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学生通过读图5.17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包含那些省区?
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自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电脑出示“青藏地区与全国面积人口比较表”:
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302025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440551
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占全国1/4还要多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不足全国的1%,”该表格说明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地广人稀)为什么?
意图:乘上启下
3、深入探究,掌握新知(包括青藏地区的民族宗教,自然地理特征,农牧业,自然环境和珍稀动物保护)
【探究活动】探究1、神奇的民族风俗
奇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神奇的青藏人民,他们的服饰是那么别具一格,他们的舞蹈是那么豪迈粗犷,他们的歌声是那么奔放高昂……
(提问)同学们发现藏族同胞的服装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服装有一种怎样的特殊穿法?为什么这样穿?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师: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为长袖、长袍,袍袖宽大,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时,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探究2、神奇的宗教信仰(学生阅读课本p89讲解)
生: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多媒体显示),班禅是藏传佛教中的最高领袖,现任宗教最高领袖是十一世班禅。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电脑出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图: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海拔差异大)
电脑出示“青藏地区地形师:你们感觉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学生在“青藏地区”图上(多媒体显示)找出各大山脉加深理解“高”的特点,进而总结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电脑演示不同海拔的气温差异,回忆气温变化与海拔的关系。
电脑出示:同纬度的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地气温变化的差异(这里要教会学生读气温变化图的方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师生共同总结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特点。
意图:学生们在强烈的兴趣下,能很快完成上述任务,教师加以表扬,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特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神奇的宗教信仰……同学们有信心跟老师一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吗?
探究3、独特的农牧业
(提问)青藏高原发展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学生讨论回答)
疑问:本区气候寒冷,太阳能资源为什么丰富?
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
最多的地区,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
在本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等较严酷的高原环境条件下,种植业以那些作物为主?主要在那些地方?(视频展示河谷农业)
过渡: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畜牧业)
高寒的自然特征决定了青藏奇特的自然景观,那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进行哪些牧业生产呢?视频展示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特点。三大畜种
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探究4神奇的自然景观——“三江源地区”
多媒体显示三江源地区景观,教师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意图: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唤起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疑问: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地区虽然降水少,但因气温低,蒸发少,日积月累,高山上便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融水就成了江河的主要水源
探究5珍稀动物的保护
展示藏羚羊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藏羚羊在哭泣》,学生观看后讨论面对此情此景大家有什么感受?作为我们中学生能为保护雪域精灵做点什么?
意图:把知识由课堂引向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上的探究是本课的重点,紧扣自然特征与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民族风俗的内在联系,由易到难地进行探究,符合由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4、成果运用、攻克难点。
青藏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如果大家想要亲自去青藏地区感受一下美丽的雪域风情,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
师:展示建国前后的交通方式图和青藏铁路
师生回顾前面学习的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分组讨论:青藏铁路的开通对青藏地区的影响?
师: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总结。
意图:知识的回顾是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启发学生从前面探究过的几个方面来考虑青藏的发展,为攻破难点作铺垫,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热情。
5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六、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参与性: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一种方式,在本设计中,我尽两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参与、表现。
2、注重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设计中安排了大量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甚至对话辩论才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正体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设计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广泛,涉及教材、地图册、甚至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资源也被即时利用。这些是注重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及时适当的评价,这里正是注重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
3、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及内在联系,注重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注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转换,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www.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