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理念:
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市研训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校本研训为抓手,结合学校三年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研究主题:
组内开展“切实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题活动。
三、方法措施:
运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
1.以条例、制度为基础,做到心中有常规。
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继续逐条学习《指南》、《建议》、《条例》、《中小学教学常规》、《各学科教学常规》等规范性文件。活动以自学与组内学习相结合,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对照教学实际与学科标准的某一条谈体会。
2.以轻负高效为导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深入钻研,有效备课。教研组内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重点内容疑难问题的备课交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作业量,切切实实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考虑,不随意拖堂,不在课间完成课堂作业。开展“切实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题活动,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四十分钟效率。
3.展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围绕学校“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构建有效教学,追寻幸福课堂”的目标,继续深化、细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我们要开展多形式的课堂研修,搭建课堂教学交流平台,直面课堂,以点带面,开展教学对话,切磋教艺,提升业务水平。
4.开辟学科发展领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期初教研组认真商讨学科活动重点,制定学科周活动方案,并有计划地开展学科活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们继续抓好计算这一关,同时致力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策略:
1.根据学校安排,教研活动以定时定点,每周四课后管理时间在三年级办公室进行,另外我们还进行自主教研、备课组教研等活动形式。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研讨、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集体备课,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组内每位老师有任务,课后还要写上教学反思。
3.加强听课评课,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格执行“随堂课的听课调研活动”,力争做到:教学条理清晰,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学生活动充分,教学目标达成度好,留有充足的课堂作业时间,准时下课不拖堂。一学期教师校内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名师、行政人员不少于30节。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教研组统一,做到资源共享。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