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说课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版教材九年级第一单元中,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应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而《白杨礼赞》正是提高这种能力的极好例子。《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成功地运用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学习目标定为在: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
能力目标:学习以白杨树为线索,精心选择材料,详细描写白杨树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我定为:掌握文章详细描写白杨树的方法,把握文章情感。
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
朗读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指导学生自学法:合作讨论法。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教材,
主要运用一下学法:借疑提问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自主学习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您毫不犹豫的在每一堂课上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那样将会得到百倍的补偿。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程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北高原单调而无边无垠的画面并配有富于节奏变化的、雄健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再接着播放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雄姿。看与思想结合,这个画面让你想起了什么?从而进入了学生自由谈,进入了课文,在此顺势而导,文中的白杨树你最想知道什么?这样顺利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指导方法,轻松预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这种需要尤为强烈,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运用老师教的学法做好预习,准备好两本记录本,一本收获本,一本问号本,将在预习中读懂的问题记录在收获本里,如对作者的了解、对文章背景的了解以及生字词的了解等,收收获一,收获二。不懂的问题记录在问好本里,问号一问号二。其实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读书批注法。
3、小组合作,探讨交流。首先检查学生记录的不懂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大概的筛选,在上课开始时留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迅速的浏览全文,对自己预习时不懂的问题进行自行探究,之后全体同学起立,6个人一组对本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时间为6分钟,把本小组讨论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小组的小黑板上。最后把所有的问题展现在所有学生的面前。对于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指定学困生进行回答。其他问题可自由举手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可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都回答不了的老师出面进行引导,讨论解决。如果在他们提的问题里重点难点没有得到体现。老师可展示自己准备的问题。如:什么是象征,文中的白杨树象征了什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学习方法: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抽查二位学生。对于回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4、品析语言,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品析“扑入”、“主宰”以及反复句出现的“那”、“这”等词的传神之处,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
5、指导方法,深情朗读。在读法上老师给予点拨,使学生深情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将《白杨礼赞》和郭枫的《老家的树》进行对比阅读,在写法上找出二者的异同
一个清晰而又有条理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展现老师清晰的思路,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雄壮、伟大)生长环境农民(质朴、严肃、坚强)
(力争上游)外部形象白杨树———(象征)———人哨兵(傲然挺立)
(倔强挺立)内部气质(托物)(言志)精神和意志(团结、上进)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