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司马迁励志编写一部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的史书,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但是一个念头一直支撑着他。他认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重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于是,司马迁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又摊开竹简,继续《史记》的写作。
问题来了。在学生的《语文补充习题》中,这样考查学生:“在你的记忆中,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
出题老师当初拟定此题的目的,我想不外乎两个:首先,让学生领会文本主旨,司马迁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的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让《史记》以及他的名字流芳百世;其次,让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受到古今中外正能量的影响,记住那些为正义而牺牲、为国家而牺牲、为他人而牺牲的那些英雄人物的名字,受到他们感人事迹的震慑,在脑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道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写出多个英雄人物的名字,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实的情况是,当做到该题时,大多数同学缄口不言,只有几个同学异口同声地喊“王二小”。我知道,产生这样的答案,是受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影响。肯定学生的答案过后,我接着问:“还有吗?”学生接着说出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的名字。这三个名字,都是语文或者是品社课堂中学习过的。他们三个人,都是产生深远影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
等到继续追问的时候,有的孩子喊了一声:“那个舍身炸碉堡的,也是的!”“说出英雄的名字来!”我强调。学生沉默了,我将“董存瑞”的名字郑重地写在黑板上。接下来的课堂,真的步入静悄悄的境地了。为此,我又给他们讲述了刘胡兰、罗盛教、赖宁等的故事,让他们更多地受到英雄思想的影响。
产生这样尴尬局面的原因很多。
其一,现代的社会中,媒体宣传得不够多,导致孩子不知道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当今的孩子,更多地知道奥特曼、光头强、灰太狼、大头儿子等。一打开电视,所有的动画片会鳞次栉比而来。
其二,学生的读书量的确有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阅读数量更是捉襟见肘。没有大量的优秀作品的浸染,他们的见识就不会丰富。
其三,对于英雄的膜拜,他们头脑中的意识根本就没有诞生或者是扎根。受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脑中最崇拜的,大概是影视歌明星,亦或是高富帅等。
所以,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拾“英雄主义”,让如今的孩子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