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岸边的黄鹤楼、江西省南昌市长江岸边的滕王阁、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称江南三大名楼。
这三座名楼自建成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驻足吟诵的绝佳场所。 由于文人墨客写下的雅致文章,这三大名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滕王阁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使这座名楼远近闻名。 “落霞孤鸿共飞,秋水天一色”已成为千古名言。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使这座建筑名声大噪。 “先忧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也使岳阳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
岳阳楼
柳絮如烟的三月天,李白在黄鹤楼告别了好友孟浩然,留下了一首传唱千年的送别诗。 “远处孤帆的影子在蓝天里消失了,只见长江在天上流淌。” 它像长江东流一样永恒而悠长。
李白不止一次登上过这座江南名塔。 这次送孟浩然,是他第一次登上黄鹤楼。 李白每次到黄鹤楼,总能创作出佳作。 李白在另一首名诗《与侍郎钟琴听黄鹤楼笛》中写道:“为迁而迁长沙,西望长安。思念故乡。”黄鹤楼玉笛吹,江城五月梅花落。” 这是他最后一次登上黄鹤楼。
黄鹤楼
还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面向浩浩荡荡的长江。 远远望去,他正要赋诗一首,忽然看到黄鹤楼的柱子上刻着一首诗。 李白读完后,不禁感叹道:“眼前有一片风景,唯有崔浩在其上题诗。” 正是因为李白的感叹,才引出了盛唐诗人崔浩,以及崔浩写下的《黄鹤楼》诗。 诗歌。
原来,李白看到的这首诗是大诗人崔浩写的,他被这首诗中的气氛深深震撼了。 李白觉得崔浩的诗写得太好了。 既然已经有那么多赞美黄鹤楼的好诗了,他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李白非常喜欢崔浩的这首诗,以至于李白后来在两首诗中都采用了崔浩《黄鹤楼》诗的风格。 李白在《鹦鹉岛》中写道:“鹦鹉东过乌江,江上岛名鹦鹉,鹦鹉西飞龙山,方舟树青。”
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诗中写道:“凤凰游凤台,凤上台。空江自流,埋葬吴宫花草。”幽径中,晋衣成古山。” 很明显,李白的两首诗都有崔浩《黄鹤楼》诗的影子,甚至风格都一模一样。
李白和黄鹤楼诗代代相传,他与黄鹤楼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 但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登上黄鹤楼时所说的“眼前有风景,唯有崔浩赋诗一首”。 人们也更愿意相信崔浩的这首诗是众多歌颂黄鹤楼的诗词之一。 非常出色。
崔浩的这首诗自写成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好评,各种赞美之词都像光环一样笼罩在它身上。 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谈》中说:“崔浩的《黄鹤楼》当为唐代七言韵诗之首”。
有了李白的背书和严羽的专业注脚,崔浩的《黄鹤楼》更是名声大噪。 崔浩写的这首黄鹤楼诗有什么好呢? 被历代诗人奉为典范。 我们看一下崔浩的原诗:
以前的人都是乘黄鹤去的,这里的黄鹤楼是空的。
黄鹤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
晴川汉阳树遍地,芳草萋萋,鹦鹉岛碧绿。
日木乡通行证在哪里? 烟波江上的炊烟,让人心酸。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蛇山之巅。 它建于三国时期。 蛇山又名黄鹤山。
美丽的事物总是与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 古代神话奇幻小说《祈邪之》中说,上古仙子安乘黄鹤路过此地; 《太平寰宇记》记载,三国时期蜀国名臣费祎曾在蛇山驾鹤上天,从此蛇山便被称为黄鹤山。
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命人在蛇山修建黄鹤楼,以供军事用途。 原本只是峡口城一角的一座碉楼建筑。 东晋建立后,黄鹤楼的军事用途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与之相伴的旅游文化。
由于黄鹤楼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登上黄鹤楼李白写黄鹤楼的古诗,可远眺滔滔长江,远眺隔江龟山,长江壮丽风光尽收眼底。江汉时期。 可以登上黄鹤楼怀旧、追忆往事、吟诗作赋。 您还可以用黄鹤楼辞别远行的人,送别朋友。
黄鹤楼集多种贴近生活的功能于一体,因此成为人们心中“必游”、“必宴”的观赏建筑。 也受到文人墨客的特别青睐。 唐代大诗人崔浩登上黄鹤楼,便产生了一首赞美黄鹤楼的诗篇。
诗人以神话传说作为全诗的开头句。 “古人曾乘黄鹤来”,指的是黄鹤山的由来和黄鹤楼的名称。 神话传说是美丽的,但当诗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一座真实而空虚的黄鹤楼。
用传说落笔,回归现实李白写黄鹤楼的古诗,诗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人们的思绪带向美丽的神话传说,再用自己的经历和视野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现实。
这两句话将人们的各种情感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不仅使人沉浸在诗的优美意境中,而且使人感受到黄鹤楼历经沧桑后的苍凉和繁华褪去后的平淡。 。
我们读唐诗时,总是被优美的语言所营造??的艺术境界深深地吸引。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唱起了“古人未曾见过,新人从此未曾见过”的诗句。 幽州台上苍凉而庄严的旋律,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让时间惊叹不已。
而崔浩唱黄鹤楼的上联只有两句。 虽然只有14个字,但这种潇洒、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却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雄伟、浩瀚、空旷的艺术。 图片。
颌上对联是仙人驾鹤西行。 虽然很美好,但这只是一个幻想的传说。 因此,诗人也说它“一去不复返”,自然流露了岁月已逝,古人看不到的遗憾:历史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几千年后,诗人崔浩登上黄鹤楼,眺望咆哮的江水。 他看到的只是天上水天交接处的白云。 诗人用笔自如,情感自然流露。 他写的是那个时代登上黄鹤楼的人常有的感受:浩瀚的精神和无尽的情感。
元夏庸《黄鹤楼》
诗人在黄鹤楼上眺望远方,汉阳平原上的树木清晰可见,就连芳草茂盛的鹦鹉岛也在诗人的视线之内。 如果说诗人看天上白云时的目光是向上的,那么看汉阳平原时他的目光就是向下的,这就是诗人环顾四周所看到的。
诗中的汉阳、鹦鹉岛都是地名。 汉阳在黄鹤楼以西,汉水北岸; 鹦鹉岛原是汉阳市西南约两里处的长江小岛。 “川”字既可以指河流,也可以指平原。 诗中指的是汉江和汉江北岸的汉阳平原。
汉江
鹦鹉岛的名字与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第一个是东汉末年的黄祖。 任江夏太守时,曾在此设宴招待宾客。 有人供奉鹦鹉,故名鹦鹉岛; 另一个是东汉末年的文学人物。 写下著名的《鹦鹉颂》的贾米衡死后就葬在这片沙洲上,因此这片水中沙洲被命名为鹦鹉洲。
颈联“晴川丽丽汉阳树,香草繁茂鹦鹉洲”,这两句不仅写出足够的光线适合远眺,还写出广阔的视野,也将人们的思想带入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看来,人们的目光追随着诗人,出现在眼前的是广阔的平原和草木茂盛的鹦鹉岛。
这就是黄鹤楼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难道不是一个驻足眺望江汉美景的绝佳地点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写道:“君子远行不归,春草茂盛”。 显然崔浩改编了屈原的诗意。 他推陈出新,写出了“芳草萋萋”的意境。 美丽的诗句。
明媚的阳光,绝佳的视野,极目远眺,汉阳平原的树木,鹦鹉岛的草,栩栩如生,赏心悦目,给诗人带来了非凡的视觉享受。 他用严密的对仗诗句和华丽、明快、动人的文字来描绘眼前的美丽景色。 由此可见,诗人这次游览黄鹤楼是非常高兴的。
如果这首诗只描写登上黄鹤楼饱览壮丽景色的情景,显然与它所受到的世人的关注和赞扬不相称。
正是因为最后联中浓浓的乡愁从诗人心中不自觉地流淌而出,才使全诗的景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将攀登远方和思念亲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一起,全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建安作家王灿在《登楼颂》中说:“虽信美而不信土,怎能少留?” 在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人们建设家园的场所。 。
故乡的土地、家乡的亲友也是游客维系的情感纽带。 人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乡愁。
所以当崔浩看到黄昏江面上升起的薄雾时,辽阔的景色让他感觉家乡很遥远,几乎不可能很快与家人团聚,这让他本来就有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因此,崔浩最后联的描述具有时代感召力,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
如今今日再读崔浩的诗,游子的思乡之情仍能瞬间被触动。 这就是为什么这首诗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关注、评论、欣赏、甚至传唱。 。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前四句成功地摆脱了韵律的束缚。 例如,第一联的五、六字都是“黄鹤”,第三句几乎都是斜字,第四句是“空悠悠”。 三平声字在末,下巴联不讲究对峙。
然而,人们并没有在意这首诗的不规范之处。 相反,他们毫不犹豫地给予了这首诗很多赞美和善意的话语。 可见,押韵诗如果真的写得好,是可以突破格律的限制的。 这不就是不完美之美的完美体现吗?
崔浩自由奔放的黄鹤楼诗,除了突破格律束缚带来的艺术美感外,还体现了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那就是这首诗所营造的磅礴大气和色彩。 色彩缤纷的绘画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评王维诗的名言历来被认为是评价山水诗的艺术标准。 当然,崔浩的《黄鹤楼》诗没有这个标准,是符合悬念的。
韩樱嚼着花,细细品味。 崔浩《黄鹤楼》诗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中,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交替出现,变幻无穷,蔚为壮观。
黄鹤仙人的传说,名楼名胜的真实感受,天上的白云,晴川沙洲,汉阳平原,绿树青草,江上落日,各种意象衬托彼此栩栩如生,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往事画卷。 画面中央的黄鹤楼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纵观全诗,从仙人骑鹤传说的第一联,到对黄鹤楼近景的写实描写,诗人已将黄鹤楼临江的壮丽景象渲染出来。并依山而建,地理形态独特。
在对黄鹤楼远景的描写中,诗人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绘画大师,将水天交接处的天上的白云和窗外江边的明日景都勾勒得淋漓尽致。建筑。 留白具有难以想象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充满诗意,充满画意。 崔浩这首诗的磅礴气势和精妙的艺术魅力,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被誉为献给黄鹤楼的永恒杰作,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