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说课教案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我今天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中的重点课文。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我国乃至欧洲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它可与欧洲开辟新航路之举齐名并重。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有: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即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本课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有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对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整体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由此推及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精神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开拓进取意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汲取历史经验,为祖国西部和边疆的发展出谋划策。
3、本课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有:
(1)通过将中原地区的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认识,培养学生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张骞在我国历史上的功绩”的分析和对张骞的客观评价,以及丝绸之路开辟在中西方交流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
(三)本课重点:①张骞出使西域②丝绸之路
对于这两个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第一个重点:张骞出使西域,我先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张骞拜别汉武帝”场景来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接着通过学生的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张骞,在遇到你所设想的艰险时,你会怎么做?”从而激发活跃学生思维。第二个重点:丝绸之路。我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或展示自己所带的有关物品,来充分调动学生;接着利用学生手边的填图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丝绸之路的路线;然后再用多媒体动态路线图给学生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既加深学生印象,又检查自己的动手成果。
(四)本课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个难点,我是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来化解的。
二、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照片、地形图等),并辅以动态路线图,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三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例如:我课前让学生准备有关本课的物品,可以是葡萄、石榴、丝绸、瓷器等实物,还可以是其中的人物故事、诗句;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我还设计了“演一演”“想一想”“论一论”“找一找”“画一画”等题型,既突出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特色是,我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行分组教学法,每组定好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还设计了课堂活动表。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我在平时成绩中适当加分,既鼓励了学生,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第三大特色是,我注重加强历史学科与地理语文政治生物等学科的有机渗透,通过设计一些交融式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结合地理学科中有关地球面貌探索的内容,来深化张骞出使西域的深远意义;又如我在讲西域的含义时,利用唐诗来加深学生印象等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复习提问
首先我充分发动学生当复习小导师,自己设计问题带大家对上节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进行复习,以巩固上节课学的知识点。
(二)导入新课
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我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指出:两汉时之所以能打败匈奴,原因之一就是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开始讲授新课。
(三)讲授新课
本课内容共有三大部分:
1.张骞通西域
本目内容是课文的重点。要讲清三个方面:①西域的含义;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③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①西域的含义:我首先利用《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突出“西域”的概念。在图上着重点出“玉门关”和“阳关”。让学生踊跃朗诵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西域的诗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打出老师找到的两首诗来进一步加深印象。接着让学生介绍汉武帝以前西域的情况,从中点出他们与汉通好的可能。
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根据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让学生即兴演一演张骞拜别汉武帝场景、对话。要求表演者的举止、言谈须符合所扮演者身份,张骞扮演者在出场时须先做简单自我介绍。通过学生自己表演中来突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在讲出使经过时,我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想一想:a.那张骞此行情况如何?可能会遇到什么艰险?b.如何你是张骞,当遇到你所设想到的艰险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与地理学科中有关地球面貌探索的内容相结合,自由发挥。最后由教师根据形势图归纳两次出使情况,突出张骞在重重艰险面前,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讲完经过我再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论一论:a.张骞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功绩?b.你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各组各抒已见,在讲经济文化交流时利用找一找识图题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归纳: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③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我利用《汉初疆域图》讲清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时间,管辖的地理范围,并突出“新疆地区从此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本目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我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丝绸之路的有关情况(或出示自己带的有关物品),把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接着利用学生手边的填图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丝绸之路的路线;然后我用一张动态的路线示意图,给学生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讲清其中的几个重要地点,如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敦煌和最后到达的地点等(播放重要的图片),并指出过敦煌后的两条路线。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我让学生指图作简单介绍。接着让学生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只要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即可。)
3.班超经营西域
本目是小字内容,但东汉与西域交往的情况也十分重要。所以我让学生当堂自学并简单介绍班超和甘英经营西域的情况,有时间再让学生介绍其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已学过的成语故事。最后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归纳得出:班超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甘英在中外交流史上也功不可没。
(四)巩固小结
讲完新课,我设计一些问题,通过让学生抢答的方式完成本课小结。其中突出两点,第一点:张骞和班超对我国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第二点: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欧洲,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接着我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来深化小

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正在飞速发展中的家乡——无锡,该如何支持祖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边疆建设呢?请你出谋划策。
通过讨论,各组派代表归纳并发言。在此基础让学生课后整理上交一篇合理化建议,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五)完成课后作业

    以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说课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说课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说课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