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八项职业防治工作方案合集

时光飞逝,我们将面临新的工作、新的挑战。 让我们一起学习写工作计划吧。 工作计划如何写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8项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 欢迎您分享它们。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1部分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同时结合公司工作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特制定三——专门制定了今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最新精神和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企业加强工厂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管理制度。 标准体系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落实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积极配合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杜绝职业健康隐患监管工作及时消除,不留死角,保证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对接触危险因素的员工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和各类员工的一般健康检查。 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在岗员工体检率达到100%; 员工离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同时,建立健全员工个人健康监测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查率达到100%。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3、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类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 通过不定期评估和相关问卷调查,员工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和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和减少压力和无聊,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营养膳食,注意工作期间休息的效果工作以缓解疲劳;

6、工作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生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未发生重大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七、认真做好突发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报告工作。

3、干预措施

(一)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评价

在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企业管理标准,行政部门和生产部门牵头组织企业相关管理部门修订和完善工厂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 性别及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估。 工厂的具体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是:

1、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急性职业病事故防治体系

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4、职业健康培训体系

5.职业健康监测体系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体系

7、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体系

八、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9.职业健康个人防护用品配发和使用管理制度

10、职业病防治管理奖惩制度

(二)宣传教育培训及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展情况

1、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体、宣传栏、视频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护宣传活动;

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健康保健知识”竞赛活动;

4、组织员工消防、触电、外伤急救知识培训;

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

6、开展为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活动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检查职工提出的参加职业卫生工作合理建议的落实情况;

7、结合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活动,分批、多种形式举办员工职业健康、健康促进、营养饮食、医疗知识视频知识学习会。 员工参与率每年提高5%;

8、对在岗员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护和互防技能。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载明必要的防护措施和福利待遇。 签约率必须达到100%;

(三)加强日常管理,改善工作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1、行政部负责危险作业场所、危险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为加强化学品事故急救处理,在硫酸灌区增设喷水装置;

3、生产部门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生产部、行政部定期整顿生产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整洁、舒适;

六、主管部门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

七、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食堂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核对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二部分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消除职业病危害,有效保障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及相关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照“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为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员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预案

1、按照规定为职工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消除“跑、漏、滴、漏”并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因素。

2、组织公司员工参加职业病健康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树立职业病防治意识。

3、工作场所应与生活空间分开。 任何人不得在工作场所居住。 进入生产区域禁止吸烟。 车间吸烟区必须配备灭火装置。

4、危险作业与非危险作业分开,高温作业与其他固定作业分开,夏季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5、安装和维护车间、仓库的通风装置,保持空气流通; 在有毒物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6、仓库及生产车间的调墨区域,化学品应按要求定位、放置,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所有油墨和溶剂应由专人保管,并登记收货和发货。

7、每年至少对生产、办公场所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并向公司全体员工公布。

8、每年组织实施一次应急预案,并不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9、定期组织有职业危害的岗位和岗位的员工参加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10、认真执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合同条款,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女职工身体健康。

11、对新入职和解聘人员进行体检。 被辞退的人员必须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报告处理。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三部分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各矿山要深刻认识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并与公司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落实本方案,有针对性地持续加强职业病防治薄弱环节整改,强化“一沟通三防”管理和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入发展。 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矿山要切实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组织措施的保障。

2、建立健全煤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点修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一供三防”等矽肺综合防治措施,做到“一供三防”。矿山“三防”工作特别是矿井扬尘综合治理,把管防工作责任落实到各矿山、各部门、各作业班组,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治理的目标。边缘。

3、完善生产矿山通风管理机制,加强通风队伍建设,配备适应通风防尘工作需要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保证通风防尘工作正常开展。

4、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采空区封堵、风门管理,增加矿井有效风量,加强采矿工作面局部通风管理,确保井下人员有符合质量的新风量和风量要求; 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改造和完善通风系统,加强“一通风三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硅肺综合治理基础设施为综合防治矽肺病提供物质基础。 。

5、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安全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地面、井下产尘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监测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煤矿粉尘检测,根据有关职业病防治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促进粉尘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六、加强矿山综合防治扬尘管理,采取以下措施:

①公司及矿井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不断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时有效清除,减少粉尘危害。

②各矿山应建立井下防尘系统。

③开挖工作面采用湿式作业,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

④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正常使用,努力减少粉尘危害。

7、加强职工尘肺病综合防治管理,每年定期对接触粉尘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治疗; 对发现患有职业病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原岗位,重新安排工作,并按规定发放补贴。

8、将职业病防治知识纳入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坚持专业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从根本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四部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我厂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现将20xx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制定并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制度;各单位的管理措施。

(二)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相关人员每月不定期到车间、班组,检查监督生产现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三)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在车间开展一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宣传和职业病防治培训活动,不断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根据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确定本年度体检时间和次数(包括入职和离职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每个单位的文件。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最大限度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五)工厂安全环保部门应定期进行岗位粉尘、毒物监测,并聘请上级相关部门年内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监测。

(六)不断完善产尘、产毒点除尘、解毒设施,加强职业病危害整治,确保除尘、解毒设施良好运行。

二、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季

1、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

2、完善生产现场通风、防尘设施

3、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4、现场扬尘监测

5、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监督检查

6、整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

工厂安全环保部及各生产车间及班组

第二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召开劳动防护用品征求意见会议

3、检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4、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5、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整理到工厂安全环保部门及相关部门、车间、班组

第三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4、员工健康检查、工厂安全环保部门及相关车间、班组

第四季度

1、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员工健康检查

4、工厂安全环保部门、相关车间、班组等年度工作总结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五部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我厂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现将20xx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制定并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制度;各单位的管理措施。

(二)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相关人员每月不定期到车间、班组,检查监督生产现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三)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在车间开展一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宣传和职业病防治培训活动,不断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根据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确定本年度体检时间和次数(包括入职和离职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每个单位的文件。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最大限度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五)工厂安全环保部门应定期进行岗位粉尘、毒物监测,并聘请上级相关部门年内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监测。

(六)不断完善产尘、产毒点除尘、解毒设施,加强职业病危害整治,确保除尘、解毒设施良好运行。

2、具体工作安排。

(一)第一季度:

1、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2、完善生产现场通风、防尘设施。

3、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4、现场扬尘监测。

5、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监督检查。

6、整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

责任单位:工厂安全环保部及各生产车间、班组。

(二)第二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召开会议征求劳动防护用品意见。

3、检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4、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5、整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

责任单位:工厂安全环保部及相关部门、车间、班组。

(三)第三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检查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4、员工健康检查。

责任单位:工厂安全环保部、相关车间、班组。

(四)第四季度:

1、检查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员工健康检查。

4、年度工作总结。

责任单位:工厂安全环保部、相关车间、班组等。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六部分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同时结合公司工作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专门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最新精神和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企业加强工厂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管理制度。 标准体系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落实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积极配合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杜绝职业健康隐患监管工作及时消除,不留死角,保证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对接触危险因素的员工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和各类员工的一般健康检查。 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在岗员工体检率达到100%; 员工离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同时,建立健全员工个人健康监测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查率达到100%。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3、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类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 通过不定期评估和相关问卷调查,员工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和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和减少压力和无聊,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营养膳食,注意工作期间休息的效果工作以缓解疲劳;

6、工作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生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未发生重大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七、认真做好突发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报告工作。

3、干预措施

(一)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在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企业管理标准,行政部门和生产部门牵头组织企业相关管理部门修订和完善工厂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 性别及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估。 工厂的具体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是:

1、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急性职业病事故防治体系

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4、职业健康培训体系

5.职业健康监测体系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体系

7、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体系

八、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9.职业健康个人防护用品配发和使用管理制度

10、职业病防治管理奖惩制度

(二)宣传教育培训及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展情况

1、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体、宣传栏、视频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护宣传活动;

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健康保健知识”竞赛活动;

4、组织员工消防、触电、外伤急救知识培训;

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

6、开展为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活动,检查职工提出的参加职业卫生工作合理建议的落实情况;

7、结合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活动,分批、多种形式举办员工职业健康、健康促进、营养饮食、医疗知识视频知识学习会。 员工参与率每年提高5%;

8、对在岗员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护和互防技能。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载明必要的防护措施和福利待遇。 签约率必须达到100%;

(三)加强日常管理,改善工作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1、行政部负责危险作业场所、危险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为加强化学品事故急救处理,在硫酸灌区增设喷水装置;

3、生产部门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生产部、行政部定期整顿生产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整洁、舒适;

六、主管部门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

七、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食堂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核对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七部分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介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精神以及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制定三项职业卫生条例。卫生监督工作,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部分:历史与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病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为受害人数众多、局势不断恶化; 产业分布集中度; 致病企业分布不均,区域分布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分布。 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主要问题是防控监管不到位; 防治效果差、危害严重; 诊断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机制有待完善。 职业病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治疗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需要政府、企业、个人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 当前,要重点加强农民工职业病防治。

第三部分: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和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和减少压力和无聊,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营养膳食,注意工作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少疲劳。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加强企业健康各类职业病防治,进一步提高职工体质和健康知识水平全体员工。

基本原理:

为认真贯彻、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标准体系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职工开展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落实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对职业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在日常工作中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隐患。在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 ,不留任何死角,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部分:配置标准及主要任务

1、对接触危险因素的员工进行年度健康检查以及员工的各项一般健康检查。 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在岗员工体检率达到100%; 员工离岗前体检率达到100%; 各种职业禁忌症去除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员工个人健康监测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作业场所有害因素工作环境检出率达到100%。 100%。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3、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4、利用厂报、电视、宣传栏、各类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 通过不定期评估和相关问卷调查,员工相关权利义务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

5、工作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生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未发生重大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第八部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我厂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现将20xx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制定并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制度;各单位的管理措施。

(二)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相关人员每月不定期到车间、班组,检查监督生产现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三)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在车间开展一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宣传和职业病防治培训活动,不断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根据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确定本年度体检时间和次数(包括入职和离职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每个单位的文件。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最大限度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五)工厂安全环保部门应定期进行岗位粉尘、毒物监测,并聘请上级相关部门年内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监测。

(六)不断完善产尘、产毒点除尘、解毒设施,加强职业病危害整治,确保除尘、解毒设施良好运行。

二、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

内容

责任单位

第一季

1、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

2、完善生产现场通风、防尘设施

3、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4、现场扬尘监测

5、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监督检查

6、整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

工厂安全环保部及各生产车间及班组

第二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召开劳动防护用品征求意见会议

3、检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4、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5、整理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

工厂安全环保部及相关部门、车间、班组

第三季度

1、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4、员工健康检查

工厂安全环保部及相关车间、班组

第四季度

1、生产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检查

2、生产现场粉尘监测

3、员工健康检查

四、年度工作总结

工厂安全环保部、相关车间、班组等

【八项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合集】相关文章:

职业病防治责任承诺书11-29

7条职业病防治标语07-29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总结12-08

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样本09-30

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方案医院工作方案09-28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宝典八篇 03-10

【推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宝典四篇04-10

职业生涯规划五篇文章04-08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合集10篇03-30

工作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合集8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