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
梁实秋先生在《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一文中,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位讲课到激动处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国学大师形象。之所以任公先生那次演讲,在多年以后还永远铭记在作者心灵深处,我想,最大的原因不仅是任公先生的博学多才、语言流畅,而更在于演讲中,梁任公先生所流露出的真性情。任公先生的演讲,表面是在向学生们解读文本,实则把自己的真实情感经历完全倾注在其中。
前些天,有幸随胡双全老师赴桐城八中参加工作室教研活动,有机会学习聆听了八中四位老师的公开课。其中程危宁老师、邹士兵老师上的是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汪xx和郑xx老师教授的分别是《赤壁赋》和《将进酒》。课后各位老师就每节课都作了精彩独到的点评,因此关于每节课的优缺点这里我不再枉论。只想谈谈我对诗歌鉴赏课及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语文的教学自然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和欣赏,可一直困扰我们语文老师的就是,很多时候,无论一堂课我们怎么精心准备,无论我们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而一节课结束后,我们总是还若有所失,似乎达不到预期效果。我本人也曾在2019年参加安徽省优质课大赛,当时教授的课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那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生成,可以说都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铃声一落,刚好完成了所有教学环节,课后大家评价也颇高。我虽如释重负,但心里总感觉缺失点什么。直到之后听完与我同课异构的阜阳三中一位老师的课,徐老师的课一开始就播放《晚秋》歌曲,师生互动很热烈,最后课讲到动情处,徐老师也情不自禁的演唱起来。语文课唱歌,似乎是背离语文教学本质的。但最后结果是,徐老师荣获一等奖,而我是二等奖。事后再分析反思,我觉得,这两节课最大的差别就是我的课太注重设计而忽略了教师情感的强烈倾注,而徐老师的课,不论唱歌这一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却体现出了教师的激情,更好的打动了学生。其实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到是挺随性有激情的,正是因为觉得是大规模的赛课,心中被赛课的一些规矩给约束住了,反而没有把自己的真性情展示出来,也自然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深入进去,更好地打动学生。所以从那以后,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向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没有激情,而是过分的被一些教学条例所束缚,这节课就必然失败。
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无论是高三复习课还是新课,诗歌首先都是要阅读,老师先要读,读进去,方能引导学生读进去。“万水千山总是情”,诗歌语言的根本是情感,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了,一切便引刃而解。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的读进去?这就要回到我在开头所引用的梁任公先生的这段演讲了。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正在于他们对生活有着无比热爱无比真切的情感体味。我们语文老师,唯有这般去热爱生活,有激情的面对生活,才能把深邃而有韵味的古典诗歌理解的独到透彻,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多些活力,少些乏味;多些灵动;少点束缚。要记住,我们的课堂教学目的固然是要打动学生,但也为了打动而打动,你得有自己真实的性情!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