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师德修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责任之重,意义之大,社会认识日趋之众。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办学声誉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敬业精神,所以我们为师者更应该认识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格高尚、素质过硬、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师德建设的根本目的。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王森然早年说过:“无论教哪一科的人,对于这人格二字,都得要留意。”还有的教育家说:“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外,未必有其他的职业需要有如此多热情。”教师不仅充满爱心和激情,甘为人梯,犹如烛火,还要调整言传与身教、教生于律己的关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务先正己”等。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作为教师,只有充满爱心,不怕辛苦,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够在教育工作这个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长年累月的为了学生、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甘愿奉献自己的毕生心血。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极好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我们十分强调身教重于言传,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者的表率作用,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垂范,这无声的语言,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定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原理,教师若不重视自身的品德行为修养,在言行上表现出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二、学而不厌,开拓进取
俗话说:“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自己的学生。”
一名辞职的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能及时排除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心理障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仅应该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而且还应该具有简明、形象、亲切、风趣等特色,做到状物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抒情能使学生激情满怀,言志能使学生志存高远,说理能使学生深明大义。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比较强烈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心里反应。在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正确影响,可以促使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向正确的方向转化。然而,在此转化过程中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情和理的结合才能构成信念,只有这个信念与其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学生才能自觉地用这个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不要粗暴地压服和简单的批评学生,而要十分重视培养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热情帮助他们,只有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最高表现,爱是“师之魂、校之魂”。它包括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爱或厌弃部分学生,特别是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观念。关心后进生,热情的帮助他们前进,对他们要倍加关照,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教育他们,感化他们,这样他们是可以转变成优秀学生的。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体现在极有耐心的“诲人不倦”上,教师内心还要能容纳不同个性的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所决定的,决不能以个人好恶,特别是学生考分的高低来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
四、遵纪守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及其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近年来的现象手段之残忍,行为之恶劣,不亚于心理变态。可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迫在眉睫。
一个民族道德的高尚,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依靠的是家庭美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点的支撑,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示意学生或者家长送礼,为自己办私事和接受学生家长礼品等规范修养。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使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做保证,要想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必须要有师德高尚的教师做典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应是道德卓越的人。