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对教师几点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个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为此,许多教师都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尝试:有的是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有的是自己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针对以上的情况。教师应在高效课堂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剖析自己。
剖析自己就是认清自己的知识水平、智能结构(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性格特点,也就是说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教师。有的老师教学时严谨、规范。有的老师活泼、开放,而你学习或借鉴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自己的特点,能否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名教师所具有的智能结构或者说是情商,应该能很好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学习,去主动的学习;能始终找到比较合适的机会,利用恰如其分的方法去鼓励学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师要善于反思。这种反思不是简单的写在备课本上,而进行归纳和分析,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让学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从而为自己定好位。对于知识储备,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教育心理学和学科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左右逢源。
二、规范学生
规范学生就是在新的学生观的基础上,调整学生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和偏差,如果出现在第一次的新课学习中,作为教师应该加以规范、教育或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
而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善于在提问或者检查作业中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善于用夸奖的方法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得到赞许、赏识和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让这一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成功的感觉,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挖教材
有关这方面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教师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这样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争取做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所谓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这样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
四、重视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不是为了讲完,而是让学生学好,所以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主角也不是让学生始终做题、提问、做题、提问,而是教师给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等,不断的换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热爱学习,找到学习的兴趣,实现自己的价值。
重视课堂要实现从应付课堂到研究课堂的转变,教师还要深入体会新课改的主旨和教育理念,不断的研究和积累。
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知识,要经过四个阶段:认识和理解新教材的内容;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形成比较熟练的技能技巧;把知识应用实践。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积极探索,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求思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扫除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特别是物理学,要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动脑的同时,得到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对高校课堂研究和实施态度
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循序渐进行。
要有主动接受新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的精神;要有主动创新,勇于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当然,不能否定以前的一切,去全盘接受新的模式,而是在继承原来比较好的做法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和革新。
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使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密切的联系本学校的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