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幸听了一场讲座,是由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所长对课题研究的报告。今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虽在一线从教,说起课题真的是一无所知。
在听报告之前,对课题很是迷茫,什么是课题?如何设计课题题目?想立好课题的关键是什么?立课题的步骤是什么?一串串的问号在脑海中浮现。而这些疑问,都在精彩的报告中一一得到解答。
讲座刚开始,张所长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他从教时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说是他课题研究生涯的起点。张所长是一名中学的地理老师,有一次在他的地理课堂上,发现有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这对本节课的老师无疑是一种“打击”,是一种来自学生对老师心理挑战的打击。当时的他很是生气,回到办公室等气消了之后,他做出一个怀有“报仇”似的决定,设定了一个“报仇”似的目标: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写地理作业。这看似是一个很荒唐的事情,很不合理的事情,但后来真的卓有成效了。
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他开始了研究。
第一步:先找出班里有哪些学生总是在地理课堂上写其他学科作业。这就像是破案的第一关,先锁定”目标嫌疑人”。于是,他组织了一个潜伏小分队,每个班潜伏6个人,这6个人的任务就是把“目标嫌疑人”找出来。这个潜伏小分队,也是破案的关键,相当于“卧底”。终于,经过小分队的努力,把班里的“目标嫌疑人”找出来了。他所带的几个班的中,最终共抓获37名“嫌疑人”。
第二关:对“嫌疑人”调查。调查每一个人为什么在地理课堂上写其他学科的原因。经过调查,他了解到:(1)有些学生是迫于主课作业量的压力(2)有的学生是想早些完成主课作业得到老师的奖励(3)有的学生做题速度慢,为了完成作业只能在副课上写。了解到学生的行为异常,他对此进行了分析。(4)有的学生是完不成作业,害怕批评。(5)对地理不感兴趣。
第三关:实施对策。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他发现学生这样的异常行为是有原因的,同时,也发现主课的老师很有方法。他分析这些原因后,制定了他的对策。为了使学生能在其他学科上写地理作业,他吸取别人的好的方法后加以创新,他打算从两个方面开始实施。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如果一星期作业完成及时且正确率较高,可以免写两次作业。为了实现这两方面,他决定成立野外地理考察小组。成立之前,他给学生描绘了地理小组的愿景和蓝图,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当时有很多学生都报名参加,惊讶的是那37名“嫌疑人”都报名参加了。那37名吸引过来了,他对那37名学生的加入设定了一些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那37名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老师设定的条件很是遵循。我想:以后的地理课堂上,他们肯定不是“嫌疑人”了。学生们改变,使得教师很是欣慰,因为他的目的即将达成。
第四关:卓见成效。有一次,校长找张老师谈话,话语中提到:“小张啊,你的学生不能在其他学科上写地理作业啊。”校长说的话,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当时的张老师心里是窃喜的,他知道,有学生真的这样做了,虽然不合适,但是他设定的目标达到了。当时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教育生活中的幸福。
这个就是张所长课题研究的个案。从他的这个案例中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问题。课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决定课题的价值。要研究一个课题,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实施对策等这些方面入手。
经过张所长的报告,让我知道,平凡岗位中的教师也是可以研究课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最后,分享张所长的经典语录:课题研究最能助推思维的发展。希望,处于课题研究起跑线上的我们,从现在开始,不妨去发现、思考身边的问题,也许,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