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z出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完成自己的学业,为此他萌发了献身教育的愿望,1988年师范毕业后在农村小学任教,工作中他发现,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孩子特别是农家子弟对优质教育资源只能望洋兴叹,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1996年他毅然下海经商,在浙江从事图书发行业,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掘得第一桶金,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2001年在宿迁市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返乡投资兴建了泗阳县第一所民办完全中学——远致中学。
在他的领导下,仅五年时间,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214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资产2.2亿元,在校师生总数达15000多人, 2004年、2005年他又相继并购了宿迁市教育局两所直属学校――宿迁青华学校,宿迁外国语学校,使学校总面积增至413亩,总资产达3.3亿元,在校师生总数2万多人,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学;2005年学校成功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学校,成为江苏省优质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这是全省纯粹以民间资金兴办的民办学校中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办学七年来,共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本科生5000多人,连续多年各项考核指标名列全市第一,2006年宿迁市高考前五名中远致中学占了3名,并囊括了一、二名,市高考状元胡玮玮同学名列江苏省第十名,创宿迁建市以来的最好成绩,受到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盛赞。2007年高考本科达线人创历史新高,全校重点本科达线率全市第一,升学率第一。2008年高考在生源质量偏低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重点本科达线率,升学率第一的优异成绩,丁棘又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远致学子进入清华的第三人,“三年三个高考状元,三年三个清华学子”的教坛佳话在宿迁大地广为流传。
张z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为探索民办学校办学之路,他多次出国,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私立学校的发展历程,南奔北走,仔细考察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反复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针对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依靠当地名师办民校,高标准建设,低门槛收费”方针,办一所平民化的优质学校,让更多普通百姓子女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他以个人全额投资和优秀教师知识入股的形式与五十多位来自省重点中学和国家示范中学的教师达成联合办学协议,成功地实现了资本和知本的完美结合。当前我国民办教育领域有两种主要办学模式:独股制和均股制,独股制容易使管办分离,均股制则常会出现意见难以统一、争执不休的局面,远致中学这一独特的办学模式,不仅很好的解决了这两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语)。
2004年、2005年他用这一模式成功的激活了市区两所濒临倒闭的民办学校,在市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电视台、《扬子晚报》、《成才导报》、宿迁电视台、《宿迁日报》、《宿迁晚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深度报道。2004年全国首届学校体制改革和教育创新研讨会,特别邀请他作专题发言,“远致模式”受到中央教科所领导及其他与会专家的一致赞扬。2006年,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民办教育发展论坛在泗阳远致中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大学、广东教育学院的十多位专家、领导,认真研究分析了“远致模式”,对其五年内规模扩大和品质提高同步进行的神奇发展历程给予高度评价。省内外二百多个教育考察团体或学校领导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中央教科所、上海师大、南京师大的研究人员都把这里作为研究基地,“远致模式”正在被迅速的推广和运用。
张z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致力于办品牌学校,办百年老校,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说:“没有远景的学校不能做大,没有信念的学校不能做强,没有战略的学校不能优,没有文化的学校不能做久。”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将包括财务、人事在内的各项管理权限大胆下放,即使是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自己也只要一票的表决权,并且在教师中以直选的方式组建监事会,充分行使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学校所有管理人员的监督职能。他积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真正的民主治校。他通过召集会议、参加部分校务活动、与教师直接交流、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校情,把握动态,引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师由于拥有了真正的主人翁地位,集体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非常强烈,工作热情高、效率高。他倡导创建学习型学校,号召全校教师要认真读书,亲自选购书籍向教师推荐或赠送,主动与他们一起研讨、交流学习体会。不仅自己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班、专家论坛,还要求校长室要尽可能多的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开阔眼界,接受新思想,提高理论素养。
他推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简约高效的管理机构,他根据教师工作特点,在学校实行弹性工作制,为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他在校园里和学校网站上设立了董事长信箱,随时倾听广大师生的心声,接受各种合理化建议。他注重团队精神培育,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学习进步的制度和措施,如定期选派教师出国深造,支持教师在职“读研”等,学校每年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