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二、说学生: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是这样分析学生的: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另外,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何况我们手头上的这本新教材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所以,我们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重点、主题或切入点。以我校为例,从地理位置上看,我校属于罗湖区的“大西北”,暂住生占60%,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普遍较差,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家长素质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家庭,不能强调太多的沟通方式,毕竟沟通涉及到双方,而仅仅学生单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不理想。于是,我准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课,更多地从“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个角度,让学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地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些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认识父母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
四、说教学设想: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学生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身体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活起来,动起来。所以,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诱导式”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父亲和母亲时,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呢?尽量让大多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可能各种各样,包括积极的、消极的。然后,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切合深圳学生实际的、典型的想法、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提供好的文段和散文录音给学生欣赏,展示学生们与各自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留影……经过分析、讨论、欣赏和回忆,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信会有所领悟。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学会与父母沟通,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父母。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明镜台: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父亲和母亲时,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呢?仅供学生参考:父亲:严肃,带点强制,顾家,爱孩子,脾气不太好,很会说大道理。脾气温和,谦恭温和。像一个无所不知的万事通。总是小心翼翼,几乎有点神经质的人。做事有原則,面对任何事情,沉稳而不逃避,是个愈挫愈勇的人。理性百分之九十、感性百分之十的男人。很和蔼,即使发脾气也都不打人。爱小孩的好爸爸。憨厚、从不会对小孩凶。开明又处处为人着想,且有责任心。有一点大男人主义。有一手好厨艺、会做家事的新好男人。脾气冲动的人。而具有传统观念。通达事理的人。想和小孩亲近,却又不肯放下架子。懂得很多大道理,只会叫別人做,自己却常不动手;骂我们家事做太少,而自己几乎沒做过。爱面子又易怒的人。把关心藏在內心的人。外表严厉,令人难以亲近的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母
亲:沒有理性的人。善良单纯、为人忠厚、有点话多。成长过程中,很少看到她生气。有点神经质的人。紧张大师,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经过她的手。对于任何事情都抱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精明干练,做事井井有条,十分理性,考虑周全,具高度的智慧与果断的判断力。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让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的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摘自《读者文摘》1987年12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到: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一时还未能体会到,也许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更深。总的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父母的爱,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对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宽容父母。
(三)启思录:1、阅读与感悟:(1)两篇新闻报道父母感叹——之一:《做人难,做父母更难》小A是深圳福田某校的初三男生,今年15岁。与一些父母经商的同学相比,小A家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父母每月收入除了供住房按揭外,用于生活的支出并不宽裕。但为了让惟一的宝贝儿子快乐,夫妻俩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宁肯自己省吃俭用。看到班上有不少同学用上了手机,小A也向父母提出要求,希望买一部彩屏手机。父母起初没有答应,担心他每天玩手机会影响学习,但看到儿子志在必得,母亲心软了,答应小A在期末考试进入班里前十名,就送他一部手机。今年7月中旬,小A的初二结业考试成绩出来后,兴奋地拿着成绩单向妈妈讨奖品:“我考到全班第8名,你们赶紧给我买手机吧!”为了兑现诺言,小A妈妈于当天晚上下班后赶到商场,花15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部三星牌普通款手机。当她风尘仆仆赶回家将手机送到儿子手上的时候,母亲的心凉了。儿子看着那部白色的普通款三星手机,眉头皱了起来:“怎么不是彩屏的?这种老款手机已经被淘汰了,你怎么还给我买呢?”母亲安慰他说:“虽然显示屏小了些,但毕竟是名牌货,质量还是不错的。”儿子把手机扔在桌子上,满脸不高兴地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你说好你用吧,我不用。”小A很生气,连晚饭都不肯吃。晚上,爸爸回来了,耐心地劝儿子要多为大人着想。没想到,父亲的话没说上两句,儿子情绪激动起来:“我为你们着想,你们怎么不为我着想?班上的同学几乎都用上了手机,可你们就是不给我买,好不容易同意买了,还提出什么要考进前十名,现在我好不容易考进前十名了,你们却给我买那样破的手机!”小A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委屈得大哭起来。从此,小A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不理不睬,并明确表示“长大挣钱也不会给母亲花”。给儿子买手机却买出了儿子的一肚子气恼,母亲十分无奈,连叹“做人难,做父母更难”。之二:《母亲送伞,女儿却扬长而去》小B是一位初三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班主任老师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印象不错。惟一令老师感到奇怪的是:老师教了她三年,从未见到过她的家长。每到开家长会时,她总会找各种理由为父母请假。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老师找她谈了一次心,方知这个看上去懂事的“乖女孩”对父母却有着那样冷漠的一面。小B的父母在南山菜市场摆摊,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但收入依然有限,抚养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他们的生活显得有些穷困。小B是家中的长女,弟弟比她小两岁。为了让两个孩子读好书,父母省吃俭用,每天中午常常为了省钱而只买一盒最便宜的盒饭,父亲吃大半盒,母亲吃少半盒。然而,只要小B和弟弟要钱买书本之类,两公婆都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尽管每天忙碌不堪,但母亲从来舍不得让女儿或儿子做任何家务。夫妻二人都希望一双儿女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免得以后再吃父母没文化的苦头。这对夫妻对儿女之心赢得了周围人的一致好评,可就是得不到女儿的感激。去年春节,母亲拿出200元钱,包了两个红包给儿子和女儿。儿子接过红包后,高兴地向父母道了一声“谢谢”,可女儿接过红包后却一言不发。母亲提醒她说:“父母挣钱多不容易,你怎么连声谢谢也不讲呢?”小B不高兴地回
敬道:“我们班同学的过年红包都有几千元,我只收这么点钱,还说什么谢字!”最令小B母亲伤心的是冒雨接女儿的那一次经历。那天晚上6点多,由于天降大雨,母亲想起女儿上学时没带雨伞,便把菜档交给丈夫,自己拿起雨伞向学校奔去。在暴雨中等了二十多分钟,母亲终于见到了与同学同撑一把雨伞的小B走出校门。她高兴地向女儿招手,可女儿的眼睛从母亲流着雨水的头上掠过,脚步却没有停下,与那位同学一起钻进了等在路边的本田轿车。望着载有女儿的那辆轿车飞快离去,母亲默默地站在那里流泪,雨水伴着泪水,在母亲的脸上流淌。当班主任老师问小B为何不理冒雨前来给自己送伞的母亲?小B这样回答:“她以为来给我送伞我会感激她,可她有没有想过,我如果跟她一起撑伞回家,我的浑身上下都会被淋湿!”——(《深圳特区报》xxxx年09月08日)(2)他人之悟:据说,在儿子眼中,父亲的形象是这样变化的——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象有时候也说得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象我一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也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2、朗读“三句名言、十条建议”
三句名言
1、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2、心计较殷殷错,退步思量事事宽。3、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十条建议
1、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2、艰苦朴素花钱少,不与别人比吃穿。3、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4、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5、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挂牵。6、学会道歉学会笑,不去顶牛和撒欢。7、递杯茶水问声安,爸妈辛苦挂嘴边。8、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记心间。9、衣食住行讲礼貌,尊老敬长想在先。10、大事小事不计较,学会宽容无事烦。——(摘自皮爱民主编《首席教师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精选的名言、文章和新闻报道,(权当是一种“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回音壁:亲情计划——1、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变有:通过努力,我能做到的:我暂时不能做到的:2、以后与父母发生误解或冲突时,我的反应:3、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同学分享、亲子沟通)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布置后续心理和行为的跟进作业,以保证教学效果的稳定持久。(说明: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在课件中设计了背景音乐贯穿每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