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培训心得 内容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边关系》磨课活动教研记录

资料参考《三角形边的关系》磨课活动之教案设计探讨
时间:4月5日地点:紫金桥校区主持:王晓红
参加人员:王晓红郭秀琴严方英马旭强张美琪泮亚娟
活动实录:
一、引入:
各位老师:上周我们数学组就人教版课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P82《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进行了说课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郭秀琴老师的设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接下来的课堂磨课更加得心应手,今天我们就此内容再探讨交流一下。我相信老师们经过自己认真钻研教材,备课、说课之后,想法见解一定很多,待会请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我们的目的是磨出一堂优质的数学课,借些提高大家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的数学教学业务水平。
二、郭老师说课再现:
《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82页的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时,这一课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明确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出其稳定性这一特征后教学的,教材的导入语,实验过程和结论都很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之“任意”的含义。
*说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中注重将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学融于学生的操作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主动尝试,自己得出规律。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实践、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具体教学法表现为:
1、设计有价值的问题,给有差异的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
2、借助于图形直观,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这样其思维更具有理性。
3、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4、在学生经过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悟到“方法比答案更重要”,实现由只关心结果向关注解题策略的转化。
5、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类比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还有待于验证。
*说教学程序。
一、探究“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一)操作实践
1、师: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你们知道这两根小棒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猜)
师:是用来摆三角形的。(生疑惑:你发给两根让我们怎么摆呢?)
2、师出示问题: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另一根长5厘米,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不同的配法?请仔细想一想,然后在纸上画出来。(生独立思考着,操作着……)
3、师:请说出你配上了多长的小棒?(生汇报,师板书)
设计意图:
虽然一上课没有复习三角形的概念,但已经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不同的配法?”其实,再配一根不难,“有几种不同的配法”则给有差异的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寻找多种配法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不是任意配一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的,太短了接不上,太长了也接不上。学生已经关注到所画线段的长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会引起思索:这是一个怎样的范围呢?
(二)交流探讨
1、师:请说出你配上了多长的小棒?(生汇报师板书:……8、7、6、5、4、  3、2、1、0.5……)
2、师:四人小组讨论前面所配的这些小棒中,哪些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组内讨论后进行组间交流)
生讨论后大致可能认为:2厘米到8厘米的都可以。
师:1厘米呢?(生答后电脑演示验证过程)
师:1厘米不行,1.8厘米呢?1.9厘米、1.99厘米呢?(生基本会答:不行)师:2厘米呢?
(部分同学:3厘米加2厘米等于5厘米,3厘米和2厘米这两根小棒的另一头就碰得着了,说明就能围成三角形;
 另一部分同学:正好碰头,就平行了。)
师:(边画图边提问)再围下去,它们会碰头吗?碰头的点在哪里?
(学生会观察,想象,然后请生在黑板上标出碰头的点,正好是在5厘米的线段上。从而得出:配上2厘米的线段,正好和5厘米这条线段重叠了,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学生用2厘米、3厘米和5厘米这三根小棒由于实物操作的误差也能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那简单地解释是难以使学生信服的。为此,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一方面让学生进行计算,发现只有当配上2厘米时和正好等于5厘米,而这时2厘米与3厘米的和成了一条新的线段。另一方面,借助于图形直观,并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3厘米和2厘米这两根小棒的另一头会碰头吗?碰头的点在哪里?这样,学生不仅对先前的想法进行自我否定,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这样其思维更具有理性。
3、师:还有哪些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生:8厘米的,同样道理。)
师:那么,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配法?
师引导生得出:大于2厘米小于8厘米的都行。
设计意图:“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配法?”具体的引导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预计大部分学生开始会在整厘米数范围内考虑,得出3,4,5,6,7共有5种。可继续追问:只有5种吗?学生应该会想到小数范围,若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取值范围。不应直接否定,可提出具体数据让学生判断,如:2.1,2.001,2.0001,向2厘米无限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2.00001厘米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2厘米长”就出来了。依此类推,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8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三)方法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在寻找“一共有多少种配法”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生1:我先在纸上画一条线段,然后用两根小棒去围围看,这样试着去找。
生2:我是将3厘米和5厘米的两根摆成一个角,再连接另两头,得到要配上的小棒的长度。
师:两种方法,你现在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许多学生选择第二种方法,理由是:一来可以避免小棒太短或太长的盲目  性,二来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种配法,并很容易发现配上小棒的长度范围。)
师引导小结:我们不仅要关心答案,更要关心用怎样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其实,往往是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设计意图:小学生对于问题,往往关心的是答案,却很少会关心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所用的策略。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虽然没有了盲目,找到了多种配法,但也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其取值的范围。怎样引起学生对自己解题策略的关注呢?课中,我没有设计在出示题目后马上说明找多种配法的具体方法,而是在学生经过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这样学生能更深地体悟到“方法比答案更重要”,实现由只关心结果向关注解题策略的转化。
二、思考: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
1、师:下面的两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用√”表示,不能的“用"”表示,并说出理由。
(师出示长度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和2厘米、4厘米、3厘米的两组线段图)
 (生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理由分别是:1+2=3,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2+  3>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因为2+3>4,所以能。照此说来,对于第一组小棒,我们也可以说:因为1  +3>2,所以能。
 (让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结:两条短边相加就行了,长的加短的肯定大于  另一条短的)
  设计意图:
“2+3>4,所以能。照此说来,1+3>2,也能啊?”这“理直气壮”的类比,自然激起了学生对类比所得错误结论之原因的思考,不仅深刻揭示出数学知识的本质(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则其他两种情况必然也是大于第三边的),而且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类比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还有待于验证。
2、师出示: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这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各自发表看法,可引导举反例证明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
师:把“其中”换成哪个词,使得这样的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思考交流,应该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换成“任意”。)
3、最后,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并提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容易地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要验证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只举几个正例是不行的。但是,要验证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需举出一个反例。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学习用举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进行数学推理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三、练习拓展
1、在能搭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下面画“√”
1cm2cm3cm();2cm4cm3cm()
2、有一根长3cm的小棒和一根长4cm的小棒,再配上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如下图,从中任选3根,可以摆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2,3,4,5)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