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来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先学后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
作为一线的农村青年教师,在这几年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
一、个别学生依然惰性较强,很难跟上教学的步伐。尤其在一个班里,优等生和学困生水平相差悬殊,课改实验应该如何兼顾全体学生?
二、学生讨论时教师难以做到组组兼顾,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
三、课堂节奏难以掌控,经常拖堂或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为此,我脑中一直盘旋着几个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还是按部就班?教育孩子要放养还是圈养?实施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是坚持理想还是服从现实?答案当然都是前者,但我们又无法回避实际:班上爱提问题和反应灵敏的几个同学往往学习习惯不够好,爱表现但不认真踏实,真正爱思考的学生往往不愿当众展示,看起来很安静;放养的孩子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总挤不过圈养的孩子;白岩松又说:假如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当然有高考也不一定拼得过富二代,但应试教育确实改变了许多寒门子弟的人生,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理想,但有时不得不被现实打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仔细想想很多看似矛盾的问题都是伪命题,就像人走路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谈学生成绩好坏?一所升学率高的学校,素质教育就一定搞得不好?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在各方面都很优秀。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很多事情可以齐头并进,多措并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的教育环境既不在孔孟之乡也非燕赵大地,学习名校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我们只有从容淡定,来不得半点冲动,冷静下来,老老实实去思考。找准着力点,瞄准突破口,方能有效!否则将会成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人没有必要一定要改变和顺从什么,但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乃是理性的胜利”。我校的课改也经历了不断地探索、调整,一切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可创设情境、可自学、可交流、可操作,可展示,不拘泥于形式。
通过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我们认为要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备好导学案是前提。
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就需要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在探索中,我们认为导学案要有梯度、分层次、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思维、内容精炼、高效实用,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二、做好课前预习是法宝。
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必须把学生也带进来,这就是学生预习。原来我们让学生提前预习,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知道第二天讲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在经过一段操作中,发现提前预习容易出现优等生上课像“热剩饭”,什么都会了;一大部分中差生不预习,上课什么都不会。所以后来我们学校改为“课上预习”,在开课前几分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进行预习,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兴趣。
三、科学的小组建设是基本。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划分一般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小组学习必须有一个向心力,激发学生动起来,这种内在动力就是班规,班规由全班学生共同商议而成,规定好具体的积分细则,优胜小组的奖励措施有:可以优先选择座位,或周末老师组织小组郊游,减免作业等诸如此类;积分落后的小组要为班集体服务一周,即整理班级的环境卫生等。这样的一份班规在严格的落实下让各个小组凝心聚力,团结一心,为班级管理,为实施课改做足了保障,同时老师和学生也建立了深厚的、平等的师生情谊。
另外分组里还有很多学问,作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还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开学初先选组长。通过几天的课堂观察、课下谈话,摸清学生的情况,开始确定小组长,进行组长培训,最初的一个月,一周一次小组长会,表扬先进,给落后的小组指问题、找方法,一个月下来,各个小组才开始走上轨道,小组长负责,组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保证。
练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上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五、适当的课堂容量是标志。
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让教师放手并不是完全的“放羊式管理”,学习内容既要精炼,不耽误时间,还要加大容量,达到高效。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看书、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归纳、点拨、总结,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升华,达到课堂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的和谐。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全校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高效课堂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坚持自己的道路,也是一种成功。我相信经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创造一片属于自己学校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