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可爱的草塘(+实录+说课)7》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嗯,差不多了,我告诉你们一个词儿吧,这叫亲身体验,可以吗?
生:可以。(师板书“亲身体验”)
师:谁来把他的体验读出来?
生:(读)“往前没走多远……再往哪儿装呀?”
师:读得不错,我建议再把他捉鱼的动作读得快一点。为什么?
生:读快一点表示他很忙,他一忙,手忙脚乱,就说明鱼很多,抓不过来了。
师:非常聪明,你光会说,会读吗?
(该生读课文)
师:由于“我”有了亲身体验,所以这次写物产丰富和刚才写棒打狍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刚才只是听说,他连见也没见过;这次他亲手抓到了那么多鱼,是实实在在的。
师:对,实实在在的感受。肯定要比目睹耳闻怎么样了?
生:更深刻了。
师:很对。看下文,好好读读这条小河。(学生练读)
师:谁能以最高的朗读水平表现一下河水的清澈?(指一举手学生)
生:(读)“我举目四望……显得更白了。”
师:读得好,大家跟着他一句一句学着读一次,看看读得小河清澈不清澈。
(该生一句一句带读)
师:下面我找两个同学,合读这一段。先请一位,谁还没有起来读过?(指一学生)你自己选,愿意和谁合读?(该生指一同学)好,你们俩一起读这一段。第一句,两人齐读,第二句以后每人轮着读一句。中间的分号,也按一句读。明白了吧?开始。
生:(读)“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海,哪里有什么河呀?”
师:“茫茫”大不大?什么叫“茫茫”?
生:很大,看不到边,也看不清。
师:因为太大了,看不清边界了,怎么读就能表现很大?(示范)“茫茫的一片草海”,读得浓重一些,甚至用点鼻音,你试一试。
生:(试读)“茫茫的……”
师:有进步,两人重新开始。(学生重读)
师:大家一齐把这三个“倒映”读一下,女同学读第一个,男同学读第二个,大家齐读第三个,开始。(学生按要求分合读)
师:很好,谁能站起来,再用最高的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然后大家跟他“打擂台”,谁能把他从“擂台”上读坐下,谁就是朗读“状元”!(师指名一学生主擂,读完后先后有五人朗读“打擂”,互有“胜负”。教师最后又让全班同学齐读,“打下”最后的“擂主”)
师:我觉得有点奇怪。作者说,映在水中的芦苇、天空、云朵的影子都那么漂亮。他本来要写小河,可他写这些东西干什么?
生:这些东西映在水中比真的芦苇、天空云朵颜色还要好,说明水非常清,所以他连用了三次“清凌凌”,就是要表现水清。
师:你说的意思是用芦苇、天空、云朵这些东西来衬托水的清澈。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说得对。作者这里用的是“互衬”,让景物和水互相衬托——景物入水景更美,水映景物水更清。但是,我还是感到奇怪,那些水中的影子的颜色,真的比芦苇、天空、云朵本身还鲜艳吗?
生:应该是很鲜艳的,因为水太清了。
师:不敢相信。作者说的这条小河我没去过,但我去过微山湖,就是《铁道游击队》电影歌曲里唱的“微山湖上静悄悄”的那个微山湖。夏天,微山湖上五百里荷花一望无际,也有芦苇和蒲草。我们坐上小木船,穿行在荷花的叶丛中,随手可以采摘莲子吃,清香甜嫩,很好吃。我特别注意湖水中荷花芦苇的倒影。微山湖的水也是清澈透明的,可荷花和芦苇的倒影不管怎么看,从那个角度看,也都是发黑发暗的。绝没有真的荷花那么漂亮鲜洁,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无话,可能是因为没有实际经验)
师:大家在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叫《花潮》,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海棠花没有风怎么能动呢?其实,这是作者个人的独特感受。同样的花,别人去看,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写的昆明圆通寺里圆通山上的海棠花,我也去看过。但我也是怎么看那花儿也不动——除非来一阵风。一个人的观察越细密,感觉越敏锐、情感越丰富、思考越深刻、想象越非凡、阅历越广泛,他对周围世界的感悟、领受也就越深沉、越细腻。所以说,像这种别人感觉不到的描写,只能是属于作者个人的。其实也是一种亲身体验。这就是这一段写景与第五自然段写景最大的不同。我可能讲得深了点,没关系,能理解能听懂更好。听不懂也没关系,知道有这样的情况,以后多留神,阅读中多注意,会自然弄懂的。
生:老师您再讲一讲第五段写景与这一段写景,到底有什么不同。
师:想听吗?好!大家看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一个比喻句以后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一直到写“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这些描写你去看,也是这样,他去看也是这样。谁去看也是这样,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是不是?
生:是。
师:这种描写是一种客观的描述,没有加入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它和后面写水映芦苇影子更鲜的描述是很不一样的。有感觉吗?
生:有一点。这时作者可能已经陶醉了,他对看到的一切都有了自己的……
师:有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好了,不往深里说了。总之,文章写到这里,作者确实是以亲身感受、亲身体验来说话的。他现在对草塘的认识已经可以说怎么样了?
生:很深了。
师:刚才是“初知草塘”,现在呢?
生:(齐)深知草塘。
师:确实是深刻地认识了草塘。(板书“深知草塘”)那么他现在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呢?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该段课文)
师:什么情感?
生:热爱草塘。
师:他现在的情感似乎不是那种热烈奔放的。
生:喜爱草塘。
师:比喜爱深刻得多。
生:疼爱草塘。(大笑)
师:啊!草塘变成一个小宝宝了!(笑声)大家再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该段)
师:他想洗脸,但怕弄坏了水里的倒影。水里的倒影坏了,还能不能恢复?
生:能,水一静下来,影子就又有了。
师:对啊。哪怕暂时消失一下,他都不忍心,舍不得。他对这一切已经有点什么了?
生:珍惜这一切。
师:对,这叫“珍爱”,又珍惜,又爱护,恐怕失去。(板书“珍爱草塘)
(此时,板书已完成,三行板书为:)
不知草塘不爱草塘远离实际
初知草塘赞美草塘目睹耳闻
深知草塘珍爱草塘亲身体验
师:大家看黑板,现在你能看出来课文怎样分段吗?
生:课文分三段,黑板上的三行正好。(笑声)
师:你倒简单干脆!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既然同意一定能说出这是按什么分段的。
生:按他对草塘的喜爱程度分段。第一段他不爱草塘;第二段开始爱了,爱得还不深,就赞美了一下;到最后第三段,他深深地爱上了草塘。
师:刚才这两个问题答得真痛快!我们确实是按人物情感的发展来分段的。上课时我们说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不但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而且写出了这种情感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大家认识得很好,那么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刚才你们是横着看的,这次你们竖着看,板书一共写了几栏?
生:三栏。
师:对,你从这三栏之间没有发现什么吗?可以互相议论一下。(学生议论)
生:这三栏各有内容,最边上的……
师:哪个边上?左边?右边?
生:左边。
师:可以这样说:左栏、中栏、右栏。
生:左栏的板书从上往下看,写的是作者对草塘的了解,先是不知,后是初知,就是初步有了一点知道,再后是深知……
师:你先停一下,咱们先把这一栏搞清楚。左栏的内容你说对了,但不够概括。不用从上到下一个一个地说。用一句话把全栏都概括了,行吗?
生:左栏写的是作者知道草塘的变化的……发展……过程。
师:你说的“知道”两个字,把它换成“认识”两字。再说说试试。
生:左栏写的是作者认识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师:好多了,其实就是“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吗?
生:可以。
师:谁来说第二栏,中栏?——你先坐下,一共才三个栏,别让你一个人都说了。让给同学们一点行不行?
生:(笑)行。
师:好啊!孔融让梨。谁说中栏?
生:中栏刚才说分段时其实已经说了,是作者情感的发展过程。
师:你很会听讲,记得也清。好吧,把右栏也奖励给你。说吧。
生:右栏,右栏……
师:看,给你发个奖品,你领不回去!(众笑)
生:我认为右栏讲的是作者的观察方法。
师:嗯,说得有点沾边了,但仅仅是观察吗?“亲身体验”也是观察吗?
生:老师,他下水抓鱼这个亲身体验也得观察呀!
师:是得用眼看着去抓鱼,但是那次他知道水泡子里鱼那么多主要是*眼,还是*他的内心体会?
生:大概是*体会。(众笑)
师:这个问题我要一讲,可能又讲深了。人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当然首先是各种感官去感觉。比如看见了,听见了,闻见了,用舌头尝出来了,用手摸出来了,等等。大脑得到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结论。他眼看到鱼,手摸到鱼,大脑知道了,最后得出“这里鱼非常多”的结论。可见,这种亲身体验,绝不能说只是观察的结果。不说这些了。作者由远离实际,不去认识,不去了解;到去看了,去听了;又到自己去亲身体验,他这是在干什么?
生:他在一步一步地了解认识草塘。
师:对啊。每一步认识的方法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那这第三栏是什么在变化呢?
生:认识方法在变化。
师:全对了,是作者认识方法的变化。这个问题又解决了。再进一步,你们看这三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左栏和中栏有关系。知道得越深,对草塘爱得越深。
师:对。我要是让你离开草塘,也就是让你跳出这一课,把话题扩大一点。会说吗?
生:那就是……(不能答)
生:可不可以这样说:人对事物了解越深,就越爱这个事物。
师:可以说对了。但要是对坏事呢?比如对敌人,认识得越深,就越怎么样?
生:越恨。
师:完全正确。归纳一句,就是人的情感的产生,依赖于他对事物的认识。再看其他栏有什么关系?也可以从右往左看。
生:我看出来了,人的认识方法不正确,就不能很深刻地认识事物。
师:太好了,你再一行一行对应地说一下。(生不语)
师:比如:第一行,远离实际就——(指向“不知草塘”四字)
生:人要是……
师:(打断)这次你可以用“如果……就……”来说话。
生:人如果远离实际,对事物就不知……道。
师:这样说:“对事物就不能认识”或是“就不能认识事物”再来。
生:人如果远离实际,对事物就不能认识,(师插话:说第二行)如果目睹耳闻……(教师提示:就只能)如果只是目睹耳闻,就只能初知事物。(师插话:这个“只是”加得好!继续说)人如果亲身体验,就能深知草……不是,深知事物。
师:行,行,行!不容易。我再出个难题,让你用“要想……就得……”来说三栏的关系,你行吗?
(学生各自思考练习)
生:要想不知……
师:还有“要想不知”的吗?(笑声)
生:要想深知草塘,(教师插话:从草塘中跳出来)要想深知事物,就得去亲身体验。
师:很好。下面我说上半句,大家一起说下半句。注意,要想深刻地认识事物……
生:(接)就得去亲身体验。
师:只有一些目睹耳闻,是……
生:是认识不深的。
师:如果远离实际,那就……
生:那就什么也认识不了。
师:很好,意思全对。听我从头到尾说一次,算是我们这两节课的结尾好吗?
生:好。
师:听着,人要想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得亲身去体验,只有目睹耳闻是不够的,远离实际是根本不行的。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那么我们再见吧!
文章来源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