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白杨礼赞》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白杨礼赞》是浙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训练课文。这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敌后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初中阶段,学生阅读一般记叙文能领会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其中第二学年要求了解散文的一般知识。在第二学年第三册的第六单元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散文,学习了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这个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在了解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之后,进一步了解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品味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之美,进而学会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了解散文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理解象征手法。第二,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散文,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第三,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强烈的抒情色彩,灵活的抒情方式,融情人理,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因此,可将了解课文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品味课文的语
言之美定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解象征手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本文是一篇散文精品,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精致讲究,运用象征手法,把作者对北方人民炽热的爱倾注于对白杨树形象的精细描绘和深情赞美之中。可设想在教学中运用图示、音乐等创设情景,通过指导朗读,突破课文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这个重点。在朗读指导过程中,结合课文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和联想,激发情感,加深感悟,营造品读氛围。提高阅读效果,完成课文分析、感悟的任务。在朗读指导中,要尽量运用一些媒体创设气氛,变换朗读的方式,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达到感受的目的。如听课文录音,给学生的朗读配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男女声分读等。在感受了课文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再集中学习课文的抒情部分,通过比较感受它们的不同的抒情,然后联系课文的记叙、描写进行分析,明确抒情表达情感,唤起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作用。象征手法难点的突破。可通过分析课文的象征手法的运用,然后通过简单的举例,由课文联系实际,给身边的景物,赋予象征意义,加深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为课后写作作好铺垫。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导人课文:先出示一幅白杨图,近景是白杨树,背景是西北的黄土高原,有劳动的农民和站岗的哨兵。然后请学生看图说话。在说话评价时,注意突出背景的描述及白杨树象征意义。
感知外形:打开课本以后首先让学生寻找,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段落,以此引出课文第五段的分析。学生带着问题,大声地朗读这个段落。(用录音带给学生配乐)边读边思考问题,通过讲解,熟悉白杨树的外形及特征、环境。在熟悉了白杨树的形象之后,请每个同学看着白杨图大声地背诵这个段落,此时注意对朗读进行指导。
理解内涵:此时安排学生带着思索听课文7、8两段的录音。由形象到本质的过程是作者写作时托物言志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事物由浅人深的过程。通过朗读了解先抑后扬的手法,熟悉四个反问句,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内涵。从树到农民,从农民到哨兵,从哨兵到精神和意志。
化解难点:配乐朗读第8段。要求学生指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可设计一个练习来化解难点,如:学了课文的写法,同学们肯定觉得神奇,平常之物因为有了象征而显得光彩照人,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在日常所见景物中寻找一下,赋予象征意义,使它从平凡到不平凡呢?
了解背景:本文白杨树生长的背景理解比较难,因此将它安排在深入了解内涵的基础上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理解。
听课文录音,思考,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在这个部分分析时,可以插入对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之所以在这里介绍是因为写作背景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白杨树生长背景的理解。
&

nbsp突破重点:在对课文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引出课文中的抒情部分,文章中既有直接抒情也有借景抒情、融情入理的部分。分析文章l、4、6、8、9段不同抒情的作用。然后联系2、3、5、7段,让学生体会记叙、描写与抒情结合的写法。最后,可将课外预先选好的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的一些片段发给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朗读来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
作业布置:主要落在教学的重点上,是对教学重点的进一步落实:寻找常见的景物,采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注意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
附: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环境/象征/农民
外形--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哨兵
内涵/的白杨树/精神、意志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想结合
板书说明:设计的原则是形象、简洁。力求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通过简要的板书作用于学生的双眼,增强教学效果。

    以上《《白杨礼赞》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白杨礼赞》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白杨礼赞》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