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18度,海南。 北纬31度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上海世博会。
在世博园区海南馆,随处可见的椰岛元素试图向世人展示这样一种特质:度假天堂、宜居宝岛、开放特区。 而在这条地球上最适合度假的纬度线上,在这座“中国最适合度假的宝岛”上,国际旅游岛战略正在生根发芽。
海南正在努力从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转变为国际旅游岛。
海南省省长助理、海南省旅游委主任卢志远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经济特区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其性质和地位海南的经济特区没有变。
不过,卢志远强调,要避免一个误区——国际旅游岛并不意味着海南只是一个旅游岛。 在这里,虽然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但海南仍坚持集约发展新兴产业。 同时,为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化的体制障碍,海南将以“组团开发”的方式,将这个中国第二大海岛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大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机制。
国际旅游岛关键在于国际化
第一财经:参观完上海世博会,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卢志远:上海世博会每天人山人海,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汇聚。 我最深的感受是,上海世博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第一财经:世博会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何借鉴意义?
卢志远:意义重大。 因为国际旅游岛有两个关键因素:国际化和开放性。 在世博会这样的大舞台上,海南能够实现与世界的交流对接,展示各国先进的发展理念、文化理念、旅游和城市建设理念,对海南来说是一种学习和提升建设国际旅游岛。
海南馆主要通过海洋文化、生态建设、民族文化、城市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等多种元素展示,展示海南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22年来的发展成就,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表演。 建设理念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海南的了解。 此外,还将借助世博会平台,举办旅游推介和项目招商活动。
第一财经: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陆志远: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改委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纲要》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各项举措和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纲要》要求,海南将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级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的重要平台。 开发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实现这六大定位,实际上就是让海南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10年后,即到2020年,海南旅游服务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接轨。 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大大提高。 旅游业规模、质量和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胜地。
引领服务业不等于放弃实业
第一财经:那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陆志远:目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规模、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较小;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城乡管理水平低下,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
但相对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海南毕竟是经济特区,“特”就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需要不断更新观念。 同时,还要以务实作风,逐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落实中央特殊政策。
第一财经:经济发达省份的经验表明,第二产业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思路。 那么,现代服务业能否支撑海南经济的高速发展呢?
陆志远:《意见》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要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现代化的特色经济格局服务业为主导; 着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同时,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兴产业。
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是发展单一的旅游业,而是要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实现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热带现代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并支持整个国际旅游业。 旅游岛屿协调发展。
第一财经:那么,产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陆志远:海南的产业发展思路其实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 没有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基础。 大家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搞旅游。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一二三产业要协调发展,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把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因此,第二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对海南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系到海南当地财力、就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难度很大。
海南的产业发展思路是集约发展新兴产业。 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重复建设的原则,集约发展新兴产业,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产业扩张。 因此,必须以大项目的引进为支撑,以大企业带动多园区多小片区,实现集约化发展。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些地方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毕竟海南是我国第二大宝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海南长远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六大群体避免无序发展
第一财经:不过,也有人担心海南有18个市县,行政区划过多会导致无序发展。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卢志远:是的。 这需要强有力的规划和引导,因此《纲要》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理念,即“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确定了国际旅游岛的功能组团海岸带建设和功能划分,避免现有行政区划限制和碎片化带来的负面问题。
目前,国际旅游岛将分六组开发。 其中,北部组团以海口市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迈。 在充分发挥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作用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展、商务活动。 餐饮、高尔夫休闲、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等服务业,以及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
南部组团以三亚市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个县。 重点发展酒店住宿、疗养休闲产业。 同时,充分发挥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集聚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个市县; 东组包括琼海、万宁; 西部组团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 西部集团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此外,还有一个海洋群,包括海南省授权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 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海洋旅游,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通过这样的布局,可以实现功能的错位,从规划的角度解决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孤立作战、多元政策、四面开花、低水平冗余等建造。
第一财经:国际旅游岛和海南经济特区有什么关系?
卢志远:实际上,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 海南经济特区的性质和地位没有改变。 国务院文件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海南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信10年后,海南将成为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