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不应该零打碎敲,也不可以剑走偏锋
什么是课程建设?在现阶段,当课程改革的“红利”早已释放殆尽,教师对课程改革普遍感到疲惫和消极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进行学校课程建设?
狭义地讲,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主要是校本课程建设,或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在于,通过课程的整体建构,积极开发富有个性色彩的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通识和共性教育的不足,满足本地、本校以及学生个体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从这一意义而言,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学校个性建设,也就是特色学校建设。
一般而言,学校课程建设大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零星”课程的开发阶段。一些年轻教师因为思想和理念的适度超前,不甘于现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为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在校长的默许下开设选修课,创建兴趣小组,进行校内外实践活动。这样的“开发”,一般不是有意或刻意而为之,没有专业引领和指导,甚至有人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概念还没有弄得很明白,但自己热衷,学生喜欢。他们赶上课程改革的浪潮,便借船下篙,稍加完善便演化为“校本课程”。而这时的学校,对于课程建设还处于“草创期”,尤其对于国家课程还心存朴素的敬畏,谈不上“校本化”国家课程。这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初级阶段,也是自发阶段。
二是有一定规模的课程开发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被作为检验课改的硬性材料,一些课改先锋学校非常重视,有些高中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开发出数十种、上百种校本课程。这时的课程开发,尽管有对校本课程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就“校本”而“校本”,只满足于校本课程的“有”和“数量之众”,还未能从更高的课程视域认识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内涵不丰、质量不高。与此同时,少数学校开始启动“为我所用”“为应试所用”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中级阶段,也是较为低层次的自觉阶段。
科学规范的课程建设必须超越这两个阶段,进入学校主体的高度自觉阶段。学校课程建设不应该零打碎敲,也不可以剑走偏锋,应是在科学的课程规范下,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计,统筹安排。学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在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成长和发展。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环节值得高度重视。
第一,价值追求高位。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提供选择,彰显自主,达成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更充分、更主动发展。这样的“高位”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与现实的考试升学并非水火不相容,只要上下一心,真抓实管,尤其是行政部门科学“作为”,所有的办学主体切实按照课程规范实施教学,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真价值就能体现出来。
第二,构建强调整体。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课程的成熟,课程成熟的表现是体系化。所谓课程体系化,是课程的自成体系与学校文化、学生发展的三位一体。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宗旨,课程体系架构、单一课程建设都必须在这样的思想和宗旨的观照下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国家课程必须有高度的尊重,所谓“校本化”只能是在“持正守本”前提下,对形式、方式微调。如此,由文化而课程,由课程而学生,这样才是有文化品位的学校。
第三,机制实现联动。课程是学校实力的核心,兼具软硬、静动之特点;课程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宏大“叙事”,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多管齐下。学校文化的成熟和基本成型,课程理念和主张的共识达成,课程建设的理论、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到位,都是必要条件;校内部门、年级组之间纵横关系的和谐协同,是基本保障。仅靠校长的“强推”,少数先行者的“自发”,必将流于“游击”式的琐碎和散乱,难以走得久远。
第四,参与必须全员。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改变精英开发、编写教材的传统模式,倡导每位教师直接参与开发课程,在课程改革深化的今天尤为重要。自己开发建设,自己实施教学,甘苦自知,驾轻就熟;更重要的是,开发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研究教育、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的过程,自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长期应试导致的教师教学知识、能力、观念和素养的僵化、固化、陈旧化,正需要通过课程建设的新举加以刺激、突破,以使教师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好的课程要实现好的价值,需要有好的教学实施。优秀的教学实施,来自优秀校长在引领课程建设之后科学的教学推动。校长亲力亲为的引领,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共识,教师自主、选择的原则,是确保课程教学推进有序、有效的可贵元素。
红利,教师,如何,学校,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