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单溪渊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一碗阳春面》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是一篇动人心弦、情真意切的好小说。
本文安排在高中二年级的上期,是在本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已经学习、阅读了七篇中外名篇之后出现的。因此,用这篇小说来小结一下小说的阅读技法是十分合适的。
此外,从高中到初中,学生学习了不少的中外小说,初步了解了小说的几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此基础上,按照教纲的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思想,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
2、内容分析。
本文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作品。作品发表后,在日本引起极大轰动,深深打动了日本人民的心,译介到我国后,也深深打动了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心。
这篇小说体现了亲情的美,人性的美:通过母子三人在困难的处境中坚强奋斗、互相激励的故事,动人的表现了团结、向上、不屈、奋争的主题。
3、自读目标。
①情节:从一碗阳春面到三碗阳春面的变化过程构成了整篇小说的情节。(物线法)
四个场面
开端(1)——发展(2-3)——高潮(4)——结局(5)
特色
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以上的典型情节概括出来的。四次吃面表现了一家人的奋争过程。情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并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各情节之中又突出了最能表现主题的环境——二号桌的描写,使情节更紧凑。
②环境:自然环境——“大年夜”“白雪”“清风”
社会环境——“北海亭面馆”“二号桌”
特色
“二号桌”的描写同情节发展、人物描写、主题体现的关系紧密。二号桌成为幸福的桌子,情节得到拓展,扩大了社会环境的范围,预示了光明的结局,大大深化了主题。
③人物: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分别把握母子三人和老板夫妇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指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点他,老是由你去告诉他‘来呀,去呀,休息呀,做这个,不做那个呀’,结果,你用这个方法的确是会使他变成一个傻子的。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我们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造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兴趣,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者,文学是人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人为本,从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出发,去正确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正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让学生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根据以上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采用的学法是“品读法”。这也是建立在本册教材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应属于阅读的高级阶段。品读,顾名思义,即品评、衡量、评论的意思。品读就是要学生细读深思,对文章作出评价。这是创造性思维对高中学生的一个较高要求。
品读,要认真读作品,有的地方还要认真吟咏品味,边读边思,细心揣摩,深入研究,把握作品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然后再下断语,进行评论评价。对于像《一碗阳春面》这样人物面貌亲切感人、思想情感温暖真挚、情节结构起伏跌宕、主题思想健康奋进的好小说,理当由学生来细细品味,深入评价。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欣赏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为适应学生的学法,教师采取“迁移创造”的教法:教学设计遵循自读的原则,将阅读的目标列出,由学生在品读、讨论之后“变读为思”
——“思后又写”————“写后又议”。这样,一篇作品由平面到立体,由单纯而丰厚;学生的思维由平静渐趋活跃,乃至出现更新更美的创新。
三、说教学步骤:
安排时间:一课时(45分钟)
(一)导语:《一碗阳春面》1988年12月在日本问世。当时被日本许多杂志转载,单行本一出版,马上被抢购一空。日本电视台多次播放作者“口演”这篇小说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日本人民的心。我们今天来读这篇小说,看一看,能引起我们一些什么样的联想,能激发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情感……(1分钟)
(二)学生读“自读提示”。(要点:内容,情节。)(1分钟)
(三)学生默读全文。(8分钟)
(四)分组按“情节安排的特色”“环境安排的特色”“人物安排的特色”再进行品读(教师略作指导),并按要求分别划出有关词、句、段,对这些文字反复吟咏朗诵(个别自读),仔细体会其含义、情感、作用。(10分钟)
(五)小组内互相讨论,取长补短。(5分钟)(教师观察、倾听)
(六)分三组发言。
代表发言,本组同学补充,外组同学质疑,教师掌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