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观后感 内容页

最近翻阅《阅微草堂笔记》,总会想起跟我讲过许多故事的父亲

作者|吊床架下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阅微草堂笔记笔记体小说_阅微草堂笔记原序_阅微草堂笔记

#生活与读书#天气入夏,再怎么掖帽子入领子,都抵不住无孔不入的寒风。喷嚏不断,打的脑袋也昏昏像摇色子,有时侯摇到往日的时光会突然地明确上去。

有一年冬天,我在泥墙蓬牖外的朔风疾劲催促下,极不甘愿离了被窝。吃了一碗炒饭——我小时候早晨一定要吃炒饭,不喝粥。你们笑谈我将来是要做打铁匠的,我不明所以,问缘故,说,打铁师父要卖力气,所以晚上也得吃炒饭,喝粥没力气打铁。我听了倒满欢喜,想着那我倒是可以打一些神奇的宝贝下来。不过天不遂愿,身子骨没往铁匠发展,薄弱单薄,悻悻哀怜,毛病不少。现在想来,真对不住我吃下的这么多午饭。

阅微草堂笔记原序_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笔记体小说

吃过了晚饭,那自然是去村里会男子伴们耍,尽管风大阅微草堂笔记,日头倒也不吝,明艳艳地打在村头昏暗的晒谷场上,坐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我和男子伴们呢,自然是“少”的那部份,也有一席之地供我们打玻璃球玩——是真正的一席之地,就一张被单的范围,是我们一年四季的打玻璃球的地儿。奶奶们闲话轶闻,谈的唬人的,便把我们也吸引住,停了玻璃球,专心围住讲的人听他说。那大概是我最早的“听书”,如今都认为奶奶家们忒厉害,没上过学,讲故事本领实在高,起承转合一样不落,尤其坐中一位瘸了腿的老奶奶,黑色长髯,黄铜唇色,脸长身瘦,谈锋尤健。不但讲些难辨真伪的鬼事,甚至还谈些风月韵事,真不知这种事儿都是哪里来的,也不知他是否加工过,其实,我们是照单全收,听的新奇。

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笔记体小说_阅微草堂笔记原序

奶奶家也喜我们这窝子小鬼头,我想他实在是孤寂。他膝盖永远裸露半截,手臂关节处斜穿了一根钢钉,钢钉周边抹满了抗生素。村庄里其余人都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茅舍归。”忙得很,他呢,残了一条腿阅微草堂笔记,自然是倚着屋内,既无收音机,也无电视机,更甚或手机网路了。每次我们从村尾玩到村头——他家紧靠在村头。总要去他门上打个招呼,他很欣慰,会抓东西我们吃,吃的我们都不怎么有兴致,会请他给我们讲个故事。时间久了,他大概也步准了我们的脾气,每次都说,明天又有故事哦。我们其实就一窝蜂往他家厅堂上拥去,待坐定了,他便缓缓开口。奇的是这么长一段时间天天给我们讲,没有重复的。

后来上中学,逐渐收了心,怕功课考不过挨打,这倒事小,更怕的是留级,这在我们看来是奇耻大辱,故而那时侯学习是带着崇敬的(后来就破罐子破摔了)。有一次隔了好久回去,父亲说,天天跟大家讲故事的XX过身(已故的意思)了,我只啊了一身,表示惋惜。便没有再多问,由于那时侯,吸引我们玩的更多了。做纸风车,折纸客机,太多东西躲进我们的世界,我们迎着风抬起纸风车奔跑,越跑越远,仍然挪到远离了家乡十几载。

近来翻阅《阅微草堂笔记》,总会想起这位跟我讲过许多故事的同村父亲,尽管他讲的故事,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但我记得他黑色长髯,呷一口茶,开始说一段奇闻异事……

TAG标签: 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