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折纸活动充满孩子们的空间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
文章摘要: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游戏。纸是我们生活中取之用之及其方便的物品,纸的操作性比较强,折出来的物品生动形象,孩子们易学易做。一张小小的纸,通过孩子们的折叠、剪贴、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可以变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物体造型,孩子们不仅能在折纸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还能培养孩子仔细的观察能力、灵巧的动手能力、手眼一致的协调能力等。
让孩子们喜欢上折纸作品,教师首先喜欢折纸、会折纸,让折出的物品深深吸引着幼儿;抓住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引领幼儿爱上折纸;让幼儿从“要我折”到“我要折”,让幼儿的主动性占据主导地位,让折纸活动充满孩子们的空间。
关键词:折纸兴趣主动性空间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魅力;也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创造性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该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而今天的《指南》也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折纸、爱上折纸、主动折纸呢?
一、作品的出现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
通过优秀折纸作品,激发孩子学习折纸的兴趣。作品中的纸船、小衣服、小鱼、小兔子等折纸作品,是孩子生活中常常能接触到的物品,通过一张小小的纸就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得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拥有,自己会折。一旦学习兴趣的形成,教学活动就能很好地开展,进而形成幼儿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每当午睡时分,在我做完事情的那段空余时间,我总会拿出邮送广告纸或没有用的废纸,变着花样进行折纸,一会儿小兔、棉桃、帽子、皮球等印入眼帘,孩子们一起床看到桌子上这些花花绿绿的折纸作品,甚是羡慕。“老师,这些漂亮的小动物奖给谁呀?”“当然是奖给先睡好的小朋友呀!”“我有没有先睡着呀?”“今天没有你的名字啊!不过明天老师还会折的。”“哦,明天我可要先睡着了。”等到孩子们都起床了,我就开始将我折的宝贝送给先睡着的小朋友,没有得到的孩子是多么的羡慕,不过还有机会。每天我都会折出不同的物品作为午睡中的奖励,每天都会有好多孩子问着同样的问题。也有的小朋友午睡习惯不是特别好,他们就会想办法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教我折呀?”“好啊!你想学什么呢?”“我都想学,今天就教我小兔子吧!”“好的。”“老师,那你也教教我们吧!”“好!老师一起教。”有了我的引领,孩子们对折纸充满了兴趣,天天嚷着要我教,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二、兴趣让孩子们爱上了折纸
兴趣是孩子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孩子们刚开始折纸时总是满怀信心,但折到一半时有的孩子可能遇到困难,这时孩子所选择的办法很可能是放弃。这样孩子就体会不到自己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如何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并让孩子对折纸始终保持兴趣呢?我们不仅要把折纸当做一个学习或练习的过程,更要当做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保持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分部折叠:大班孩子已经学会了基础的折叠法,如对角折、对边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等,开始前,我将重要的步骤折好放于黑板,请小朋友们观看折叠,在这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作品,有的孩子在折到一半处不会了,也有的孩子看不懂,干脆就不折。对于顺利完成作品的幼儿我会请他们将作品拆掉,再次折叠,在反复折叠中巩固折法;对于折到一半处不会的幼儿,我会集中示范较难的步骤,教给他们折这一步的方法;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会手把手的教,有时我也会请小老师负责教那些能力弱的孩子,不是帮助,而是一步一步跟着小老师折叠,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尝试的机会。
看图示折叠:大班幼儿已具有看图示折纸的能力,每次折纸课时,老师总会出示一份图示,图示的展现,孩子们便会跃跃欲试。按照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老师还没有进行示范讲解呢,孩子们怎么会呢?如今教学理念转变了,正如《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在折纸“亭子和宝塔”活动中,一开始我就采用了大胆尝试的方法,和孩子们说:“这是什么?”“亭子、宝塔,”“你们会折吗?”“那就勇敢地去试一试吧,看谁能第一个成功?”孩子们很能接受了这种方式,因为我看见大部分孩子已经耐不住性子开始尝试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那种敢于尝试、努力探索的火花被激起了。在折纸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改以往的“我不会,我不想折”的懒惰思想,大家都认真的尝试起来。
老师在让孩子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尝试,尽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当孩子在折纸中出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我们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思考,尝试自己找出答案。在这基础上老师再进入角色,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如:“刚才你在折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一步看不懂?”此时教师可以请个别已经领悟的孩子来示范,教师讲解,如果大家都有困难,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示范讲解,如:折到这一步,该怎么办呢,接下去往哪儿折等,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从中得出答案,老师就像什么也不会的孩子。正如《指南》中指出“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究和学习。”
三、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极大的求知欲望,正是这种学习的兴趣才促进了幼儿主动的学习。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不仅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主体现象。
不管是晨间桌面游戏,课间十分还是午间活动,时常有孩子们对我说:“老师,现在我能不能折纸啊?”“行啊!”“可是筐里又没有纸了。”“哦,老师帮你们去拿。”此时我会很乐意地帮孩子们去拿早就收集好的广告纸等可利用的废纸,裁剪成正方形、长方形,刚开始孩子们都喜欢正方形纸,每一次我都会在孩子们需要时提供给他们,后来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让孩子们取之方便,我们只提供长方形纸,并教给他们裁剪成正方形的技能,需要正方形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去裁剪,由开始剪得高低不平到后来学着老师的样子整齐地裁剪好正方形,现在不管提供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孩子们都会灵活的操作,折纸活动也更来劲了,这种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充满了孩子们整个活动的空间。
孩子们不仅从幼儿园学习折纸的本领,在家中,在朋友那儿都是学习的好时机,有时某一个孩子学会了新的折纸作品,他们就会拿到幼儿园相互欣赏,小朋友之间也会相互传授折纸方法,有时我也会想一个孩子那样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新本领,学会了再去教给想学的孩子们。这样一来我们学会的折纸作品有很多很多,孩子们也更喜欢折纸了。
折纸具有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强,容易学会,成就感强等特点,折纸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获得了折纸的知识技能,提高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索、敢于尝试,在整个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仔细观察、耐心专注的学习习惯,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用心地去了解孩子、巧妙地去引导孩子,孩子们一定会爱上折纸,并时时发挥它的作用。
羊尖中心幼儿园 周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