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吆喝》教学后再对文本的解读(教学随笔)
金波实验学校林青
我听了黎晓燕老师上的《吆喝》观摩教学课后,静下心来翻阅了《吆喝》在本单元教材的前后教学内容,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了解民风、民俗,承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那我就以如何让学生抓住“声音”这条主线来教学《吆喝》这篇课文,来谈谈我个人对《吆喝》文本的粗浅解读:
一、美妙的声音
课文开头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老北京各种民间行业,在作者小时候的眼里是生活中一支快乐的交响曲!不是吗?课文里为我们呈现的由“金属声”、“小鼓”、“长号”所形成的“街头管弦乐队”。还有第二自然段的“各种商贩的叫卖声”,第三自然段的“商贩们变调声”。写出了老北京街头热闹而繁忙的一派景象,在作者幼小的心里,留下的是一曲曲美妙的声音。
二、记忆中的声音
作者在记忆中的童年里,有他喜欢听的和不喜欢听的老北京胡同里的声音。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的记忆是“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没个停。”从文章的第五到七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听的声音:“白天的热闹,夜晚的精彩。”“从吆喝中,作者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而另作者不喜欢听的声音是在文章的第八、九自然段中:“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的声音,最讨厌胜利公司的商标,作者心里表示愤怒。还有盲人敲小钹的和乞丐颤声、低音的喊声,写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三、最美的声音
在第十自然段里,作者重描了四季中,那些让他儿时感到最美好的声音,也是他儿时最美好的时光。四季中叫卖声有:春天卖大小金鱼儿的、卖蛤蟆朵儿的;夏天卖西瓜的、雪花酪的;秋天卖秋海棠的、柿子的;冬天卖葫芦儿的、烤白薯的。这些声音是那样的熟悉,它是作者儿时最难忘的声音,是作者儿时感到最动听、最美的声音!
四、成长的声音
从课文第十一到十三的文段中,我们可以想到,儿时的作者是伴着这些不同的吆喝声长大的。在成长中,他知道了“叫卖实际就是一种口头广告”、“不同吆喝的变化声”和“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此时的声音,又让儿时的作者似乎明白了这些吆喝声蕴藏着一些“知识的秘密”。
五、永不消失的声音
文章的结尾写得精炼、简洁。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深深的怀念与追寻,同时道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