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领悟真教育携手奋然行

在《教育诉状与理想教育》这本书里,梁恕俭老师先是弹奏了一曲“教育悲歌”。在这一章里,他直面教育现实,列举了一些与教育教学规律背道而驰的消极现象,正是通过痛心的暴露与冷静的解剖,他才使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教育那或显或隐的危害性。一些推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标准化教育看似积极激进,而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究其实仍是受传统教育支配的应试教育,这种功利性很强的教育模式越是严格,学生们就受害越深。
基于对现实的具体考察和深刻反思,梁老师揭示了传统课堂的十大弊端。一、单调的“标准化”导致故步自封;二、统一的“程式化”导致创新匮乏;三、纯粹的“应试化”导致枯燥乏味;四、极端的“功利化”导致压抑人性;五、“填鸭式”导致疲于应付;六、“重结果轻过程”导致舍本逐末;七、“重教法轻学法”导致南辕北辙;八、“重灌输轻探究”导致浅尝辄止;九、“重教材轻学生”导致兴趣丧失;十、“重知识轻能力”导致眼高手低。在我们看来这些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甚至支配下,我们往往难免落入这种种弊端而不自知。老师用概括的表述让我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不是对号入座,而是需要我们扪心自问:我的课堂怎么办?是否跳出了传统课堂的圈子,是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否真正尝试了课改,是否落实了素质教育?
传统课堂的弊端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必然表现;可以说,不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就难以根除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梁老师又专门谈到了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实践者李炳亭的一些言论和做派,援引他的《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的教育论著来进一步论述。上面这些是就课堂说的,就教育这个大命题来说,现实中的许多做法偏离了应有的正确轨道,“分数与品质哪个更重要”,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虽然理性告诉人们都应该以品质为重,但在具体操作的天平上,又有多少老师能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并真正把育人放在首位呢?残忍杀害四个同学的马加爵,复旦投毒案中暗中毒杀同宿舍同学的大学生罪犯林森浩等等,无不警示着育人比分数更重要,但面对所谓的差生,有多少老师能慷慨无私地施以援手,诲人不倦地转化改造呢?所以,梁老师断言: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十个优生还重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老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当然也是功德无量!
在新世纪,中国人民都在为民族梦的实现而更加努力和执着,教育工作者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教育梦想,为了美好的未来,更为了后代人的幸福,教育再不能在原有的传统道路上进行下去了!那么,应试教育是死而不僵还是并未死去,我们的教育教学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还是有了清醒的认识并能大刀阔斧地践行改革?时代及教育发展的趋势都在向我们提出挑战和考验。
作为热切呼唤改革的教育专家,梁恕俭老师本身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和由衷热爱,但他眼里揉不进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庸俗做法,他推崇的是充满着道德灵性的生动课堂,倡导的是灵魂与灵魂对话交融的人文教育;这才是一种大格局大气魄大教育,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是更适合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正确教育之路。与此相反,现实中依然严重存在着“教育的窄化现象:教育被窄化为教学;教学被扭曲为应试;应试被误导为训练;训练被省略为试卷;试卷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错认为质量。”梁老师有着理想的教学观,他把三尺讲台视为挚恋的情人,为此他上下求索教育的真谛。在他眼中,教育是一方圣土,本应该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自在地发展,不能容忍任何人为的束缚和羁绊,虚假、形式、作秀、浮躁、功利等等都给教育戴上了无形的枷锁,这些传统应试教育的衍生物必将严重窒息着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在本书“教育到底是什么”一文中,从小做梦都想当教师的梁恕俭认为:教育即人学,目的是追求幸福;不是解惑是解放,其核心是培养真正的人;应使教育者在上学阶段感受到学习是幸福的,教育应给他们一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在探索教育实质的过程中,梁老师也提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即需要具备“求真、务实、和谐、博爱、民主、尊重、竞技、强身、协作、谦逊”这些特征,而这二十个字也必然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当然要做到这些并非一蹴而就的,任何伟大的事业都绝非短期内就能轻松完成。比之应试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全面铺开以及其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项更需付出的艰辛事业,她会比传统教育拥有更多的民主、尊严、轻松、快乐、自由、健康和幸福,不过,她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培养的是一个人的全面综合素质,致力塑造的是一个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灵魂,因此会比应试教育更有宽度和厚度,也更有长度和高度,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即便如此,她也不会像应试教育那样能较快地取得成绩、实现功利。她是效法天道、尊重人道、遵循学道的与时俱进的光辉大道,她是真善美的代表和文明进化的里程碑和必然归宿,她貌不惊人但功力深湛,她质朴无华混沌纯一但却是教育的本根,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在一切的博弈或角逐中,她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这样的素质教育(也即新教育)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转型期,她和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转型期相对应,这也算是一种历史巧合吧!不管怎样,她必然也要经历转型期的种种磨难和阵痛,而我们教师也遇到了独特的历史关口,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有不少机遇,我们的教育梦、强国梦不是漂亮和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付出真真切切的探索奋斗、开拓创新!为了适应时代的召唤和民族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大胆开辟,把目标定得更高更远,向优秀人师、教育行家的水平和境界努力进发!
李炳亭、李镇西都是梁老师在他这本书里极力称扬的杰出教育人物,提到李镇西其人其事,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既佩服他的能力,更钦仰他的精神!梁恕俭把李老师作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本书里就专门有篇文章,标题是“向李镇西学习什么”。是啊,我们应学习他些什么呢?根据梁老师的分析性论述,我们主要应抓住这几点:一、学习他的爱心与民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爱,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民主的基础上。善待孩子的未来,是教师的责任和本分。”这是李镇西老师的名言,当然他的名言事迹所在多有,这里不做赘述。二是学习他的勤勉与敬业。李镇西老师为了学生和教育事业,更为了新教育的探索和发展,真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长期的熬夜,长期的失眠,正在压垮我的身体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