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培训心得 内容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教研记录

时间:11月8日(星期三)
地点:办公室3
主持人:陈菊芳
记录人:陈菊芳
出席人:陈菊芳   张庆红   施洁莉
一、说教材: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本文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引起读者对丹顶鹤的喜爱,适合朗读、欣赏。文章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课文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只需要对文中的“嵌”“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稍加理解。
二、说学生: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丹顶鹤对它们并不陌生,在动画片中,连环画中,动物世界中见得不少,但对文字的感悟有一定难度。教学时的重点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与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图文对照来展开合理想象,感受丹顶鹤的外形美和姿态美。
2、理解“嵌”“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喜爱阅读,在乐读中懂得丹顶鹤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与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对课文形象、思想、情感的自我感受、体验,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六、说教法:
一、创设情境。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对丹顶鹤美丽的色彩、体形、姿态的感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至其能联系生活,入情入境,尽情发挥想象,释放自己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抓重点词感悟,边读边想象画面等。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感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语言优美生动,适合朗读欣赏,因此在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四、以自主创新教学为理念,巧妙运用鲜活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初步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七、说学法: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元素,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在整个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来读、来感悟。每一个读的环节都是先启发学生自读汇报,教师点拨激励后再读,个别读后再引导齐读,并注意调动全体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从自读体会,到齐读感悟、从感知到理解到内化,指导学生由读懂到读出感情,一步一步实施目标,教师主导作用在训练过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八、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出示丹顶鹤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写丹字)
(略带动画的效果,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生字、词。
上午,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小朋友还认识我们的生字朋友吗?(出示生字、词)
齐读一遍。
三、复习第一段导入
上午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小朋友们能有感情地把第一自然段朗读出来吗?
想不想看看它们飞来时的情景?瞧,它们来了。
播放丹顶鹤飞来的视频。
(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再现了丹顶鹤飞来时的情景,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丹顶鹤到底长什么样呢?刚才我们只看到了它们飞翔时的样子,看得不太清楚,想不想看得更清楚一些?闭上眼睛,来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丹顶鹤的样子。
2、师读课文,学生想象。
3、谁来说说你看到的丹顶鹤什么样子?
4、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画出表示丹顶鹤颜色的词语。
5、交流。(洁白、黑、红、鲜红鲜红、丹)板书:颜色美
6、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丹顶鹤的美吗?
(看课件读第一句)指名读、同桌一起读。
(看课件读第二句)指名读。
孩子们,现在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丹顶鹤了吗?
理解:嵌。(看课件、师读生闭眼想象)
7、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8、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丹顶鹤那美丽的外形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吧!(齐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丹顶鹤不但颜色美,还非常逗人喜爱呢?(点击课件)
2、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3、生自读。
4、交流。
(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怎样用声音读出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长呢?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指名读)从你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形体美。板书:形体美。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丹顶鹤的逗人喜爱呢?
(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做动作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意思。看课件理解高雅的意思。
你能读出丹顶鹤的高雅吗?(指名读,其余学生做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感受了丹顶鹤的姿态美。板书:姿态美
关于丹顶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出示最后一句,齐读)
师介绍:传说神仙太乙真人骑的就是丹顶鹤,他总是乘鹤而来,乘鹤而去。另外仙鹤还是一种长寿鸟,它能活50-60年呢!所以人们经常把松树和仙鹤放在一起,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5、让我们跟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丹顶鹤那逗人喜爱的模样、高雅的姿态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吧。(齐读)
(第二、三小自然段设计说明:第二、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教学设计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导”而不“牵”,没有过多地提问和讲述,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蕴涵丰富形象的重点词语,同时借助生动的课件,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在指导朗读上,方法多样,始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以诵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中获得新知。)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你们喜欢丹顶鹤吗?黄海之滨的人们也很喜欢,他们创建了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这儿成了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出示课件)
2、想知道丹顶鹤在这儿生活得怎么样吗?赶快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3、你觉得丹顶鹤在这儿生活得怎么样?指名说。理解:三五成群、无忧无虑
4、想不想看一看丹顶鹤在黄海之滨生活的录像?
5、播放录像。
6、丹顶鹤在这儿的生活可真是无忧无虑呀!让我们再次通过读书声读出他们的无忧无虑吧。
(通过丹顶鹤活动的场面的演示使表象再现,让学生对丹顶鹤的生活情况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理解了“三五成群、无忧无虑”的含义,并且丰富了说话的内容。这种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适宜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读、看、说中领悟课文主题。)
七、全文总结,升华感情
1、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觉得丹顶鹤美吗?(美)你喜欢丹顶鹤吗?
2、是啊,丹顶鹤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真是美丽的丹顶鹤,真是让人喜爱的丹顶鹤呀!(看板书总结)
(本环节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系统回归,通过看板书总结达到升华感情的目的。)
八、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可是,你们知道吗?现在全世界野生的丹顶鹤仅剩2000多只了,我国也只有1000余只,国家虽然把它列为了一级珍稀动物加以保护,可是,还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偷偷地去猎杀、捕捉他们,你想对这些人说什么?我们今后该怎么做呢?(生自由说)
2、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争当“动物小卫士”,保护丹顶鹤,还有好多其它的动物,好吗?
3、讲到这儿,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播放课件)
4、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美丽的丹顶鹤、美丽的女孩儿、美丽的故事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所以通过给学生列举丹顶鹤的具体数量,创设情景练习说话,激起学生保护动物的自觉性。如果有时间,和学生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蕴思想教育于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